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外发言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1223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北京正在召开全国出版工作会议,我们几个老教师元旦相聚,有所议及,恭书于下,权作会外发言,以供参考。
  一、三中全会以来,出版界的成绩为我国数十年来所未见,可喜可贺。淤塞顿开,难免夹卷泥沙,乃自然之象,略施疏导,廓滤可也,不必兀自惊扰。
  二、目前竭须克制之倾向,并非武侠、推理者流。此等篇什,识者皆厌,现已困滞书肆。窃以为目前最须领导劝阻者,乃是争出名家专集之风潮。其“名”无分学界内外,其“文”无分稚拙精雅,一概编集行世,而且尔争吾夺,同文数版,徒费纸墨。“削半处理柜”上,大多此类专集。偶一披阅,集中之文,多为或时或地应时之作,急就之章,当时或许战事燃眉,资料匮乏,草率本无可非议,然今一再盛装待沽,实令作者狼狈。我们两人小有虚名,曾有内地出版社要为之编集。我们自知,以目前纸张财力之珍,应大力出版真正有研究能力的中青年教师的著作,而且他们的著作实际上在一系列的根本问题上已大大超越我辈。我们自知,即便在我们的研究生面前,我们的多数文章已极为寒伧。但当我们向来访编辑推荐几位中青年研究者的精彩著作之后,编辑态度冷漠。我们平日喜欢策杖漫步书店,看看民族文化复兴的端倪,可惜尚未见为真正的学术生力军让出多少地盘。惜哉,叹哉!
  三、望能从民族前途着眼,慎重考究青少年通俗读物。然而,我们从孙儿孙女的书桌上看,许多次劣之品正以通俗之名兜售给青少年。据我们在这方面的狭小视野,认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出书质量较高,所出之通俗历史、哲学、逻缉之类,皆堪赞许。不少出版社出的通俗读物问题甚多,最不可容忍的是大量的“谈美”小册子和各种重复、不负责任的“名言录”。翻过几册,大多是东抄西抄、随意拼凑,以书名哗众取宠的无聊货色。这类书,教师和家长有时也会因书名而赠送给青少年,因而比之武侠小说之类有特殊的危害。我们认为,给下一代看的通俗理论读物,尤其要注意质量,在学问和知识准确、严谨的前提下注意趣味。多为青少年出一点人物传记、各种历史以及实实在在的知识书,少出一点信口漫谈的小册子。对有些理论工作者在通俗读物、青年读物的幌子下,装出无所不懂的样子胡乱出书、意在盗利的现象,应严加批评。
  
  于上海黄浦西岸
其他文献
本书的作者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全国解放后才开始。比起那些老一辈的来说,已经隔了一代。约在二十年前,他接触我时,我发现他有“东坡迷”。其后久不相见,我以为他不再迷了,在劫难中可免“找一个虱子来头上抓”。迄至重逢,每晤必谈苏轼,才知道他未废此胜业,十年动乱中他还做了一些苏学研究的“地下工作”。与此同时,我还看到,作者能自觉地把马列主义作为犀利的武器去攻克研究工作中的各项“老大难”问题,成绩显著。其研究工
1995年,漫画家丁聪画了一幅画,一间阁楼,4位喜气洋洋的女士在窗里向大家打招呼,手捧鲜花和杂志,侧面一位男士只露脑袋和胳膊,单手举着大大的蛋糕。画的名字叫《阁楼里的男女们》。   男士叫沈昌文,某年想起《简爱》里那个“阁楼里的疯女人”,把自己接手主持的编辑部命名为“阁楼”。“整个八十年代里,编辑部或居危楼,或入地下……三数人居陋室而不疲,亦不管这刊物是否评上了什么奖(大概从来没有评上过),有什么
杨本芬杨本芬作品《秋园》。  杨本芬的“书桌”在厨房。这间不足4平方米的屋子里,水池、灶台和冰箱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再也放不下一张桌子。杨本芬搬来了两张凳子,坐在一张矮凳上,以另一张略高的凳子为桌,在一沓稿纸上动笔。厨房里,洗净的青菜晾在篮子里,灶头炖着肉,在等汤滚沸的间隙,在抽油烟机的轰鸣中,她随时坐下,手中的笔在稿纸上刷刷移动。  这是20年前,杨本芬60岁刚刚开始写作时的场景。在此之前,她种过
