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人与海》一文中的语言特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明威的代表作品《老人与海》是一篇妇孺皆知孩的优秀小说,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之所以说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是这篇小说语言使用独特,简练却不乏寓意深刻,真实又不失语言特性,给读者带来阅读和思考的震撼的同时,又能启发人生哲理,《老人与海》的写作风格给后世的文学作品写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就《老人与海》一文中的语言特点展开讨论,旨在为读者分析小说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老人与海;语言特点;海明威
  作者简介:刘谦慧(2001.5-),女,汉族,山东滨州市人,北镇中学高一学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1
  小说《老人與海》是一篇观为流传的优秀小说,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海明威出生乡村的一个医生家庭,其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十分坎坷。早年经历过第一希世界大战,在战争期间,作为红十字会的运输司机负责急救药品和慰问物质的运输,后来又以记者的身份长期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两次世界性的灾难,对海明威的人生观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晚年的海明威深受各种疾病的折磨,加上战争留下来的精神困扰,他曾经一度陷入精神抑郁,最终导致其自杀。海明威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一生的经历也是不幸的。早期海明威的作品体现了美国处在迷茫的时期的特点,主要有《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这两部作品,这一时期的海明威和美国年轻的一代一样,对未来充满着迷茫和恐惧,但是,到二十世纪中叶,他开始以另一种文笔和写作风格呈现给读者,这一时期的海明威,将自己刻画成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歌颂正义和真理。《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凭借独特的思维和传奇的经历,活化了小说主人公的硬汉形象,在文坛史上奠定重要的地位。
  一、小说的语言风格特点
  小说《老人与海》的故事内容非常简单,但是作者却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硬汉的形象,文中刻画的任务形象完整而鲜明,小说通篇的文字简洁而真实,给读者深刻的启发,本文主要从用词手法、表现方式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对小说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究。
  1、语言简洁,用词精炼
  《老人与海》主要的写作方式是按照故事发展情节进行叙述,采用由点及面的评述方式,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勾勒和描述,在情节设置、景色描写和任务心理活动描写等方面,都是尽量采用精简的文字传达出深刻的含义,不仅完整的展现出了小说的布局结构,同时也将读者引入阅读的审美境界。作者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只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对故事的发展进行概述,并不做任何的评论和分析,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达到无声的呐喊的表达效果。
  2、心理描写展现人物形象
  海明威在小说中,大量采用人物的心理描写的手法,将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文中“走运当然好,但是我宁肯把什么都安排的分毫不差,那么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个准备了”表现出真是的、贴近生活的、颇有生活经历的老渔夫的形象。在与马林鱼和鲨鱼搏斗的时候,渔夫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短短的语言,将老人果敢、坚毅、执着的硬汉形象塑造得深入人心,这也是海明威的自白,表露出他内心对正义的追求。
  3、采用比喻的表现手法
  比喻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之中写作手法,在小说《老人与海》中,作者对人物、景物以及鱼类等都采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这种巧妙的写作方式,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同时也将语言的表达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凸显作者的写作思想。文中多次采用比喻的手法,比如在变现老人坚强有力的左手的时候,作者说“像紧抓着的鹰抓”,但是,其实作者更深刻的要表达的是左手的行为并不是主人大脑的意图。暗指美国当时不稳定的社会环境,执政党残害民主进步的力量,叛逆的左手是指那些意志和立场不坚定,苟延残喘的没有思想和信仰的人。
  4、采用重复的写作手法
  重复的写作手法主要的作用是做这想通过重复来强调某一事件或者观点,在小说《老人与海》中,也多次使用了这样的表现手法,文中虽然有多处重复的语句,但是这些重复并没有影响到小说的流畅性,而且通过重复的不同语境,反而使得小说的韵味更加丰富,小说的表达效果更加深刻。老人在于马林鱼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候,小男孩已经成为老人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在这段故事情节的描述中,作者大量使用重复的写作手法,表现渔夫心中的悲凉。比如,文中老人多次说“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呀”,把老渔夫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恰到好处,如前文所述,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作者利用精炼的语言手法和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将故事表现的更加真实,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引发读者的遐想和思考。
  二、总结
  小说《老人与海》的思想早已经超出其故事本身,在文中作者所有的情境设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无论是缥缈浩瀚的大海、令人生畏的马林鱼、大鲨鱼、还是老人与小男孩,甚至像抓紧的鹰抓的左手,都已经脱离了其本身的含义,而是被作者赋予了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文中读者很难发现华丽的辞藻,通篇都是用最朴素的句子对故事的发展进行叙述,但是,及时这些平淡简洁的文字,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彩缤纷的世界,勾起读者无限的遐想。海明威是“冰山“写作风格的开创者,语言简洁却寓意深远。小说中,采用对比、排比和反衬等写作手法随处可见,赋予了小说更加深刻的思想。真正达到文学创作上被广泛推崇的”言有进而意无穷“境界。正是《老人与海》与众不同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让小说更加具有艺术气息,也更能启迪读者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赵萍.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语言风格透析[J].时代文学,2010(06):12-13.
