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盾之星 闪耀在基层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zh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基层工商所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派驻乡(镇)最基层的机构。基层工商所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是否真正到位,监管工作是否真正取得实效,同时对发展地方经济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襄城县工商局茨沟工商所在县工商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带着责任、感情、良心扎实开展工作,不断朝着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目标迈进,以辛劳的汗水洗亮双肩红盾,以精湛的业务维护市场秩序,以贴心的服务博得广泛赞誉,以不懈的努力谱写一曲红盾和谐之歌,打造出一支勤奋、务实、高效的工商队伍,抒写了一篇篇心系群众、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感人篇章,打造了一个个耀眼的工商品牌。
  目前,襄城县辖16个乡镇,有12个基层工商所,茨沟工商所地处襄城县茨沟乡,现有干部职工14人,承担着茨沟乡和山头店乡两个乡镇的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市场监管和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近来来,茨沟工商所准确定位自己的工作职能,认真做好地方政府的“助手”,为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发挥参谋作用。
  在共和国的经济监管战线上,活跃着一支肩负重任的威武之师,头顶庄严的国徽,肩扛闪光的红盾,时刻准备奔赴那没有硝烟的战场,维权、执法、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这就是光荣的工商战士,这就是坚强的红盾卫士。
  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都有红盾映衬下工商人忙碌的身影。他们严把关口、核发证照,扫除假劣、维权执法,用心捍卫着共和国市场经济挺拔的脊梁。无论是曙光初现的黎明,还是月朗星稀的深夜,都见证着红盾人奉献的真情。白天,巡逻在大街小巷,打传销、反垄断、查侵权、惩欺诈;夜晚,巡查娱乐场所,用铁拳荡清所有的黄、赌、毒,尽力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光芒四处绽放。
  服务篇
  红盾之星
  在河南工商系统里,70%的人员在基层,70%的工作也在基层。对于一个工商人来说,“服务企业,规范市场,繁荣经济,惠及百姓”始终是他们的工作追求,而工商人也是以此为目标,全心全意服务于企业。
  近年来,河南省工商局以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富民强省为目标,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以“四个统一”、“四化建设”、“四个转变”、“四个只有”、“四高目标”、“五个更加”等为核心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加大效能建设力度,确定了以法治工商、服务工商、责任工商、现代工商、和谐工商为核心的“五个工商”建设的奋斗目标,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襄城县工商局茨沟工商所以此为契机,服务企业,规范市场,繁荣经济,惠及百姓。
  提到襄城县工商局茨沟工商所,不得不提及这个基层工商所的所长——赵晓明,一个在基层工商所工作了28年的朴实工商人。初次见到赵所长,就被那他坦诚率真的态度所吸引。他待人极其平易,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时有企业人来向他咨询问题,他都一一解答。虽然他偶尔也会斥责部分企业人,但是不难看出,他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198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赵晓明便考入了襄城县工商系统。28年春华秋实,28年可歌可泣的辛勤付出,在忠于使命的红色盾牌上闪耀。正是这28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使得赵晓明明白,责任重于泰山。正是由于这种责任感、使命感,才使得他所在的茨沟工商所连年被评为“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工商所”、“许昌市五个工商建设先进工商所”等荣誉称号。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赵晓明,正以他的全部心血和卓越的才智,忘我地工作,为神圣的红盾事业再作贡献。
  红盾惠农
  三农兴则国兴,三农富则国富。近几年来,襄城县工商局茨沟工商所在所长赵晓明的带领下,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该所工作的重心,为之挥洒了几多汗水,投入了大量精力。
  粮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之一。围绕服务三农,做好粮食产业化经营工作,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的利益,有利于稳定粮食市场,有利于地方经济和谐快速发展。
  襄城县茨沟乡地处县城东部,现有耕地面积41000余亩,年粮食产量有4700万公斤。在过去的传统小农经济模式下,这里的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收入较低,存在着卖粮难的问题。随着粮食市场的开放,一部分有经济头脑的农户走上了经纪人的道路,他们或父子同行,或兄弟同伴走村入户,仅用一台车、一杆秤来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他们不辞劳苦,风餐露宿,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起来。在购销旺季,从事粮食经纪、经营的多达300户左右,占全县从事粮食经纪行业的45%。每年通过他们把襄城县的余粮转化出去近40%,解决了农民足不出户卖粮难的问题,推动了襄城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每到粮食收购旺季,襄城县工商局局长赵红亮总要带领“兴农富民”办公室人员深入粮食加工企业、走近农户,了解农民卖余粮问题,提高其种粮积极性。让他欣慰的是,在襄城面粉厂院内时常看到挤满了许多前来卖粮的车辆,在喧闹的气氛中,经纪人和农户们熟练地将车辆开到了大磅上,称重、验货、卸货、结算,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目前,在茨沟乡辖区内常年从事粮食购销工作的经纪人有97名,农闲季节临时经营的有170名,他们主要分布在茨沟东、西村、五里堡、杨庄等十几个村庄。一名从事粮食购销的经纪人每日撮合的交易量大概是4000公斤,每月获利2500元,而由此引发的社会效益则是无法估量的。茨沟工商所登记并建立了经纪台账,主动与每个村委的负责人进行联系,并利用这些村的文化大院对经纪人进行宣传、培训,重点宣讲《经纪人管理办法》《河南省经纪人条例》和《合同法》,在注重理论培训的同时还适时邀请已走上富裕之路的经纪人代表进行现场交流,达到经纪信息共享。目前,已通过培训发展粮食经纪人130余名,并免费给他们办理了经纪人证书,前来咨询的人也络绎不绝。“做经纪人,服务农民,富裕自家”的口号已深入人心,经纪人张保强说:“过去只知道出去打工才能赚钱,通过工商所的宣传和算细账,今天才知道经纪人这个行业还真不错。”   随着宣传的逐渐深入,经纪人发展的势头不减,他们已由过去的松散型、规模型向集约型、效益型上转变。茨沟乡辖区有5家面粉厂已树立了“创品牌、树诚信、促发展”的观念,在“合同帮扶”过程中已使部分农户走上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为涉农企业提供优质粮食的路子。经纪人与面粉厂联姻,走公司+农户+经纪人的发展模式,襄城县面粉厂、襄城县金生面粉有限公司等负责人明确承诺:经纪人前来售粮,一律优先结算。
