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方寸壶里乾坤大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_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烟壶,是一种盛放鼻烟的容器,源于西方,在玻璃鼻烟壶瓶的内侧进行绘画,称为内画壶。直至今日,中国古代鼻烟壶依然是许多古董收藏家的爱好。
  乾隆狩猎、百官上朝、宫女游春,灯前教子、钟馗嫁妹、三顾茅庐,各种传说典故都被塞进方寸一壶……原本只是一种传教士引入装烟草的器具,却机缘巧合成为一种集工艺大成的精致艺术品。
  从故宫归来后,刘守本回到十几平米的工作室内,像往常一样,安静地画壶——左手托着巴掌大的玛瑙瓶,右手用狼毫细笔轻描慢绘,画面上有隐者携童子在大雪中骑驴慢行,瓶左上角写着几个蝇头小楷:一夜风雪石桥斜,此老骑驴觅酒家,世外不知战争事,卧龙岗上看梅花。
  “大家都知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的人生很光鲜,但却不知二顾茅庐时,卧龙岗上雪有多大!”刘守本停下手上的狼毫勾笔,像是勾起了什么回忆。这位刚刚为各国政要表演鼻烟壶绝技,又接受了各国媒体争相报道的匠人,又继续拿起了画笔。

京城四大家


  宫廷风在鼻烟壶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但与“北京雕漆”、“花丝镶嵌”、“京漆镶嵌”等其他“燕京八绝”被“流放”到顺义、通州甚至天津、河北不同,京派鼻烟壶传承人刘守本的工作室安置在寸土寸金的二环内。
  那是在一所连操场都没有的小型技工学校内,三层的教学楼,刘守本的鼻烟壶工作室就位于二楼楼梯拐角处。我们抵达时,工作室门开着,刘守本正在教室讲课。台下十几位年轻的学生,正照着他手中拿着的鼻烟壶在临摹。
  “看来鼻烟壶的传承状况还不错,不像外界说的‘濒危物种’啊?”下课后,我问坐在工作室内的刘守本。“那要看你怎么看待传承,如果仅从招生人数来说,这间教室里学鼻烟壶的学生就比我做学徒那会儿,全国做鼻烟壶的人还多几倍,但三年后他们从这鼻烟壶专业毕业后,还有几个人会以画鼻烟壶为业,谁也不敢保证。”
  这是一所技工学校,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选了鼻烟壶这门专业的学生,并不能称之为刘守本的传承人。刘守本讲起了鼻烟壶的历史和自己的师承:“最开始,大家只知道鼻烟壶而从来不在意做鼻烟壶的人,直到周乐元、马少宣、丁二仲,叶仲三这‘京派内画四大家’出现。鼻烟壶画师才终于有机会在鼻烟壶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内画四大家各有特点:周乐元,是给宫廷中画宫灯出身,山水、布谷、草虫、花乌都很有特点,内画半工半写:马少宣,以黑白肖像名闻天下,给清末民初的很多名人都画过肖像,鼻烟壶的特点是一面字一面画;丁二仲比较写意,在金石篆刻造诣最高;叶仲三的书画艺术上都不及前三者,但工艺味道更强,内画题材多选自《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等名著。但可惜的是“京派四内画四大家”除了叶仲三这一支,其他的三家都没有传下来……
  刘守本师承的,正是唯一传承下的叶家这一支。那时,因为吸食鼻烟的传统消失,鼻烟壶从实用器逐渐变成一种单纯的把玩器,各种奢华元素叠加,鼻烟壶变成小众欣赏的极品。这样的结果是,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北京甚至找不到一个还在做内画的手艺人。
  1954年,鼻烟壶进入政府“保留艺术”名单,所谓“保留艺术”,就是只做保护性传承,不作发展。政府找到叶仲三之子叶晓峰和叶摹祺来“保留”鼻烟壶这门手艺时,两人已经转行多年,一个在银行当服务员,一个在学校做工友。
  1957年叶摹祺之女叶澍英加入这个内画队伍。要保留一门手艺,仅靠一个家族三个人是远远不够的。1958年,王习三作为第一个外姓弟子被招了进来。两年后,已学了两年珐琅的刘守本和师姐丁桂玲也拜入叶晓峰、叶莘祺门下,成為叶家内画第三代传人。至此,北京内画在经历“京成内画四大家”后的空当期后,进入了“保留手艺六人组”时代。

