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关教学方式的几点建议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ao2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练结合这一教学方式的变革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适应学情、符合实际,朴素、扎实课堂的新探索.它是传统与变革的结合,是提高课堂效率,推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本论文就结合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实际具体阐述了如何践行与实践。
  关键词:学练结合;教学方式;思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促使教学过程中,学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成为一种变革。这种教学方式是适应学情,符合实际的。它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总会让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学习认字写字、阅读、想、作文和口语交际,通过此途径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增加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种教学方式粗略的显示出学练结合形式,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学练结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先学后练,巩固新知识;先练后学,拓展视野;学练交替,同步推进等。我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的是下列方式。
  一、预习为先
  在教授课文之前,我先做好积极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按照教师的提示或预设的问题,先一步与课文接触,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相关信息,熟悉生词生字,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这些都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教师通过这种学生事先学与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也便于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点拨和引导方向。如,一般我把一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放手让学生学与练;第二课时,围绕第一课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按照“找—悟—学—练”等基本模式,进行学练相结合的教学,达到讲练结合,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如何组织好预习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字词句篇——阅读教学的基础
  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批”、“联”、“议”、“比”、“记”九字入手,循序渐进,也称“九字预习法。”
  (1)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摘抄本上,丰富自己的词汇。
  (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以备老师讲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
  (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2在该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也可以借助练习册上的预习导航来完成)
  (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分层。
  (5)批:预习课文时,在感触深的地方,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可以在听课中得到验证。
  (6)联:要求预习新课文时要与学过的旧课文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合综合力。
  (7)议:预习虽然主要是独立进行的,但有些問题与看法也需要与同学互相讨论才能明确,所以有人说:“讨论时一剂健脑明目的良药。”这是有道理的。这里的议,就是要求把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对课文某些问题的看法,提出来与同学讨论,以求解决,纠正。这样,既可创设探索的气氛,又可活跃思维,提高预习效应。
  (8)比:又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突出特点,分清优劣。比较法的运用,在单元学习中更为有效。要求在预习总把所阅读的这篇课文同本单元几篇课文或不同单元的其他课文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内容(题材、人称、主题)、形式(文体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正确掌握预习课文的特点,整个理解单元课文,有效地培养学生鉴别欣赏不同文章的能力。
  (9)记: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预习中发现的精彩语句,哲理性强的成语典故、警句,所理解的重要内容,都可摘录,笔记下来,为进一步研讨,听课和积累资料做好准备,记录的过程中数量可以自己决定。
  2.感悟质疑——阅读教学的亮点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无处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
  在个性化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往往还有许多内容是学生一时感悟不了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质疑的能力和水平是逐渐培养提高的。
  二、一课一练
  语文的教学与数学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语文教学的知识点较为分散,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观点,在同一篇课文中找出不同的教学要点,而且,不同教师布置学生练习的重点也是不同的,还有,不同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的评价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仅仅围绕着每一篇课文,尽可能做到一课一练,明确每一课的重点。如何明确一课一重点,找到相应的练习点,需要教师仅仅扣住新课标,扣住教学大纲,结合每一年龄段学生的实际,多下功夫,多花心思。这也是每一个有责任心应尽的义务。
  三、整合单元知识点
  课前预习、一课一练等教学方式,主要侧重于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以课本中语文学习单元为单位,对么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加以整合,突出教学重点,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本单元的安排,确定目标,分别实施学与练,促使学生强化与掌握知识点和提升学习能力。如,教学《少年闰土》与《弹琴姑娘》时,我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分别就各自文章的侧重点进行教学,然后根据教学侧重点,让学生开展训练,加强练习,检查学生过关。事实证明,这种学练方式,很容易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学与练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光学不练,不可取;只练不学,学生也很难长进。
  参考文献:
  [1]黄翠艳.“学导为主,讲练结合”课堂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英语的体会[J].考试周刊,2013(50):102.
  [2]邵强.提高教学有效性,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J].小学时代(教师),2011(0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对朗读教学弱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能够为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带来帮助。文章先对小学语文朗读弱化现象进行简要分析,之后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策予以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朗读弱化问题的有效解决带来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弱化;对策  一、前言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做好对学生的朗读教学能够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带来重要支持。然而,从当前的小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场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交往,使教学在互动、互促中产生群体的动力,使师生协同产生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的高级互动,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一个有序有效的“生活空间”,呈现出一种和谐、合作、整体、有效的互动场,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群性相融中、个性完善中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合作;主体地位;善待质疑  在新课程语文
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中国社会事业的发展,孝老敬老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更加关爱老人,弘扬中华敬老爱老的美
植根历史文化沃壤,铸就光荣与梦想。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历史学专业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以“‘读史年华’历史剧本创作暨优秀历史剧目展演大赛”的举办为载体,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高中教育界对高中汉语阅读教学的要求逐渐提高,更加注重对学生感悟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高。目前高中教育界也在不断改革,这决定了高中汉语阅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很多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思想制约,未能真正适应新课改后的教学任务要求。  关键词:高中;汉语阅读;教学有效性  高中汉语阅读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部分,阅读能力也是评判一个学生学习好与否的重要标准,而提高学
对法律要常怀敬畏之心是指党员干部要尊重法律的神圣性,敬畏法律的威严,明白法律是至高无上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违反法律都将受到严厉制裁。一个人如果缺乏对法
摘 要: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追寻相应的教学价值,即文本价值、方法价值、人文价值,以文本价值为教学载体,拓展方法价值,实现人文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价值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热潮下,很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课改形式,忽视了语文课程的教学价值追寻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对小学语文课堂
期刊
摘 要:关于语文这门学科,无论是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始终贯穿其中,陪伴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语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成绩已经不是衡量一切教学成果的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这也是众多家长和学生所关心的。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初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深入的研究和
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要从激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