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梅花千古痴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ra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朵梅,不经意落于千年前含章殿下寿阳公主的前额,印下五瓣花痕,使“梅花妆”惊艳于世。有一树梅,在西湖孤山,让林和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二十年不入尘世。有一片梅,在江苏铜山县北的九里山,那是王冕手植,并筑“梅花屋”,与千株梅花朝夕相处。
  
  怒放于冬的梅花,表里澄澈,肝胆冰心,坚贞傲骨,高格清韵,令冰冷的寒冬也动宕而摇曳,更让世人仰慕顶礼,为之成痴。
  无数文人墨客画家将梅入画,以笔墨捕捉梅花的神态韵味。徐文长画梅,涂写枝干用水墨,勾画花瓣用白描,《墨花图卷》中的梅花,神韵飞扬,诗意盎然溢于纸上。
  扬州八怪均爱画梅,而意境幅幅不同。冬心画梅,常是大干梅树,满纸飞花,密枝繁蕊,黑白分明,正反转侧,各具神态,参之以古拙的金石笔意,古朴浑厚,他曾自道:寻梅不惮行,老年与天健,半树出江楼,一林见山店。戏拈冻笔头,未画意先有。汪士慎喜半夜看梅,也喜画夜景中的梅花。“相对成良晤,同清亦可怜”,梅与人同“清”。高翔的梅花,“皆疏树瘦朵,全以韵胜”,喜用枯笔,“惜墨如金”,有雪冷风清之概,《春入江城图》一轴,是他与诸朋辈去扬州上方寺探梅后所画:画面四周空间布满长题,将一枝红梅围在中间,挺拔而起,形态萧疏,着花无多,但却风骨嶙峋,深得梅花神韵。而李方膺画梅,常用双钩法画干,凌空屈折,老枝槎枒,分外苍劲老辣。黄慎的梅花,以草书绘梅瓣,任意挥洒,似圆非圆,神韵俱足。
  苏轼爱梅花,作品中咏梅最多,有五六十首。梅花堪称苏轼忧患中的知己,《西江月·梅花》写道:“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翻嫌粉,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词中谓梅花冰姿玉骨,清英雅秀,飘逸欲仙,非尘埃中物,故有海仙派遣小鸟(绿毛幺凤)时来探芳。此词如梅一般拗折多姿,明杨慎《词品》卷二《梅词》条评为:古今梅词,以坡仙绿毛幺凤为第一。
  而元人景元启的散曲《双调·殿前欢》却颇有意趣:“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月光下别样清佳的梅,让诗人观之、赏之,相看不厌,竟入物我两忘、浑融无间的境界,惹妻生妒而“骂”,别具风味,令人忍俊不禁。
  梅花骨重神寒,却不失绰约婉转之韵致,清妍芳洁,孤高幽独。当满天雪舞,将一切银装素裹,却裹不住雪里透出点点的红与阵阵的香在天地弥漫。北宋晁补之如此形容梅: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李渔《闲情偶记》专门提到梅,“花时苦寒,即有妻梅之心,当筹寝处之法。”因此,观梅之具有二:山游者必带帐篷,三面围起,前面空着,就像汤网一样,要多设炉炭,既可取暖,又可暖酒;若在花园里观梅,则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梅在哪边,就把哪边的窗户撑开。真乃奇想妙思。且又取形似古梅之枯木数茎,顺其本来,不加斧凿,置作天然之牖,名曰“梅窗”,并得意地以为:生平制作之佳,当以此为第一。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友人访印归来,印象最深的是印度人的脾气格外好,公交车磕磕碰碰的事情随处可见,却几乎见不到谁为此而争得面红耳赤,更不用说大打出手了。他们大大咧咧地各自走开,仿佛在说:瞧你,老兄,你今天刮蹭了我的车,说不准明天我就会刮蹭你的车哩。  友人的感受大概并非无的放矢,相形之下,中国人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坏了。  互联网上不断出现校园暴力的视频画面,你想象不出那样残暴的行为出自未成年人,而且是对自己的同学痛下毒手
期刊
冰心曾经说过:“世界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当这份真、善、美经过岁月的洗涤使一个女人成为母亲后,我们可以赫然看到这每一个字后都隐含着一个“爱”字。  我总想采来四季不落的花送给妈妈,  愿鲜花灿烂映照妈妈的心,  让欢乐永远伴随她。  带着美好的心愿,我一天天长大,  伴着亲爱的妈妈,我度过冬夏。  看着我幸福快乐的笑脸,  妈妈说这就是