走进好莱坞导演萨姆·门德斯位于曼哈顿的办公室,从地面直戳天花板的白色书架十分抢眼,旁边是宽敞的深灰色沙发和平板电视,墙上挂着从废弃剧院里挑出来的几个古董金属字母,门德斯用它们拼出了“艺术”和“商业”两个词。字母歪歪斜斜、相互交错,暗暗表达出他对电影艺术的某种追求。  从戏剧舞台到大荧幕,从伦敦西区到百老汇、好莱坞,门德斯的每一步在外界看来都顺风顺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他在25岁那年接管了一家小型剧
人们喜爱名言,尤其是出自鲁迅的名言。近年来,笔者所见五、六种名言辑本中,几乎无一不录有鲁迅名言。阅而赏之,的确获益非浅。但也发现其中一些辑本所录鲁迅“名言”,有所舛误,有的错误实在令人惊诧,如任其流布下去,弊多利少。兹不揣唐突,流议如下。  其一,将别人的言论,安在鲁迅的名下。如重庆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中外格言》第134页上所辑“鲁迅”格言是:“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
出书、售书是出版社和书店的事情,我们这些读书的人很少发言权。最近看了《侠女奇缘》(《儿女英雄传》),感到有些话还是要说。  《侠女奇缘》是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八○年十二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到八一年二月又第三次印刷,总印数一百二十二万册。  这部小说,鲁迅先生早就指出:“欲使英雄儿女之概,备于一身,遂致性格失常,言动绝异,矫揉之态,触目皆是矣。”这是极公正的评价。应当说,这部小说的思想性是很差的。作
评康德拉季耶夫《萨什卡》    这部小说并不引人入胜,可是它引你深思。它被称为卫国战争文学第三次浪潮的一部代表作。但它为卫国战争文学史作出的贡献,使它具有更高价值,成为这部文学史中颇为重要的一页。  卫国战争文学初期的优秀作品,《青年近卫军》、《日日夜夜》、《真正的人》等等,是中国读者很熟悉的。一九五七年初,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标志着卫国战争文学进入第二阶段。随后,一批当年的中尉,
“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11月22日,在蔡英文办公区前面的广场,有人播放张学友的歌曲《你好毒》,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自明。不一会儿,歌声渐渐淹没在民众的呼喊声中,当天参加这个 “秋斗”大游行的民众有6万人,包括了来自劳工、环保、食安、土地、言论自由等40多个领域的抗议团体。  因为对“莱猪”政策以及“强关中天新闻台事件”强烈不满,不少人高举着写有“蔡英文撤回行政命令”“英独买毒猪、舔美”“食安
《琉璃厂小志》读后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区,法国巴黎有赛因河畔,英国伦敦有弗业街,日本则有“书海”之街神田町。在我们国家,那就是北京著名的文化街琉璃厂了。这条街,这么古老,经历了五六个世纪的变迁,充满着斑驳离奇的故事,它以自己固有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国内外人士的普遍注意,不少人用如花的妙笔为它写下了吟咏的诗篇和文章。根据孙殿起搜集的资料汇编的《琉璃厂小志》一书,就以大量生动的材料证明了这
《读书》一九八○年第九期《陆游和》文中说:“陆游的二儿子陆子编《陆游文集》时也说……。”同一作者在《老学庵笔记》一书前言中,把子称为“陆游幼子”。看来,作者是误认为陆游只有两个儿子了。其实陆游共有七子。《陆游年谱》中有记述: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