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传输安全问题及加强措施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c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飞速发展,铁路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在目前的铁路行业中所用到的车站、列车控制以及区间一体化融合技术和自动化调度智慧技术,这一系列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传统的通信技术和信号限制。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铁路通信传输安全中的问题阐述了解决该类问题的针对性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有效解决我国铁路通信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關键词】    铁路通信    安全问题    加强措施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业就开始不断地发展,同时铁路叶恒为了我国最主要的一种运输形式。铁路技术的 不断更新,再加上高铁动车的市场投入,使得我国的铁路运输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对于铁路运输而言,通信又是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但是,想要保障铁路通信传输的安全性,首先就需要结合实际的通信状况来进行问题分析,保障通信效率能够得到提升,不断加大安全防护系统的建设力度,保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防止和控制,以此来保障铁路通信传输系统能够得到顺利进行。
  一、我国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通信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蒸汽机车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动力,人类也由此迈入了火车时代。我国最早的一条铁路通信线路始建于1876年的上海。当时的机车运行速度慢,模拟通信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主要提供以语音为基础的行车闭塞电报电话业务和行车指挥联络服务。其主要的传输媒体为架空明线线路。自1903年开始,我国开始在铁路上装设磁石式人工电话交换机。到了1958年后,各种国产容量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开始大批量生产。1960年初期,铁路用的纵横制、小交换机逐渐普及。
  1960年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内燃机车时代,随着机车运力需要增加,内燃机车被广泛运用。随着列车速度提升,对通信效率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因此,铁路通信网迅速形成,提供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铁路通信业务成为铁路各部门各领域的必需品,成为运输生产指挥、事故救援、客货用户服务的重要手段。为确保通信线路稳定可靠,主要通信干线上的架空明线逐渐被直埋电缆取代。1959年至1985年,通信传输设备也相应变化,使用较广泛的是3路和12路明线载波电话机。对称电缆载波设备主要是ZDL12型电缆载波通信系统。1980年以来,电力机车被广泛使用,随着速度的加快,对于通信的要求变得更高。铁路通信开始大范围采用光通信技术、数字无线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组成的现代通信技术,完成了迭代升级。铁路通信传输、交换、数据通信、专用通信、会议电视、电报通信均实现从模拟向数字化的过渡。到了2008年,京津城际与合宁铁路客运专线相继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铁时代。高铁时代的铁路通信为运输生产提供语音、高清视频、GSM-R和高速数据业务。通信传输网、数据网、同步网、管理网等技术手段为高铁运输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技术保障。GSM-R系统功能非常强大,不仅能够提供安全防护、进路预告传递、调度命令传递、站车信息交互等业务,其基于GSM-R系统的CTCS-3列控系统极大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和安全性。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至2018年6月至9月,自动驾驶设备顺利通过所有风险测试,可确保行驶安全,京张高铁将可以实现有人值守的无人驾驶。我国高铁逐渐实现智能化的背后,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随着铁路交通的大发展,铁路通信技术突飞猛进,对铁路指挥调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需要由GSM-R过渡到LTE-R。LTE-R可完全继承GSM-R全部业务,并可为用户提供多媒体集群调度、可视电话、实时视频监控、客运综合信息发布等功能,更大带宽提供了更多可能,为铁路运营提供更安全、更易运维、更高速的通信网络。
  二、铁路通信传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硬件设备质量问题
  对于我国的铁路通信传输系统而言,铁路通信传输硬件设备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同时这也是信息通信传输过程非常重要的载体,对我国铁路通信传输系统作用的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但是由于我国的铁路网分布很广,再加上线路很多设备也较为分散,对通信传输设备的整体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在之前选用通信设备的时候并没有结合铁路的实际状况来进行选择,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对设备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是的设备与相应的使用标准不相符,是的设备不够稳定,甚至导致设备不能获取到一种精准的数据和信息,最终导致铁路通信传输过程出现问题,对铁路列车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
  在铁路通信传输系统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人为因素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影响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重要原因[2]。主要表现在以下内容。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在进行铁路通信传输设备维修管理的时候,常常会由于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责任意识,或者是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来对进行针对性地管理,无形中增大了铁路通信传输故障发生的可能。
  其次,铁路通信传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的状况,导致很多时候铁路通信传输中的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忽视了铁路通信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监管,直接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出现[3]。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社会上常常会出现一些电缆光缆的偷窃行为和破坏行为,对铁路通信传输的安全造成了影响。
  2.3自然灾害问题
  现阶段,我国很多的铁路运行线都处在雷电多发的地区,所以自然灾害也是当下我国铁路通信传输过程中主要的安全隐患之一。针对于此,我国的铁路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还应该加强针对自然灾害的防护力度。但是结合实际状况来看,我国大多数的铁路部门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这也就导致目前我国铁路防雷系统和接地保护系统的建设不够完善,导致相关人员不能够针对性地进行铁路通信传输设备防护,无形中增大了铁路通信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4]。   三、提升我国铁路通信传输安全性的措施
  3.1加大设备的投入力度,提升硬件设备的整体质量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铁路通信传输过程中传输硬件设备会对整个铁路通信传输安全造成影响。所以,为了提升通信传输硬件设备的整体稳定度,保证铁路通信传属性能够得到提升,相关部门就应该不断加大针对硬件設备投入、资金投入以及管理投入。另外,在选购硬件设备的时候,还应该结合铁路的实际线路,包括实际线路的地理状况、气候状况等选用出与铁路建设运行需求相符合的高标准硬件[5]。除此之外,在使用硬件设备之前,还需要做好针对性地检测,在保证硬件设备与相关标准相符之后就可以将其投入实际建设中。与此同时,还需要及时组建出相应的检修养护人员,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以此来保证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除,实现硬件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加强对铁路通信传输硬件设备的更新和完善,以此来保证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通过加强铁路通信运输系统工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保障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硬件设备的使用质量。