  今年5月中、下旬,襄城县面粉厂、金生面粉有限公司反映面粉加工原料短缺,面临停厂,向工商部门求助,请他们帮忙渡过难关。工商人员立即召集经纪人传送信息,帮助企业解困,最终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了小麦,保证了面粉加工企业正常生产加工,赢得了企业的好评。
  在襄城县工商局的正确领导下,茨沟工商所在搭建经纪人舞台的同时,时刻不忘保护经纪人的合法权益。2007年7月20日,五里堡村经纪人王五铅在沟刘村撮合一起粮食交易时,不慎将3400元交易款丢失,茨沟工商所巡查时得知情况后,顺原路帮助打听、查找了3个多小时,最终如数将钱送到王五铅手中。
  在此事件中,工商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广大经纪人真真切切感到工商部门是他们的贴心人。同时,襄城县工商局印制了上百份的“兴企强省、兴农富民”工程帮扶联系卡,将12315和局领导联系电话印制在上面,发放给每个企业和经纪人,以帮助他们维权和排忧解难。如今“有事,请找工商所”的口号在经纪人队伍中日益响亮。
  执法篇
  红盾出击筑牢市场监管线
  “兴衰成败,关键在人。要实现自身科学发展,人是决定性因素,必须在机关内部创新机制,激活人的因素,提高整体素质,积极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工商干部队伍。”茨沟工商所所长赵晓明说。他从加强所领导班子建设入手,推行分工负责制和分级负责制,突出职业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发展紧迫感、团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教育,切实增强了所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政治理想信念。茨沟工商所把加强班子建设和政治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和思想觉悟,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主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在具体工作上,认真贯彻执行襄城县委、县政府和县局党组的指示和要求,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提高正确决策能力。在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方面狠下功夫,以身作则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全员学习的观念,营造人人追求学习、重视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认真领会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工商所实际,虚心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决策。扎实开展好班子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对照“五查五看”的要求,茨沟工商所党小组成员结合各自实际,深入细致地剖析自身在道德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完善和补充了班子建设方面的制度,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党小组学习制度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做到成员事事讲原则、处处严要求,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采取集体研究、会议决定的方式,使各项工作决策更趋民主化、科学化。同时,茨沟工商所所长、副所长坚持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提高领导班子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整体进步。近年来,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上访事件。
  心中有大局,执法讲和谐
  “人人都是工商形象,事事关乎红盾威严!”赵晓明在召开全员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襄城县工商局茨沟工商所高度重视队伍作风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政务、所务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精心组织,深入动员,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滚动屏、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向各个乡镇作出“政务公开、阳光行政”的公开承诺,设立了举报箱和投诉电话,印发群众办事意见表,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
  茨沟工商所聘请行风监督员,在各个街道(镇)召开面对面述职述廉座谈会,印发民意调查表,走访基层群众,开展实例访查,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针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专门制订整改方案,特别是对基层和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意见和问题,组织相关负责人深刻剖析原因,研究整改措施,积极推进落实,先后为多家企业和多名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做到了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在优化服务上“着墨”
  “耐心了”、“细致了”、“透明了”、“快捷了”、“笑脸多了”……伴随着政风行风建设强有力的步伐,各种亲情化、人性化的服务如拂面的春风,吹遍了每个工商环节,也温暖了众多业户的心。
  按照全县工商系统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茨沟工商所建起了一站式首办服务厅,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服务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全程服务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拓展市场准入的“绿色通道”,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优质快速发展。
  在提升效能中“润色”
  “工商所办事效率就是高!以前办理营业执照要来回跑七八趟,现在好了,营业执照在家上网就可以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不用再跑这儿、跑那儿了,现在工商所就可以一次办理了!”刚拿到《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黄先生兴奋地说。
