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葡萄酒作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i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常说一句话,酒不醉人人自醉,听起来话里有话。的确,“酒”很能让我们在饮用后表白出真实的自我。高兴时,我们借酒欢歌;低沉时,我们借酒消愁。总之,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有酒来相伴。有人说,它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召之即来,却是挥之不去。特别是我们孤独寂寞之时,往往第一个想到就是“酒”。在阅读许多外国名著后,笔者发现一些外国名人对葡萄酒的见地却与我们有着不同。下面看一看外国人眼中的“酒”,有着怎样的地位。
  1.人就像一瓶美妙的葡萄酒,开始时如葡萄,需要不断地踩踏,然后储藏在阴暗处,直到成熟,最后才能成为一瓶人人想喝的酒。——凯瑟琳·米夫萨德(Kathleen Mifsud)
  2. 友谊好比生活中的葡萄酒,但是二者还是有所不同,友谊没有葡萄酒那么坚强和纯粹。——英国设计师爱德华·杨(Edward Young)
  3.葡萄酒不仅是一种让人愉悦的东西,而且是一个充满内涵的东西,且这种愉悦感取决于它的内涵度。——英国葡萄酒作家罗杰·斯克拉顿(Roger Scruton)
  4.一个人最大的财富莫过于拥有一瓶好酒、一本好书和一个好友。——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Moliere)
  5.選择合适的食物来搭配葡萄酒很重要,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和你一起喝酒的人。——法国著名葡萄酒商克里斯蒂安·莫埃尔(Christian Moueix)
  6.葡萄酒是唯一一种你会根据它的产地来衡量它价值的东西。——英国著名葡萄酒评论家休·约翰逊(Hugh Johnson)
  7.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取代你的味觉,也没有任何教育比自己亲自尝尝葡萄酒更美妙。——美国著名葡萄酒评论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
  8.庆祝时刻,需要的是美酒和甜蜜之语。——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Plautus)
  9.友谊会突然从葡萄酒中蹦出来。——英国诗人、戏剧家约翰·盖伊(John Gay)
  10.老柴最好烧,老酒最好喝,老友最值得信任,老作品最适合阅读。——英国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其他文献
美国电视剧《越狱》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在我们沉迷于其变化莫测的情节、精彩迭出的故事中时,不知是否会注意到,《越狱》已不仅仅是一部警察与罪犯、国家与公司之间的智斗与追逐,它同时向我们展示了美国人的生活状态,尽管是一种极端的展示。    一    作为主人公们活动的基本场所——监狱,暗示了美国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那就是,世界是一个处于丛林法则支配下的世界,要想在这里生存,就必须拥有必要的手段和力
2011年8月19—21日,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中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2030名专家学者齐聚天津外国语大学,共襄第十届世界日语教育研究盛会。  “世界日语教育研究大会”始于1998年的日本东京,旨在促进日语教育者间的交流与沟通,探寻各国间相互理解的最佳途径,力求共建多文化共存的和谐社会。在2009年澳洲悉尼大会上,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获得第十届世界日语教育研究大会举办权并由
全球最大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近日公布一项有关世界海水浴爱好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喜欢赤裸日光浴的当属德国人,约17%的德国人表示曾有在公共海滨浴场做过全裸日光浴的经历。此外,加拿大人和美国人喜欢赤裸日光浴的比例也分别高达15%和8%。  另一方面,欧洲最难接受袒露胸部或赤裸日光浴的是法国人。从全世界范围看,对于海滨浴场的赤裸日光浴,印度人、韩国人、马来西亚人、新加坡人、日本人也难于接受。  
普希金(1799—1837)的一位女友曾这样评价他:“在他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是他最喜欢的:诗与满足自己的强烈的爱欲。在这两方面,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对普希金的最中肯评价。在诗歌方面,普希金创作了八百多首抒情诗、数十首叙事诗,还有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诗歌乃至民族文学的基础,成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在爱欲方面,普希金更是天生的情种,激情如火——他的同学谢·德·科莫夫斯
简·福伊尔曾说:“歌舞片的仪式性功能就是重申并阐明娱乐在其观众生活中所占的地位。”  歌舞片以其最擅长表现技巧反映浪漫主义情感,表达喜悦、忧伤、欢乐、悲哀等情绪,已经成为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宣泄人类愿望和梦想的影片类型。而印度歌舞电影,以宏大华丽的布景,缤纷灿烂的色彩,悦耳动听的乐曲,轻快活泼的舞蹈,以及歌舞片独有的梦幻机制,为我们营造了一道道丰富的视觉盛宴。    一    初识印度电影,很多人
Something was pouring out. Filling the field  and making it vacant. A wind blowing them  sideways as they moved forward. The crying  as before. Suddenly I understood why they left  the empty bowls on
翻阅新出版的《丝路盛开友谊花》,看到我国前驻叙利亚文化参赞王贵发同志回顾中叙两国文化交往的文章中提到,他1998年去叙利亚履新时,曾专门去看望首位毛主席诗词的阿拉伯文译者、叙利亚著名学者马姆杜哈·哈基博士,不禁思绪翩跹,将我又带回上世纪六十年代,同马姆杜哈·哈基博士相处的日子……  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工作。那时,在国内学习外语远没有今天这样好的条件,加上阿拉伯语的书面与口头语言之间差别较大,初出国门
引言日语教育的定位与未来展望  思考日语教育的全貌。  在日语教育中,该学什么,教育的内容、方法绝不是唯一的。与其它研究领域顺畅对接的也尚未看到可喜的效果。我们应该努力开展解决日语教育专家、教师自身课题的研究。  1.重视学习者学习目的的重要性——在ICU领悟到的  担任初学者训练班和高级班(第二年)的经历,给我后来的工作莫大的启示。那是在一个叫做“visiting”的班上,我和学生一起参加了一个
唐代孟郊在《邀人赏蔷薇》中写道:“醉红不自力,狂艳如索扶”,让人想象一个不胜酒力的美女,醉得满脸绯红,求人扶助的情景。唐代卢纶的《春词》又讲:“醉眠芳树下,半被落花埋”,大意为喝醉了的人卧倒在树下,被落下的花埋没了一半,也是颇有意境。而实际上,现实中的醉酒可难寻这样的意境,一个醉鬼踉踉跄跄,又呕又吐,画风实在不怎么雅观。在首尔地铁上,半夜凌晨经常能碰见醉醺醺的上班族赶末班车的身影。海鲜市场饭馆喝醉
唐代的皮日休曾言:“亦由食鱼遇鲭,持内偶僎。”意思是口味常常调换一下,生活也会变得不一样。口味无国界,胃口有喜好,如果口味调换得过大,可能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每次回韩国老家,免不了被人提问:在中国吃得惯吗?这里面有一层意思,你这韩国胃,吃得了中国菜吗?  回想起来,还真有点不习惯,最不习惯饭桌上没有泡菜。韩国人常说,家中备有泡菜,心中方能不慌。从小到大,餐餐都会有一两种泡菜,只需一碗米饭和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