内画虽小,诗书画印


  吸食鼻烟是从国外传过来的习惯,在中国最先是在满族、蒙古族等草原民族间流传,后来满清入主中原后。鼻烟成为满清皇帝打赏王公贵族的礼物。于是吸鼻烟很快在全国的各阶层流传开来。甚至慢慢在海外享有盛誉。
  鼻烟壶自然也成了权贵炫耀的玩物,水晶、玛瑙、玉器、象牙等各种贵重材质都被用来当容器,壶上加以绘画、书法、雕刻等,更能显示主人的格调,于是,烟壶便从单纯的盛鼻烟的容器变成了用来把玩的雅玩。
  但随后,内画也走了很长一段路:在进入“保留手艺六人组”时期后不久,新中国就进入了依靠手工艺品出口创汇的特殊时期。而那时国内画内画只有六个人,因而内画—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刘守本学艺不久,两位师傅便去世,而此时技艺精湛的大师兄王习三也被遣返回原籍河北,而另两个师姐因为各种原因,画鼻烟壶的手艺没有学成。因而年纪轻轻的刘守本在技艺还不成熟时,就开始带徒支起了京派鼻烟壶的门户。
  “最开始时那时大家天天赶任务,也没时间琢磨手艺。因为工艺品出口,无论画多少,画到什么程度都有人要,也没有提高手艺的动力。后来带的徒弟多了,达到30多人,但手工艺出口创汇的时代也慢慢过去了,这让走在整个行业最前端的刘守本开始思考内画鼻烟壶的本质。
  然而每次走过琉璃厂,看到这些最传统的内容越来越没有市场,刘守本心里依然不是滋味,“自己就感觉回到解放前”。令他略为感到庆幸的是,那时叶家把祖传的内画技艺贡献出来。最终,北京以刘守为源头发展出“京派”,河北以师兄王习三为源头发展出“冀派”,令这个行当还有一口气在。

方寸内画小书


  “内画鼻烟壶本质上就是一种绘画,只不过是在瓶子内壁上用反手绘画罢了,人物、山水、虫草、书画,都可以在鼻烟壶里边得到反映。每一个内画鼻烟壶,其实是画师创造的一个袖珍世界!”刘守本轻轻地拿起一支内画笔开始画壶。画内画是一件很考验画师定力的事情——画师要把内画笔伸进细小的内画瓶内,用反手在方寸之间创造一个世界。这在很多人看来,不是人力所能完成的任务。因而老北京称鼻烟壶为“鬼画壶”。
  内画笔是一种极为纤细的毛笔,笔尖是用带勾的狼毫制成。先把笔尖放进嘴里蘸了蘸,再把笔尖放进颜料盒蘸了蘸颜料后,把笔尖塞进细口的水晶壶中。在磨砂的内壁上慢慢勾勒起来。慢笔勾勒不难,难的是在内壁作画,但却是在外壁呈现。所以画师必须先在脑海中构好图后,然后把它“翻译”成镜像。最难的是鼻烟壶是一个微观的世界,但绘画的所有要素,诗书画印都必须体现。
  “就像我这幅画,取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内画本质上是一种中国画,在浔阳江上的画舫中画一位怀抱琵琶的仕女,难就难在题诗——《琵琶行》有400多句,就算功力再深,字写得再小,瓶子也写不下。所以只能改诗了。诗也不能乱改,得用最少的字把诗的意境表达完全。于是我把这400多句诗背得滚瓜烂熟,提取了这四句!”刘守本指着鼻烟壶左上角的幾行小字很自豪地说。刘守本指了指墙壁上的国画,每一幅都和桌上摆的鼻烟壶中的画——对应。
  刘守本指的那幅画的左上角题着一首诗:浔阳江头月,荻花荡寒船,京城琵琶语,司马青衫湿。

