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814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读一本書,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你种了一棵树,它长得不好,你不会责备它,你会观察它长得不好的原因。它可能需要肥料,或多些水,或少些阳光。你永远不会责备树,然而你却责备你的孩子。如果我们知道怎么去照顾他,他就会像一棵树一样长得很好。责备根本没有用。只需努力去理解。如果你理解了,而且表现出你理解了,你能够爱,情形就会改观。”
  让孩子在前面走,你不妨在后面跟随他。如果他实在需要,走过去帮他一把。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
  但大人们通常无法抑制“我知道”“我懂”“我经历过”“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的想法。自我强盛,无法给予孩子安静和独立的空间。大人们应该懂得停止制造噪音和干扰。孩子不是用来玩耍的玩具,也不是用以控制的物体。从他们出生开始,即便因幼小需要有人照看,也应被当作独立的生命来平等对待。
  跟在一个小孩子的后面,观察他,放开他,而不是放弃他,无视他。这种分寸的把握,是内心沉静自觉的成人才能具备的能力。自己没有好好成长,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支持孩子。在沉静自觉的家人身边,孩子会自然习得如何沉静自觉地去感受世界。必要的放手和冷淡,是一种高明。
  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处理情绪,他们同样不会妥善处理孩子的情绪。如果父母不知道该如何真实地与自己相处,他们也不会懂得如何真实地与孩子相处。所以,他们也无法教会孩子如何真实地与自己相处。
  2
  一次在意大利的一个餐厅吃午餐,三个外国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男童进来用餐。中途,男童不知为何发起脾气,不听劝,在地板上剧烈翻滚,又哭又叫,声音十分刺耳。周围还有旁人,大人们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看着菜单,保持沉默。没有人搭理男童,任由他翻滾哭叫,听而不闻,视若无睹。这需要一定的勇气,在这种时候保持镇定不容易。但他们做到了。
  孩子终于疲惫不堪,坐起来,哭声也转小。这时一个母亲模样的人走过去,把他拉起来,轻声说了几句话。孩子回到自己的位置,擦干眼泪,抹干净手。自此这顿饭他吃得老实得很,再没有吵闹。
  比起那种干扰、操纵孩子并认为理所当然的做法,西方的父母更懂得尊重孩子的情绪,让他们学习自我管理。这种能力,比他们多学会几个故事、多做几道数学题重要得多。独立性是稳定心态的基础。
  3
  九十多岁的家守拙堂开办教室,写了一本教育生涯回忆录。在文中提到一句日本谚语:孩子是看着父亲的背影长大的。
  大人是孩子的榜样,其一言一行,非常重要。如同在透明的心底,折射出来的第一抹光影。那光是红的,孩子便认为世界是红的;那光是蓝的,孩子便认为世界是蓝的。这些感知如果出了差错,他们就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去改变自己的认知,那样会很辛苦。
  给他们温柔和清净的光,以背影带领他们,是有效模式。不展示过于功利的价值观,单以生命本身来说,展示真实的、不拘泥的、独立自在的状态,是重要的。
  他否定对孩子过于苛责和给予压力的教育方式,也提出绝不可娇生惯养。对孩子要有一些更为长远的考虑,适当让他们吃些苦是必要的。
  带心爱的孩子去旅行。文中所指的旅行,并非舒适或奢华的观光,而是学校和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孩子在寒冬和盛夏季节,进行长途行军、爬山、露宿等活动。这个观点很日本式。那一年我在日本长野县山区旅行,曾目睹穿校服的孩子们野游。他们长时间步行在山道上,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喝水、聚餐,看见陌生人会有礼貌地微笑问好。
