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留学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bblef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话语和途径。大学要创造性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正是立足于高校,对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1 前言
  2014年,教育部和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意见》强调“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大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关系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又关系社会的发展进步,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肩负“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强国之基、兴国之魂,是大学生的共有精神家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在直面挑战中系统思考长效机制的构建。工作理念上应注重凝练人才培养特质,着力培育学生终身受用的"精气神";路径举措上应注重顶层设计,强化全员育人,使学生通过各类平台和实践载体自主性学习和主动性成才;成效检验上应逐步探索大数据、长时间轴分析,夯实学科和学理支撑,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和高校办学使命。
  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是高校应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有效措施,对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
  3.1 理论价值
  1)从学术视野层面,高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研究,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视域。
  2)从意识形态层面,高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研究,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解释力。
  3.2 现实价值
  1)有利于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系统性,增强高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奉行和践行能力。
  2)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促进高校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人格德性养成。
  4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地纳入高等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高校管理各环节,覆盖到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而是所有教职员工的职责。
  第二,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理过程中。要用制度的权威来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具体到学校,需要靠学校创造性地制定学校政策、校纪校规等,利用学校优良办学传统、校训和其他资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
  第三,要完善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总是重复概念,而是学会叙事或学会讲故事。价值观概念就像盐,它可以增加各种食物的味道,但不能总是让人直接吃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关注传统媒体和渠道,当今青年学生是网络空间的原住民。因此,如何以适合网络流通的语言占领网络和新媒体,就应该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工作。
  第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群众性的评选表彰先进模范活动,让人习惯于在现实中学会见贤思齐。开展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活动,尤其注意把学习模范与学习身边好人好事结合起来。要注重发掘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的教育功能。
  第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依托各课程研究会,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研究,征集经典教学案例,组织编写教学指导手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各课程之中。依托北大、清华、人大三校开展骨干教师研修,实施市属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支持建设“名师工作室”,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第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抓住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道德实践成果网络巡礼”“道德模范进校园”“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结合学校地缘优势和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校训”“校歌”等为载体,通过讲故事、谈人物等方式,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第七,深化主题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活动。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讲师团”,结合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和农村(社区)基层党校建设,建立讲师团定点合作单位,构建覆盖广大农村、城镇的网络阵地,向基层群众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文艺演出、公益服务等。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及课余时间,走进学校周边社区和群众,长期化开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志愿公益活动。
  第八,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管理全过程。全面落实《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健全师德考核、强化师德监督、注重师德激励、严格师德惩处,推动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遵守职业道德、承担育人职责、永怀仁爱之心。充分激发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鼓励教师弘扬重内省、重慎独的优良传统,在细微处见师德,在日常中守师德,养成师德自律习惯,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
  5 结语
  根据高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原则,从理论指导、舆论宣传、教学引导、文化熏陶、制度保障五方面,构成高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五位一体”运行工程,切实提升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效性。
  总之,高校有责任用中国的话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创新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依倩.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2]杨茂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D]西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李晓慧,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省,266000,1986.2,女,汉,山东省青岛市,本科,助教。
其他文献
【摘 要】中职学校是为社会提供基础职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素质水平,因此,系统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而中职院校美术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则深刻地影响到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人的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当前的初中学校,鲜有专职、专业、专设的心理咨询室,特别是大量的农村学校,而这些农村学校又是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灾区,因为家长的大量外出,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困惑的时候无人可以倾诉,初中学生基本进入青春期,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长期的不良情绪堆积很容易出现更大的问题,所以,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却又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心理教育;初中生  当老师越久
期刊
【摘 要】为了保证现在的青少年可以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许多家长和学校开始锻炼孩子的竞走能力。为了给青少年建立一个良好的体魄,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发育状况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并对孩子的各项身体机能对训练比例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孩子各项身体的机能训练负荷量进行科学的控制,与此同时借助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训练效果,进而快速改进青少年竞走技术。  【关键词】青少年竞走运动员;身体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地转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转学到我校,他们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并且随着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新课改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小学生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着从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明确了教学中对朗读的要求,以更全面的进行高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偏远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
期刊
【摘 要】“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以精辟的概论阐述阅读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
期刊
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耗仍以煤炭为主。然而,煤炭资源的利用不可避免的带来CO2的大量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煤化学链燃烧技术是解决能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矛盾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煤炭资源利用的同时不需要耗费额外的能量能够有效的捕集CO2,减少CO2的排放。但是,煤化学链燃烧技术的发展受到多个方面的限制,如较低的燃料转化率和较大的床料循环量。载氧体是突破这些限制的一个关键要素。铜-铁载氧体具有低成本,高活性,贫氧状态下释氧和还原过程中放热的特性
【摘 要】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为哲学基础,通过对历史等的否定,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否定,从而最终破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终实现推翻社会主义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大学生;作用机制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换言之,就是虚无历史,即对客观历史的本质,真相和规律持怀疑、否定和消解的态度,对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任意解释甚至刻意歪曲的一种历史观。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主动性、激起学生获取新知的愿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增强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巧妙地把握初中数学教学的切入点,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探究合作;新课程改革  问题情境教学,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题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兴趣,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以下,本文就基于此对小学语文提问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希望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德育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的建设;形成共识,重视德育工作;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及爱国主义教育。本文分析了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路及主要原则,并重点探讨了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几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