  茨沟工商所大力实施信息化提升工程,不断追求管理“零距离”。建立红盾外网服务平台,开展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网上咨询等便民服务。一次申请,证照同发,真正做到便企、便民、服务发展。
  加强了内部管理。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把制度建设贯穿于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对日常工作制度和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修订和完善,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行政管理、网格化监管、行政执法办案指导”四册。同时,工商所结合实际,建立了实用的所内规章制度,逐步实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
  奉献奏出动人的旋律,辛勤写下无悔的诗篇。没有亮丽的服装,工商制服上写着红盾卫士的自豪和神圣;没有美妙的歌喉,工商人用真情和正义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市场的繁荣。无论是维护企业权益,还是调解消费纠纷,无论是打击伪劣产品,还是捣毁制假窝点,总能看到那神圣的红盾在闪耀。城市的钢筋水泥中,乡村的广袤田野上,红盾人用真情打下了一根根诚信的标桩,升起了一个个创新的风帆。
  红盾之星,闪耀在基层。
其他文献
2013年夏粮交出的喜人成绩单,再一次践行河南“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庄严承诺,也为我国粮食安全再加一道“放心锁”。  “十一连增”,河南粮食增产活力从何而来?政府惠农政策、农业科技进步功不可没。尤其是近两年来,河南省着力构建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粮食生产要素得到最大限度优化,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  新动力: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国
期刊
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再创新高,达647.04亿斤,比上年的637.2亿斤增加9.84亿斤,增幅为1.54%;平均亩产799.8斤,比上年的791.6斤提高8.2斤,增幅为1.04%。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638亿斤,比2012年增加39亿斤。河南夏粮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1/4,增幅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强,成为全国唯一超过600亿斤的省份,继
期刊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
期刊
刘云山同志在《求是》杂志2011年第16期上发表的《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明确指出,为了谁,是指“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依靠谁,是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我是谁,是指“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该文明确了当前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的
期刊
1988年,她从拉架子车卖水果起步,踏上了人生中最为艰苦卓绝的创业之路;  1993年,她开始在中国版图上跑南闯北,凡盛产水果的地方,凡销售水果的市场,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2004年,她走入改变她一生的地方——武汉大学,在那里攻读E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11年,她整合团队资源,从经营者成功蜕变为掌舵者;  2012年,她一手打造的平安福商贸有限公司全年产值过亿。  这是王福芝白手起
期刊
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近年来,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全省基本建成了从省到市、县、乡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从省到乡的农业信息工作体系,2012年被批准成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建设试点。总结河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推动河南农村信息化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
期刊
一、基本案情  2011年9月21日,某村村主任刘某与该村支部书记贾某、出纳段某预谋后,挪用段某保管的本村征地补偿款50万元,用于归还贾某亲戚为做种子生意周转资金的借款。后贾某分别于2011年9月22日、9月28日、10月4日分三次将挪用的50万元归还段某。2012年1月30日,段某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后刘某、贾某主动到公安机关说明了与段某预谋后挪用50万元征地补偿款用于归还贾某亲戚
期刊
如何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公安执法实践中,规范和改善公安执法行为,增强公民遵守和维护国家法律的自觉性,实现和谐执法,促进社会和谐,是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近几年来,盐城市公安系统在公安执法实践中大力推行“说理执法”新举措,实行执法理念和方式转型。盐城的成功实践,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一、“说理执法”体现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包容性情怀  所谓“说理执法”,是指公安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能过程中
期刊
随着公共财政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作为与公共财政框架相适应的预算制度改革的发展完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十八大报告对人大工作提出了三个加强的要求,其中之一即是针对预算,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而于2013年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会议也作出决定: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无论是全口径预算决算,还是建
期刊
孔相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63年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钧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钧瓷专业委员会主任,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会长,孔家钧窑有限公司董事长。  孔相卿出身钧瓷世家,是当代钧瓷理论创立者、铜系青兰釉“松石兰”缔造者。从艺30多年,在钧瓷的釉色、工艺造型、烧成方式等方面均有重大技术贡献。率先系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