  “孩子应该像野外的植物一样经历与病虫害的殊死斗争,经历严寒酷暑的考验。我们大人不需要用过多的规则去束缚他,只需要默默地守望,适时地鼓励。”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如果他还没有到这样的年龄,也应该经常跟父母一起旅行。经历乘坐交通工具的奔波,旅馆间的辗转,看一路变化的风景。当他看见父母与外界和他人的接触应对,会学到现实中的交往方式。此时,父母更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对待服务人员有礼,处理问题干脆认真,对他人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孩子也会默默吸收这一切。同时,对景物如何审美,父母对传统的文化如何讲解,都是给予孩子的学习机会。
  4
  他说,在幼儿时代要注意对孩子的“欲望、情操、知识”的综合教育。要经常让孩子练习日常的礼貌用语,“谢谢”“早上好”“请慢用”“我回来了”“我走了”之类的话,要扎实地用。让孩子在家庭中首先接受以举止、礼貌为中心的情操教育。
  同时,为他们创造阅读环境。在优秀的绘本作品中,孩子可以学会许多,在故事中找到榜样和共鸣。也必须让孩子学会和周围的人和谐交流,共同生活。“培养孩子有一个宽容、平和、坦率的胸襟……在这个善恶交集、玉石混杂的世界,从小就培养孩子原谅他人的宽容气量。”
  家长可以用身边的小事来逐步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比如在公共交通、公共场所主动照顾弱者等。“总之,不挑剔他人的缺点,原谅他人的过失,信任他人的自觉性,在培养这种宽容心态的过程中,不光是大人和孩子会从中得到乐趣,而且我相信,这也一定会使孩子们未来的人生更加开阔。”
  学会等待也是很重要的。
  与此对比,让孩子上多少节培训课,学习到多少种技能,是处于靠后的排位。老人注重的是“道”,不是“术”。他回忆在他的少年时代还会经常使用“修身济世”的成语,那时还有“修身”这门课,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日本社会的发展,此类成语“已成为死语”,失去了现实意义。孩子在社会的影响下,更强调自由和平等的观念,而失去对责任和义务的领会。
  这种现象又何止在日本。随着物质文明和科技的进步,传统品德和公共道德的教育被忽视。作为一个历经时代沧桑的从事教育事业的老人,他对此十分警醒。
  “父母应该把孩子视为天赐的恩惠……随着孩子的成长,要让其接受最朴素的做人的道理,特别是要培养孩子对事物彻底理解的能力。要求孩子对任何事都应有明确的态度。这样孩子对任何事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即使再辛苦也不会想到中途放弃,而是克服困难向前看,意志也变得坚强。”
  家守拙堂老人的观点,即便就目前来看,也没有丝毫落伍或脱节之感。这是朴实而开阔的智慧之道。
  (沁心百合摘自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月童度河》)
其他文献
我曾经有个朋友,“父亲”这个词对他犹如禁区,他自己不提,我们也不敢说,要是谁不小心说起自家老爸,他脸上立即呈现出显而易见的寂寞。  后来我听说,他父亲是个画家,浪子,他打小就不怎么能见到父亲,却能听到关于父亲的各种传言,那些传言如同流矢,将他整个童年刺得千疮百孔。  待到他长大成人,父亲已经老得无法继续浪子生涯,他们之间的格局变了。父亲开始想靠近他,眼神里总是恋恋的,这给了他复仇的可能,他凌厉地切
《露營帐篷里的惊人一幕》参考答案  帐篷里燃烧着用来取暖的柴火,门帘、窗帘却紧闭着,这样很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同时,窗帘的缝还被人贴上了胶带纸,更加密不透风,这肯定是有人故意这样做的。这样说来,那人是利用同伙的无知或疏忽,巧妙地布置了现场,找机会卷走所有的宝石。因为他担心被神探小子们碰巧摄入了镜头,日后被追踪,他干脆假戏真做,真的去取水。这样即使找上他,他也可以推说此事纯属意外。图中散落的宝石共
