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感恩意识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恩意识是每一个人都要具备的品质,是评判一个人是否具备高尚人格的重要参考。但是,现在的初中生多数都缺乏感恩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为他人着想。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以此培养初中生的感恩意识,无疑是当前初中思品课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意识的培养机制,并从故事导入、意识培养、感恩行动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感恩意识;培养措施
  感恩是情感的体现。我们之所以要感恩,是因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世间百态、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我们呼吸到的空气,欣赏的花朵,沐浴的阳光,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我们可以活在世上,能够长大成人,这些都是父母对我们的恩赐;我们可以读书、上学、工作、了解世间百态,这些是国家对我们的恩赐。感恩意识会引导我们正确做人、正确做事、善待他人。但是在现阶段,大部分初中生都缺乏感恩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仅是美德的丧失,也是人性的污点。所以,感恩教育要从娃娃做起,在初中课堂融入感恩意识,便成了新课标背景下的重中之重。
  下面,笔者就从知恩、知情、实践等三方面展开,论述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渗透感恩意识。
  1 展现感恩的故事,让学生懂恩。
  自古以来,关于感恩的故事便不胜枚举。若想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成功渗透感恩意识,不仅要联系课文,同时还要适当导入這类感恩故事,让学生在教学与故事的双重作用下懂恩。比如在讲解《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时,笔者便为学生们切入了这样一则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5.12地震中,讲述了一位母亲用身体保护自己的孩子,期望以自己的死亡带给孩子新生。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或者说这是一则令人心碎的真实事件。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母爱的无私,更看到了人性回归那一刻所绽放出的光彩。当然,在遇到挫折时,我们有时也会报以感恩的心。当美国罗斯福总统家中失窃时,便曾感激地说:感谢窃贼没有伤害我的生命,感谢窃贼没有偷去我的全部,更庆幸的是那个做贼的人不是我。试问,有多少人能在家中被盗的情况下还能寻到感恩和庆幸的理由呢?将这些故事导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明白人性的真谛,他们自然懂得了什么叫“恩”。就好像这个字的结构那样,正是建立在心头之上的感动,才是感恩的灵魂所在啊!
  2 唤醒感恩的意识,让学生知恩。
  俗话说知恩图报,初中生只有懂得了他人对他付出的爱,才会产生报恩的想法。现阶段,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各类考试数不胜数,如果我们再不去引导学生,试问他们又怎能知恩呢?所以,在倡导唤醒初中生感恩意识的同时,我们不妨开设一些讨论活动。在讲解《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将感恩意识融入到课堂中,并以此开展名为“感恩意识回馈”的主题交流活动。期间,可以让学生针对父母之恩、大自然之恩、国家之恩展开论述,让活动变得越演越烈、精彩纷呈。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间接给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当你们的父母询问考试成绩的时候,或者你们向父母要钱父母询问你们派什么用的时候,你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当时是什么样的态度?当老师或者其他的长辈批评你们的错误时,你们会在心里产生哪些想法?当你们面对乞讨的乞丐,或者是家庭困难的同学时,你们是如何做的?这类问题不仅直接折射人性,洞悉内心,还能让初中生们快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当讨论活动结束后,一些平日无法察觉但又真实存在的问题便被折射而出。比如,班级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尊重父母和长辈,不懂得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期盼,不懂得关心弱势群体。试问,在这种情感的带动下,他们又怎么会去感恩?所以,教师及时将教材和刚交流的内容联系到一起,并向学生们阐述感恩对人性建立与人格培养的重要性,最终让感恩意识成功渗透到课堂中。
  3 落实感恩的行动,让学生报恩。
  现阶段,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是在长辈的呵护与溺爱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认为对的就一定是对的。一旦父母无法满足他们的某些要求,他们就会认为父母不爱他们。有时,他们甚至会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思想观念的长期腐蚀下,纵然让初中生懂恩、知恩,依然无法全面落实感恩教育。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让学生们报恩,让他们通过实践来感受“感恩”的美。比如在学习《走进父母的心灵》一课时,老师为学生们撰写了一部名为《那一年我们很有钱》的剧本。剧本讲述了一对含辛茹苦的农村夫妇和他们那位叛逆心强、喜欢吹牛的儿子之间的故事。学生们熟读剧本后,老师将这个小品搬到了家长会中。并随机选出两名学生(一男一女)饰演贫困的父母,选出一名男生饰演叛逆的孩子,选出四名男生饰演孩子的同学。刚开始时,他们的表扬惹得大家阵阵大笑。可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当饰演孩子的那名同学握着“母亲”的手,并对自己的“同学”说出“其实我的家里没有钱,其实我是贫困人家的孩子”的时候,整个小品的高潮到了。这时,一些被点中下怀的学生纷纷低下了头。尽管只是一瞬,我依然看到他们眼神中蕴含的一丝歉意。这不正是“感恩之心”的闪光吗?这次活动结束后过了一段时间,笔者再次展开调查,发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开始主动帮父母做家务,懂得向父母和同学说谢谢,懂得向老师问好了。
  4 结束语
  总之,感恩不是与生俱来的。过度的宠溺会使初中生丧失对感恩意识的思考,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点拨,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并以感恩的意识予以回馈,在他们的思维中建立起感恩的意识,这对于他们的人格生成、素质构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由思想品德教学延伸到感恩意识的焕发,以情感唤醒初中生以恩报德的意识,不单是一次简单的教学,更是对人性的一次解读,以及人间大爱的返璞归真。
  作者单位
  重庆市涪陵第十六中学校 重庆市涪陵区 408000
其他文献
指出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市场对公司理财人员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高校公司理财课程的实践性引起教学优化建设的关注。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缺乏明确的方向性。通过调查发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