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抓基点,课外巧拓展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要重视加强课外阅读。为了落实这一目标,作为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并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筛选。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除了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外,更主要的可以在教精读课文时,有意识地与课外相关内容链接,通过“同题阅读”、“原著阅读”、“主题阅读”、“补白阅读”等形式适时进行扩展性阅读,以教材为“经”,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关键词:同题;原著;主题;补白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规定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为了落实这一目标,作为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并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筛选。著名作家曹文轩就曾指出书有两种:“一种书是打精神底子的,一种书是打好精神底子以后才能读的书。”而孩子们现在读的大多是“打好精神底子以后才能读的书”。所以,我们在张扬读书之风的时候,不能只想到读,还要思考读什么。读什么样的书,是比读书更重要的事情。
  
  一、同题阅读
  
  我们语文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文质兼美。我们有许多名家名篇与这些课文同题,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适时地向学生推荐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教版第九册有一篇课文《变色龙》,这是一篇科普类的文章,专门向学生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等特点。学完这篇课文后,学生对变色龙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我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了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契科夫笔下的变色龙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就像变色龙一样在伪装、变化。如果没有学习教材上的《变色龙》,学生读契科夫的这篇小说就有一定的难度,可是学完课文之后再来读这篇文章,学生理解的难度就降低了,他们很自然地就把文中的人物与变色龙联系在了一起,懂得了为什么这篇小说以“变色龙”为题,变色龙的寓意是什么了。
  
  二、原著阅读
  
  为了便于孩子们学习,入选教材的许多课文,编者都进行了适当的修改,这为我们的补充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还有些课文仅仅是名家名篇的有限节选,只是提供了精品的某些点。我们要通过点带路,借助课外阅读找到线,看到面,抱住体,才能形成好的阅读素养。
  苏教版第十册《月光启蒙》原文叫《月光母亲》,编入教材后最大的改动是删去了原文的开头。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把这个开头当成补充材料呈现给孩子们,激荡起了孩子们的情感涟漪。学生在学习前一部分歌谣、民谣时无比快乐,在这种情境下,我把原文的开头出示出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再出示:“母亲,您可曾记得……”让学生说话,学生对“母爱”的感悟更深刻了。这样设计让让学生走进背景,走进原文,在浓浓的人文情怀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将学生的情感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完成与作者心灵对话,心灵碰撞。读原有著作可以对作品有更深层的、更全面的理解,对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人物的性格特点会了解得更深刻,特别是原著语言对学生的熏陶和习作能力的提高,更是改编作品和节选作品是很难达到的。
  
  三、主题阅读
  
  现行语文教材大都是以“组”为单位编排的,低年级多半是把内容相似或相近的文章编为一组。组成一个教学单元;高年级则是以某个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为轴心,把几篇课文编为一组的。但是,但由于受教材篇幅的限制,一单元只能容纳三四篇课文,这就很难收到预想的效果。教学过程中,可以按每组教材的特点和教学重点,选择适量的名篇佳作让学生阅读。如苏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主题为“世界各地”,由3篇状物散文组成,分别是《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展现出劳动者的聪明与创造智慧。围绕这个主题,我又选择了《威尼斯的小艇》《长城》等开阔学生的眼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心中有祖国”,学完后补充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这首诗后。补充阅读送别类的诗:王维《山中送别》、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在学完《游园不值》后补充阅读描写春天的诗:杜甫《绝句》、白居易《忆江南》、朱熹《春日》等;这样的主题阅读。一方面增强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一方面使课外阅读更加系列化。
  
  四、补白阅读
  
  补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补充课文以外的内容,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处理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拓展语文的学习外延,它不仅可以丰富文本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表达与理解能力,是文本的深化、巩固、发展、补充与延伸。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有一首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引导学生感悟这首诗中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教学的重点,特别要弄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暖”和“寒”的真正含义。但仅仅就56个字讲,学生是很难领悟到这一点的。所以,我就抓住文中隐含的“暖”和“寒”这个“点”,带着孩子们读《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等,大量阅读这些故事,学生就会对这一中国革命史上乃至世界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了解得更加全面、深入。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结果。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源自于合适的阅读内容和恰当的方式方法。上述的阅读内容,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对此是有浓厚的兴趣的,在情感上是有共鸣的。而且因为是基于教材这个“点”发散的,所以阅读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相同或相似,为老师的检查也提供了便利,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了实处。当代著名教育家霍懋征在教学时就是这样做的。语文教材上一个学期是24篇课文,她教学生95篇。自己选了很多课外材料。比如书上讲一篇寓言,她就另外准备几篇寓言,教一篇带多篇。讲一篇故事,她就选一组故事。别人用四五个课时教一课书,她用两三个课时完成,剩下的时间让学生大量阅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如果我们每一位语文语文老师都能这样做。那么课外阅读的效果肯定要“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21世纪教育的最大变化是;教育正在变为学习和交流活动,将从以学科为中心转让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从规范的统一性转变为选择的多样性,将从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总之,教育应该成为开发和释放人的创造潜能的发动机。    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早就阐明了开发人的潜能的教育观念。人无全才,人各有才。所谓潜能,就是尚未显现,但已存在,只要条件具备即能显现的能力。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中的工程问题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和学生要掌握的重点。本文基于作者实践,首先对工程问题的特性做了分析,接着以具体的例题从三个方面对工程问题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工程问题;方法    一、工程问题的特性和解法    工程问题应用题,是一类专门从分数的角度来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应用题,和以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关
期刊
摘要: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宰,注重体现学有价值的新课标理念,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就本文对数学教学做以下教学反思。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程理念;实践    [片断1]  师: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体验一下可能性存在的几种情况。请小组长找出你们的乒乓球来,喂桌面的“小猫咪”吃进3个黄球和3个白球,喂完后摇一摇。师:请小朋友们把手轻轻的放到太阳穴上,闭
期刊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一直都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学科之一。因此难教与难学,困扰着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学生,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如何转被动为主动,这时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山川上的桥梁。”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的享受、期待与向往以及师生的快乐天堂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努力提高
期刊
摘要: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出了两点建议:一精心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针对这两点做出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提高;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它可以直接促进
期刊
录像课以其简便快捷的方式,使我们认识了许多名师,走进了他们的课堂。观看一堂好的录像课,不仅能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和教育的技能,更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那么如何欣赏录像课?如何品味名师和优课带给我们的教学魅力呢?怎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避免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真研读这些录像课。    一、在内容选择上花功夫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
期刊
摘要:学习的本质是参与实践,并在参与过程中尝试、发现、体验、感悟,获得新知,实现超越与发展。教学是否较为集中、合理、系统地为学生创设了立体的参与环境,创造了多元的参与契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数、量、质、广度,深度、力度,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人才素质的高低,教育目标的得失。  关键词:参与环境;参与契机;参与水平    学生是具有强大潜力的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强大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没有他们主动积
期刊
英语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搞好初高中的衔接是非常关键的。对生源较差的普通高级中学来说。搞好初高中的衔接尤为重要。下面笔者根据本人从事普通高级中学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谈一谈搞好初高中衔接的几项措施。    一、深入了解学生,建立学生英语学习的档案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而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和学生进行沟通才能密切师生关系。因此,在上第一堂英语课的时候。教师首先通过具体事例向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基础上,指出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途径,以便最终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心理;解决途径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的高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此形势下,高职学生尤其显现出很多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学生的就业心理,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