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ellya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类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性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最常见感染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及产气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耐药率十分高,只有复方新诺明呈现部分耐药,其余药物均表现为完全耐药;G-杆菌中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完全耐药,其余药物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真菌耐药性较低,为部分耐药和敏感。结论:当前临床上耐药菌株较为常见,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以缓解当前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危机。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多种病原微生物均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随着肺部感染病原体的变迁以及抗生素的耐药率上升,病原诊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性细菌的检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2例,女76例;年龄46~84岁,平均67.4岁;住院时间2~27d,平均12.4d。
  1.2标本采集方法 瞩患者清晨起床后首先应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部位的清洁,然后取深部痰液盛放于无菌容器中送检。对所有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做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
  2结果
  2.1病原菌分布本组178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58株,其中G-杆菌142株,占55.0%,包括铜绿假单胞菌78株、产气肠杆菌36株、肺炎克雷伯菌22株、大肠杆菌6株;G+杆菌102株,占39.5%,包括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59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粪肠球菌16株、尿肠球菌2株、溶血性葡萄球菌1株;真菌14株,占5.5%,包括白色念珠菌13株,热带念珠菌2株。可见,本组患者最常见感染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及产气肠杆菌。
  2.2病原菌耐药情况比较
  由表可以看出,G+杆菌耐药率十分高,只有复方新诺明呈现部分耐药,其余药物均表现为完全耐药;G-杆菌中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完全耐药,其余药物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真菌耐药性较低,为部分耐药和敏感。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正常人下呼吸道基本无菌,上呼吸道常居菌菌群复杂。当机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减低时,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可侵入下呼吸道或直接吸入病原微生物、通过淋巴结-血液系统引起感染病症[1]。下呼吸道标本主要为痰液、支气管分泌物和支气管灌洗液,排出的痰液经过咽喉及口腔后,常混有上呼吸道的常居菌,因此在进行痰液取检时应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及浅咽喉部位的清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据有关调查显示,下呼吸道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5.8%,仅次于泌尿系统感染[2]。
  本组178例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多种多样,以G-杆菌为主,占全部微生物感染的55.0%,其次为G+杆菌和真菌。G-杆菌感染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产气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G+杆菌以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尿肠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本组患者真菌感染有两种病原体即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前者占主体,后者仅有2株。对本组258株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耐药性很高,其中G+杆菌几乎全部耐药,只有复方新诺明呈现部分耐药;G-杆菌中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完全耐药,其余药物也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真菌耐药性较低,为部分耐药和敏感。本组患者感染菌群呈现如此高的耐药性,这与老年体质衰弱、菌群失调导致重复感染等因素固然有关系,但更加反映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导致菌群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和繁衍。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水平,可以降低临床耐药菌株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钟小珠,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监测分析与预防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0,15(20):178—179
  [2] 刘国红,吴树彬,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培养与影像学检查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23(20):241—242
  表1 G-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表2 真菌耐药情况分析
  注:N为耐药,M为敏感,I为部分耐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又名萎缩性肌强直,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除了表现为多组肌萎缩和肌强直外,尚有身体其他多系统受累,如晶状体、皮肤、内脏、内分泌和生殖系
<正>在&#39;七&#183;七&#39;事变问题上,日木参加过侵略战争的部分旧军人和史学界的部分学者,不顾事实真相,把挑动事变的罪责推到中国
<正> 经过两次“石油冲击”之后,日本进口商品结构正在逐渐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发生变化,即:在日本的进口总额中,资本设备和消费品的比重趋于扩大;工业用原材料的比重趋于下
期刊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脱髓鞘疾病,以缓解与复发反复出现为特点.与中医的视瞻昏渺、青盲、痿FDD3等病证表现相似.我们采用自拟补托解毒汤加味治疗本病取得
答:香袋疗法又称药袋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研为细末,布包后佩带于身上,通过药物挥发时的芳香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对局部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用来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分析产酶株的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将菌株接种于微量生化反应管培养24小时后,根据反应结果查对肠杆菌
目的探讨微创点状剥脱术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来我院择期行大隐静脉切除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近年共对54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了LC手术,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
答:小儿遗尿是儿童常见病.儿童白天游戏玩耍太过、精神兴奋致过度疲劳;或睡前多饮,偶尔发生1~2次遗尿,不属病态.3~12岁仍有尿床,而且经常出现,则属病态.小儿遗尿发病率较高,约
电力电子技术最开始是一种以充气管器件以及电真空器件类电子管为基础的“工业电子学”,随着电力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诞生了“电力电子学”,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