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清热解毒中药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r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分析清热解毒中药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拟定治疗方案后,筛选运用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冠心病患者88例纳入清热解毒组,据临床资料一对一选择同期收治以西医治疗患者88例为西医组,比较临床疗效与血清标志物水平。结果:清热解毒组临床控制率50.00%、临床控制+显效率82.95%高于西医组37.50%、71.59%,无效率1.14%低于西医组12.50%,治疗4周后清热解毒组PAI-1、FIB水平低于治疗前,低于西医组,清热解毒组AT-Ⅲ活性水平高于治疗前,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用方得当,以清热解毒法治疗冠心病中医证候疗效显著,略优于西医组,可能与心肌损害机制有关。
  【关键词】中药;清热解毒;冠心病;临床疗效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心血管疾病,据2013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成人心血管患病率高达20%,其中半数以上为冠心病高危人群[1]。药物是治疗冠心病主要方法,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中的价值已经得到临床证实,中医药在缓解冠心病症状,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抑制疾病进展上具有比较优势。清热解毒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常用治则之一,本次研究就我院既往采用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评价该治则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制定实验方案,以第三者角度旁观,筛选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并应用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冠心病患者88例,其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45~83岁,平均(63.5±6.1)岁;病程1~21年,平均(5.3±1.2)年。证候要素:心绞痛63例、胸闷48例、心悸41例、乏力40例;心电图表现:心肌缺血征象40例。据临床资料一对一方式选取同期收治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冠心病患者8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冠心病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P>0.05)。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未合并有其它危重症;③未合并或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重度心律失常、酮症酸中毒、智力与认知功能障碍。
  1.2方法
  采用跟踪随访的方法,对医师制定治疗方案中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则,组方中含有如黄连、黄苓、连翘、大黄等清热解毒组分的患者进行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者纳入清热解毒组,据临床资料一对一选取同期住院未采用清热解毒中药,而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者纳入西医组,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检测相关标志物如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抗凝血酶Ⅲ活性、显微蛋白原FIB含量。4周后,评价治疗效果。
  1.3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下降≥90%,临床控制;②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显著改善,证候积分下降75%~89%,显效;③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得到改善,证候积分下降30%~74%,有效;④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下降幅度<30%,无效[1]。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清热解毒组临床控制率、临床控制+显效率高于西医组,无效率低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清标志物变化
  治疗前,清热解毒组与西医组PAI-1、AT-Ⅲ活性、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清热解毒组PAI-1、FIB水平低于治疗前,低于西医组,清热解毒组AT-Ⅲ活性水平高于治疗前,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属中医"胸痛"、"胸弊"范畴,认为其为内外邪瘀成毒所致,病因复杂,内热、毒邪之证较多,中医治疗清热解毒中药应用较普遍,从西医角度看,冠心病反复发作,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易可产生毒素,同时循环障碍也可能引起广泛的炎症反应,致毒素累及,清热解毒有其生物学理论基础[2]。本次研究,从第三者角度,观察拟用清热解毒或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冠心病患者各88例,结果显示以清热解毒中药治疗中医证候疗效较好,提示清热解毒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抗凝血酶Ⅲ活性、显微蛋白原FIB是血管病重要标志物,在动脉血管壁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单纯采用西医治疗,靶点单一并不能遏制病机作用,这也是冠心病易复发的根本原因,而清热解毒中药针对病机,有助于遏制疾病进展。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自2011年6月我院通过了省内三级医院评审,我院开始陆续接收各大医学院校毕业生实习。作为ICU带教老师来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带教工作。现本人就ICU带教中的经验与大家做个交流。  【关键词】ICU;带教;护理实习生;体会  毕业实习是护理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潜在的职业危害,加强自身防护意识。方法 分析各种职业危害的因素,找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 通过认识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加强自身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是降低职业危害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随着医学技术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研究益气固肾方增效治疗尿蛋白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尿蛋白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洛丁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自拟益气固肾方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两组治疗后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在不同麻醉深度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在切皮肤时给于不同浓度芬太尼镇痛的人群分别进行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动态测定;结果:分次给与芬太尼(对照组)的AⅡ、ALD的含量明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结合临床治疗效果,从中医理论角度阐述了桂枝汤功效的物质基础。对名方桂枝汤的主治功效进行了评价,并运用现代技术对桂枝汤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为桂枝汤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桂枝汤;药理研究;临床功效  桂枝场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其基本方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要功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总结中药熏蒸透皮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颈肩腰腿痛病人,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针灸治疗,同时实验组研究对象接受中药熏蒸透皮疗法治疗,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效果。结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小儿的常见疾患,尤多见于0.5~2岁的婴幼儿,临床表现多见腹泻、呕吐及喧闹,病程长短不一。由于小儿年龄较小,里急后重,小腹坠痛感不明显。本病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前者称小儿肠炎,后者称消化不良或单纯腹泻。 根据病程腹泻病分为: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2个月;因此,对小儿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总结锋钩针治疗肩周炎的规范操作和治疗方法,以确定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5月门诊治疗206例肩周炎患者应用锋钩针治疗,止痛效果明显,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结论:锋钩针治疗技术对于肩周炎具有宣通经络,行气活血,松解粘连、镇痛止痉的功效,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分析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以便为后期的前列腺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通过回顾XX乡镇卫生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共接受耻骨上经前列腺摘除术的6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探究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站进行治疗的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按照其年龄阶段分成青春期组和育龄期组,回顾性地分析其临床的特征,对比其两组间的临床表现差异、性激素、血脂水平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程、多毛情况、痤疮程度、体重指数情况以及高通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