期刊
中国没有自己的“母亲节”实在是一个缺陷。  我们现在所过的“母亲节”,都是按照美国的”母亲节”来过的。实际上,“母亲节”还有很多,法国、印尼、阿拉伯等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节”。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没有自己的”母亲节”,这实在是一个缺憾!  全国政协委员凌孜曾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呼吁,将农历四月初二孟子出生的日子设立为“中华母亲节”。   凌孜委员是叶剑英元帅的女儿,她多年来潜心于儒
期刊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期刊
时间:2010年10月20日上午  地点:西安 刘一恒先生住宅  专家:费秉勋 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易学院院长   刘一恒 原空军某基地司令员 易经学者  【访谈手记】    20日上午,在西安王启鸣老师安排下,我们开车接了费教授,一同赶往刘司令家中。  王启鸣老师是年轻的易经学者,与费教授、刘司令是经常品茶论道的“易友”。费教授已退休多年,现已年近古稀。一件普通的夹克衫、手里一个蓝色的拎兜,
期刊
寒潮南移,气温骤降。如能和各位读者围坐在精神文化的餐桌旁一起动筷,品尝各式文化菜肴,当是一件快事。   这最先呈上的,是一道名为“图书腰封”的菜肴。本来,这道菜的特色是用新鲜名字和“厨师”推荐来招揽读者,但其大卖后却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现在绝大多数新书都要包上一张腰封以示其质量上乘。仔细一看,这五花八门的腰封上不是肉麻吹捧,就是虚假广告,甚至还有伪造的名人推荐……一本书就这样被做得又油又腻,无从下
期刊
“敬”是孝的基础  孝敬父母,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能让父母高兴,不为自己担心,处处从父母的角度考虑,是最不容易的。  李皋,字子兰,是皇室宗亲。李皋做衡州刺史时,政绩卓著,很受百姓爱戴,后因为奸人的诬陷,被质问审讯。在审讯期间,李皋想到母亲的年事已高,若是让她知道此事,一定会担忧生病,于是告诫家里其它人不能提及此事。每次提审,李皋一定要等到走出家门以后,才换上囚犯的服装,审讯完回家,也一定要在临
期刊
孔子通过“礼乐教化”要达到的绝不是让人受拘执的刻板社会,而是能让“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无为而治”的状态。“孝”是“仁之本”,这就是在鼓励以亲子之间的原发关系为源头的人生形态的多样性。  儒家传统更是明确提出“通三统”,也就是一种古代意义上的文化保护区的主张。  “通三统”说的是:当新王、新统或政治与文化的新时代出现并主导历史局面后,仍要以边缘的或“保护区”的方式保留前两统的文化与生存形态。更具
期刊
这是一个“90后”一代的非典型人物。说他“非典型”,是因为他和所有“90后”少年一样,充满求知欲,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喜欢唱歌、打球、玩电脑,也喜欢看“超级女声”。  但他又是与众不同的,在他身上,难能可贵地充溢着“90后”一代在成长中迫切需要的孝心、爱心和感恩的心。    照料妈妈天经地义    “妈妈啊,这一辈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丢下您!”  陶星读初二时,55岁
期刊
有孝心,就会有孝行——孝心行动,以最大的诚意为父母尽孝心,才能称之为“孝子”。  张爱玲在《一别一辈子》中说:“有些话有很多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有些事情有很多机会做的,却一天一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机会了;有些爱给了你很多机会,却不在意没在乎,想重视的时候已经没机会爱了”。人生有限,一转身可能就是一世。父母有生之年,应该珍惜父母给予的关爱和付出,适时地回报,哪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