  [2]韩彦枝.从《老人与海》透析海明威的语言风格[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8):33-35.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和家长越来越关心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尤其受到社会的关注。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就建立了“全
摘 要:《恋爱中的女人》是D.H.劳伦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讲述了两姐妹对于爱情以及男性和婚姻的态度,这部作品引起了大量女性主义评论家的关注。通过这篇小说劳伦斯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方式来阐述对传统社会与两性道德的拷问。这篇文章将通过文中的女性角色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女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社会价值及对婚姻的追求,以此让读者对这部作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D.H.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女性主义
摘 要: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英国诗歌的历史远在《荷马史诗》出现之前就有雏形。诗歌的价值不亚于小说或者戏剧。它简短的几行同样能折射出大时代背景下诗人的内心活动,能折射出不同人生阶段中诗人的情感变化。菲利普拉金的诗歌里布满了其不健全人格的影子。这种战争背景下因恐惧心理而生的诗歌也颇具研究价值。  关键词:诗歌;菲利普拉金;恐惧型人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
摘 要:事件、人物、社会背景是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在文化作品中主要是以社会背景为主框架,事件是文学创作的明线,而故事人物在故事情节的推动的引导者,并且作者很多思想感情大多会通过事件的人物的角度表达出来。创作背景是建立在事件、人物、社会背景基础上的,创作背景赋予了文学创作的深度与内涵。因此,如果真正的像了解文学作品,必须从它的创作背景入手。本文从文学创作背景的角度来来论述其对当今阅读者的影响。
马克思也说过:“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而唱歌则是人的的声音与语言相结合的一种音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挥歌曲教学的作用,就能创设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
近几年,随着大学的扩招,高校图书馆的建设面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繁荣景象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环境和文化风险,新的形势下,图书馆这个有机体能否继续生长,不取决于我们的愿望,如何对
摘 要:西奥多·德莱赛是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90年发表的作品《嘉莉妹妹》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作。作者在文中进行了大量的环境描写,并强调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巨大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简要分析《嘉莉妹妹》中体现的自然主义写作手法。  关键词:嘉莉妹妹;自然主义  作者简介:季雪,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对新疆棉区南疆亚区中产棉田2品种3密度棉株N、P吸收及分配规律的研究表明,棉株N、P含量变化规律与干物质累积规律相同;单位干重N、P含量变化较棉株总N、P含量变化对研究棉花需
本文讨论了影响天麻产量形成的一些内部因素,分析了蜜环菌生长、天麻球茎形成、天麻品种特性及天麻第二营养等与天麻产量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调控的方向和措施。 This paper d
摘 要:《花园茶会》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经典代表作,集中展现了她作为现代派开拓者的各种写作技巧。本文将拟从淡化故事情节、限制叙述者的视点、象征手法的运用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为读者展现该文本是如何体现现代性的。  关键词:现代;情节;叙述视点;象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