  3.2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另外,铁路通信传输系统应该加强对铁路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警惕性,以此来保证整个铁路通信传输的安全性[6]。另外,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制定出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办法,将安全意识培训深入到日常管理中。此外,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适当提升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在面对安全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其解决,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时,还需要提前去做好预防,避免由于安全事故而造成的更大的损失。伴随着目前科学技术在铁路通信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加强,存在于通信硬件设备中的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工作模式来应对不断更新的传输设备,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工作质量,也正是因此,相应的铁路部门一定要加强针对铁路运输传输系统员工进行科学培训,以此来保证工作的完成效率。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员工培训进行定期的指导培训,提升员工应对事故的熟练程度和应对态度,尽量缩短事故的波及范围[7]。
  除此之外,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及时检查好电话、网络等相关的通信设备,保证站台和列车之间的联系,避免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出现列车失联的状况,保证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解决,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和事故的危害性。
  3.3进一步完善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监控系统
  在铁路信息传输的过程中,想要保证好信息的安全性,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需要受到全面的监控,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列车的稳定运行,还能够维护铁路通信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尤其随着现代化的铁路通信传输时代的到来,导致铁路系统已经逐渐实现了自动化的管理,只需要对信息系统建立出完善的监控系统就能够及时掌握好通信传输系统的信息运输状况。但是尽管如此,相关部门还是需要选出工作态度积极专业能力较强,责任性较高的工作人员来对监控系统进行维护检测,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出现事故时也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避免事故恶化[8]。在监控系统或者是信息传输过程中某一系统出现问题是,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判断定位并将其解决,促进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的稳定性。
  四、结束语
  综上,本文主要结合当下我国的铁路通信传输状况展开了分析,通过对现阶段铁路通信传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升铁路通信传输效率。
  参  考  文  献
  [1]张弛.分析铁路通信网光纤传输安全及其保护措施[J].现代信息科技,2020,4(3):50-51,54.
  [2]吴甜甜,楚彩虹,王英杰.基于信息大数据融合的铁路通信信号传输效率模型研究[J].信息通信,2020,(4):25-26.
  [3]刘昌录.基于通信系统的铁路信号安全信号传输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203-204.
  [4]王海华.铁路通信信号传输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295.
  [5]郭家欣,贾鹏.试析铁路通信网光纤传输安全及其保护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9,21(18):19.
  [6]曾忠良.关于铁路通信网光纤传输安全及其保护措施分析[J].中文信息,2019,(11):225.
  [7]许克.基于通信系统的铁路信号安全信息传输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10):36,38.
  [8]郭丽宏.基于项目治理的铁路通信网光纤传输安全及保护措施分析[J].数码设计(上), 2019,(11):207.
其他文献
人脸识别技术有着获取的高度隐蔽性、不易更改性,广泛应用的同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安全性有高低之分,不当使用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技术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规避使用者的知情权,进而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情况。公民的平等权、自由权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现有的多种法律法规已经做出相应的规范,欧盟和美国的审慎态度也值得学习。进一步的发展中要协调人脸识别技术上下游所涉及的各工作部门,构建信息拥有者
【摘要】 在现代化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大数据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科学运用,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在我国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数据在其中的科学运用符合当前乡村发展需求,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影响,但必须客观对待大数据在助推乡村振兴上的价值,仔细研究在实际运用环节存在的不足,立足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实现大数据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为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2020年,关于“量子霸权”的话题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在量子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关于量子科技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推动量子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信息领域,网络对传统的档案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高校和计算机网络的建成并且与因特网连接之后,网络技术对高校档案管理的搜集管理等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此外,档案网络系统的弊端渐渐显露。本文将探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安全隐患,论述如何完善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安全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档案信息 网络安全  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有效的
【摘要】 车载控制器设备作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一环,有效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对车载控制器机械类设备常见故障进行了简要且重要的分析说明了其典型的概率模型,并更好地利用这些规律改进现有车载控制器设备维修的方法。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安全维护 修程修制  引言:  研究者多次深入铁路运营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市面上多数列控车载控制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厂家在制定设备的修
【摘要】 文章首先对“低小慢”的目标特性进行了分析,再提出感兴趣区域获取,通过“低小慢”目标在复杂背景下的常见的几种预处理算法的介绍,进一步指出可以在可见光背景、红外背景、以及基于源传感器融合的“低小慢”目标检测,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复杂动环境 “低小慢”目标 检测  引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地空空域的逐渐开放,如何对“低小慢”目标进行检测并防范和应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得以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媒体快速崛起,新媒体在海量信息资源的获取、分析、传播和共
本文提出了一种街景信息处理方式,构建互联网街景安全保密信息处理平台,分析该平台运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关联拓扑、差异化处理方式以及人脸图像处理方式以及车牌信息处理技巧
本文以浙江卫视2021跨年晚会的转播系统为实例背景,介绍了晚会中的转播方案和其中运用的技术亮点.文中还结合大型演艺活动转播中的共性技术需求,延伸探讨了相关解决方案和实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翻译量呈现出与日俱增的发展态势,传统的人工翻译已经适应不了这种大批量的翻译需求。经过大量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正好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将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到译前、译中及译后,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翻译效率,确保翻译质量,从而获得预期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 辅助翻译 实践 应用  引言: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