  画鼻烟壶最好的年龄段是在四五十岁之间。太年轻,阅历和境界积累不够,画出的东西没有韵味;太年老,身体和眼力都衰退,手已经画不出心境。他坦承,自己画了60年内画,直到快50岁时才形成自己的风格,可惜画内画最好的年纪已经过去了。“我还有好多故事和想法都没来得及画,但现在在鼻烟壶上已经很难展现出来了!”
  只见刘守本拿着内画笔在鼻烟壶内壁画了门下后,放下笔后揉了揉眼睛。幸好,他想到一种方法,可以在纸上创造“鼻烟壶风格国画”,把他最喜欢的传统人物,诗词、文学故事“转变”成内画的素材,这样一来,心、眼、手的步调可以更一致,画幅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刘守本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把画过的鼻烟壶转化成孩子们能看得懂的小书,画一百个传统故事,配一百首古诗,那就是个绝美的画面,每一个都将是进入鼻烟壶这壶里乾坤的小入口。
其他文献
创意,正在成为时代的中心词,并作为用来描述这个时代之精神的最恰当的词语。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创意”发自内心的“尊崇”,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  当整个世界都把中国定义为“世界工厂”,难道我们真的就甘心守在“微笑曲线”的末端?中国已经错过了工业革命,落后于信息革命时代,难道我们还要再一次错过“创意产业”时代?  中国一批新锐的青年创意产业者相信:“我们也可以像乔布斯一样用创意挑战商业霸权,可以
2016年6月17日,马来西亚沙巴州的仙本那。  这两年,阿木逐渐有了一个关于旅行的“新发现”:“男生都在打游戏,女生才爱看世界。至于有女朋友的男生,则不得不提着相机和大包小包,陪女朋友一起看世界。”  比如2019年那次,阿木就陪着女朋友从广州花费4个小时飞到吉隆坡,仓促逛了几个景点,就又匆匆忙忙赶回机场。飞机再一次爬升,3小时后停靠在马来西亚东部,沙巴州的斗湖国际机场。从这里开始,他们还要再转
【策划语】  反腐:夯实新农村之基    贪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心头之痛。  比之高层腐败,基层腐败目标小、隐蔽性强,往往“灯下瞎”,难以被人们发现并重视。然而,当“小池塘”里藏着的“大鳄鱼”上得岸来,露出本性,一旦案发,其引发的舆论“冲击波”,往往因其出人意料,反响更为强烈;同时,也更令人忧心。  似乎很难将大案要案与基层腐败联系起来,但基层腐败的危害之深,却不逊色于高层贪腐。久而久之,很
在对杨丽娟畸形追星事件的报道中,不少媒体早已将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置之脑后,和杨丽娟一家共同上演了可悲的一幕——    2006年3月,一则娱乐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追星女杨丽娟13年痴迷刘德华,一家人倾家荡产,父亲为了满足女儿见到偶像的愿望,不仅卖了房子,又情愿卖肾筹款。  时隔一年,今年3月,这一事件又以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杨丽娟及其父亲对见面结果并不满意(没有安排私下见
从优衣库到H
新闻上半场  2017年,多起华人海外遇害的事件在国内媒体上被或短或长聚焦。  3月,56岁旅法侨胞刘少尧在巴黎19区家中被警察枪击而死,海外华人圈一片哗然;6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失联,在国内备受关注;11月,2016年发生的江歌案因为自媒体的“道德拷问”回到人们的视线。  逝者已矣,被害者亲属的维权之路漫漫,但却鲜有继续走进大众视野。为了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寻访3位遇难者案
井口将世界隔成两重,一边是矿工带血的身影,一边是老板奢华的豪情。   ——题记    编辑点题:世间有些事常常匪夷所思。就在煤老板们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被当今社会所接受(或者说淡忘)的时候,5月18日发生在山西左云县的特大煤矿透水瞒报事故却如烈火重燃,再一次把他们推至风口浪尖上——黑心矿主、煤炭老板,怎么又是他们?  当《乔家大院》火遍全国时,有人天真地认为:山西煤老板从其财富和名气上堪与往日辉煌的
吴昊,北京昌平人,生于1934年。《人民日报》原国内政治部主任、高级记者;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一生三件事:上学读书,当右派,做新闻工作。写杂文是副业,所以总也没有高出“业余的水平”。聊以自慰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当了十几年新闻官,是高级编辑,拿国务院特殊津贴,如今退休了,又受托分管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日常工作。曾出版了《求全集》《搔痒集》《司晨集》《小心你的鼻子》《吴昊杂文集》《台上台下》《
《扫黑风暴》里有一段台词:词儿还是明面上的词儿,但内里指向的却完全是别的意思。这段台词,发生在绿藤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兼扫黑办主任贺芸,审讯马帅时说的五句话:  “马帅,你知道我是谁吧?“  “现在,这个案子升级了。”  “你现在没有任何筹码,我们所有的讯问,你应当如实回答。”  “你看到我站在这里就应该知道,没有任何人能救得了你。”  “如果你记不起来,我们可以去请你的夫人李麗涓,我们可以帮她回忆
2019年10月11日,西安一工地近日施工過程中挖出古墓群,航拍图显示工地已停工,考古人员已挖出数百个墓坑。  在2020年的尾声,古城西安给世人递上一份新年礼物:西安十六国墓葬发现彩绘建筑,出土壁画、土雕建筑以及彩绘陶俑等。  2019至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郊少陵塬区域配合基本建设过程中,考古发掘了3座规格巨大、形制特殊、结构完整的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也是迄今为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