清晨,我做了个梦。在梦里我变成了老婆婆,光着身子,自顾自地哭喊:“好孤独啊,好孤独啊。”我身边居然还有一个光着身子的老头,也哭喊着:“好孤独啊,好孤独啊。”我们俩就这样一起哭喊着,眼泪都变成了棉花糖,越来越多……哭着哭着,我渐渐疲惫,老头也倦了,我们就躺在棉花糖的海洋里睡着了。  昨天姐姐出嫁了,在教堂穿着婚纱举行婚礼,之后还在饭店摆了酒席。姐姐穿着暗红色的晚礼服,头上戴着白色的蔷薇花。虽然美丽,
五年前的一个早晨,你拖着行李箱走出火车站。阳光照在你身上,你觉得这太阳就是为你升起,心中暗自呐喊,北京,我来了!  早听闻北京房租高,你并没慌,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肯努力,还怕找不到合适的房子?  果然,很快发现一个小区交通便利,价钱也不算贵。你想,租房不也挺简单的吗?于是你兴冲冲去看房,进门才发现所谓的三居其实是隔断。中介劝你,这个房子很好了,你看顶层视野多棒。  你搬进来之后明白了一个道
每次一回到老家,我的第一反应都是怒从心头起。年迈的父母把两居室的空间堆得满满当当,几乎无法下脚,家里到处是大大小小各种废弃纸箱、纸袋、不同形态的塑料包装、旧报纸及广告印刷品,捡回来的木板等装修垃圾,酒瓶奶瓶饮料瓶一个都不能少,还有囤积的卫生纸等各种日用品。家里如同垃圾站。打开冰箱,不知吃了多少天的剩饭剩菜都裹着保鲜膜,塞得满满当当。亲友送来的过期食品饮料俯拾皆是,因为从不舍得打开吃喝。  我先是摇
从1997年到2017年,这二十年,恍如白驹过隙。《视野》已然从蹒跚学步的稚子,长成明眸皓齿的翩翩少年。而今弱冠之年,灿若桃李,当是人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  这二十年,《视野》饱含着醇厚的人文底蕴,用新锐独特的视角,保持着对世界、对人生的敏锐洞察,不断呈现着多样化并存的世间百态。犀利而不刻薄,从容而不世故,纯粹而不矫饰,坚定并勇于突破。在沉渣与浮沫掩人耳目敷衍人心的时代,《视野》默然俯身,用心采
我从小到大长相都很普通,就是个子比较高、脸比较大,还算得上醒目。  我妈长得漂亮。她常安慰我她小时候也不好看,等长开了就好了。直到过了18岁,我才知道原来基因真的会突变——我没有延续她的变美之路,上大学后噌噌胖了十斤,脸肿得别人都以为我得了腮腺炎。  丑姑娘没有青春可言。我永远在小桃心情结中充当着背景板,五分钟内就能把这一生乏善可陈的故事讲完,但又不甘心。看了几本书,心里就没来由地滋生出了文艺少女
一位友人说:“在香港,夫妻各有各的工作及应酬,见面的时间并不多。待移民之后,朝夕相对,才发觉没话说。”听到这里,我发表意见:“我的情况比较好。”为避免人家误会,我连忙续了下一句:“我们在香港也无话可说。”  其實没话说不要紧,几十年相伴,总不能日日情话绵绵,讲个不停。有些人诚然谈笑风生,话语玲珑,讨人欢喜,可惜我不是,他也不是。这也不要紧,把生活中的大问题搞妥,家庭一样完整。  多年来,我每日写作
假如真的是上帝创造了人类,那么,上帝最精彩也最残忍的一笔,就是让人类脸上有着各种表情。先别谈只有聪明人才会的假表情,什么是真情?那就是心中的情一动,无论快乐、悲哀、得意、沮丧,只要这么轻轻一动念,面上的眉、眼、鼻、嘴,噢!该说每个毛孔,每个细胞,都立刻配合起来,挤出一个表情。除非是瞎子,或是粗心的傻瓜,才看不出人的“心”!  我们爱看快乐的表情,但忘记了是谁教我们喜欢看的;我们怕看悲哀的表情,也不
在咱中国,骂人最狠的话莫过于说人家有一群爹。著名的段子例如郭德纲调戏谦哥的那句名言“太阳下山了,于谦的父亲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不过,这话对于美国人似乎没那么有杀伤力,至少每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那天,美国人都会通过各种形式怀念他们的“founding fathers”,翻译过来就是“国父们”。也就是说,美国人从不忌讳他们国家的爹是论“群”来算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独立日这一天,在“国父们”地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