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创设和谐地理课堂的途径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123456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是校园的主阵地,而和谐的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创设和谐地理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和谐地理课堂,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拉近师生的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就其实质来说,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在学校存在的几种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师生之间如果情感冷漠、缺乏沟通,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会使教学活动失去宝贵的动力源泉。因此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拉近师生距离,创设和谐的互动型课堂,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考、探究等活动中来。
  1.老师必须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
  老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关系,这样会给学生提供安全的心理支持。学生会认为:老师就是自己的朋友。学习的热情自然就会高起来,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更应给予更大的关怀和帮助,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
  2.赏识学生,以成功之乐提高学习效率
  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希望的实现和努力后的成功,学习成功得到的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地理的强烈欲望。对学生有一定的挫折教育,但体验成功比体验失败更重要。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在体验学习过程中艰辛劳苦的同时,通过积极的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与欢乐,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学习中常有这样的例子,譬如某学生的作业因认真而受到表扬,那他近来在课堂上发言的频率高了,他更愿意接近你了……你可不要对这样的现象视而不见,应抓住他的表现因势利导,“很好!”“妙极了!”“真了不起,老师又一次认识到你的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老师还没想到这一点,你考虑的比老师还全面”。老师发自内心的赞扬,不仅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观。
  二、创设和谐地理课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效率
  “学生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发现教育的这一真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地理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地理,让学生有身在其中的感觉。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现象比较突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这种做法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游离于课堂,显然这种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低下的。教师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创建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创设合作学习情景,让所有学生都很和谐地投入学习,思维活跃,参与讨论;小组选举代表发言,展示本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其他学习小组认真听取并给予评价和质疑。通过合作学习,组际竞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经过思考才能辩疑解难。和谐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教师要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学习的教学环境,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例如学习热力環流的形成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如何飘动?让学生探究烟雾运动的规律?让学生从实验中探究得出结论——地面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地面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水平气流从高压吹向低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创设和谐地理课堂,掌握语言艺术,调控课堂气氛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讲究语言艺术。通过教师严谨生动、流畅优美的艺术语言,牢牢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时而将他们带入神秘的境界,时而将他们带入宁静的遐想,时而将他们引向思维的浪峰。特别是教师上课时的幽默诙谐的语言,它不仅能够创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领悟,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在教学“地图上的方向”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发现学生总是把“东、西”说成“右、左”,把“南、北”说成“下、上”。有一次当学生说:“北京在上海的上面,广州在上海的下面”时,我突然走出教室,然后回来跟同学们说:“老师刚才出去看了一下,发现上海跟其他地方一样,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全班哄堂大笑。当下次再有学生说上面和下面时,全班竟然一起说: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这样一来二去,终于使学生领悟到:上下左右与东西南北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平面几何中,要判别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通常用如下简单而重要的定理1:  定理1:如果一個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一条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1)d=R?圳直线和该圆相切;  (2)d>R?圳直线和该圆相离;  (3)db2且F1,F2在l同侧?圳直线l和椭圆相离;  (3)d1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