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排管直接空冷换热元件性能试验

来源 :热力发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结构参数对空冷元件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为空冷凝汽器优化选型提供参考,通过实验室性能试验,研究不同结构尺寸的单排管直接空冷换热元件的热动力性能。结果表明:迎面风速增加,单排管空冷元件传热系数增大,空气阻力亦随之增大;在元件结构参数基本相同的前提下,迎面风速一定,随着翅片厚度减小,空气阻力降低,换热效果增强。据此,将单排管空冷元件与双排管空冷元件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技术对比,发现在工程设计常用的迎面风速下,单排管空冷元件与双排管空冷元件的换热系数相当,而单排管空冷元件的阻力明显小于双排管。
其他文献
计算分析了CC50双抽汽轮机调节阀采用单阀与顺序阀控制方式对汽轮机各段抽汽参数、内效率及发电量的影响.分析表明,机组在顺序阀控制方式下较单阀控制方式下的抽汽温度低,尤
对褐煤采用裂解与燃烧结合的分级利用方式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得到多种高附加值的煤裂解产品.为探索该分级利用的可行性,使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伊敏褐煤和大同烟煤的裂解
为了研究在机组快速甩负荷(FCB)初期锅炉主蒸汽压力的动态特性,建立了300 MW机组汽水系统模型,并进行100%负荷下FCB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主蒸汽压力控制,小容量高压旁路系统同时配
介绍了ASME PTC 4-2008中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并以某1 000 MW机组煤粉锅炉的热效率试验为例,对热效率结果以及修正热效率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影响测试结果不确
国华某电厂亚临界4×330MW汽轮机组,均在稳定运行数月后2、3号瓦出现较为严重的间隙性振动问题。经过对同类型机组调研和分析,初步判断为油挡积碳引起的碳化物摩擦振动。
采用FINE/TURBO软件对某弦长100.6 mm,进、出口气流转向角154°,叶型最大厚度16.8 mm,栅距46.4 mm的超音速叶栅进行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F
以跨音速转子Rotor37为例,采用适合于求解轴流压气机内部三维湍流场的时间推进计算程序,对7种不同叶顶间隙下压气机转子叶栅通道内部湍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转子气动性能随叶顶
在对国外主要核电机组负荷跟踪控制原理和运行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几种堆型的负荷跟踪运行控制特点,分析了机组参与调峰、调频的可行性以及存在问题,为国内核电机组参
为解决煤质多变和频繁调峰运行引起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反应区温度窗口偏移的问题,结合燃烧温度场测量技术对SNCR脱硝工艺进行优化调整研究。以某台670t/h燃煤锅炉为试验对象,利用辐射图像处理方法在线监测全炉膛燃烧温度场分布,选择SNCR反应区温度窗口,指导调整喷口投运位置及尿素溶液流量分配,并采用CFD软件对优化调整后SNCR系统的脱硝效果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结合温度场实时监测技术
以某超临界660 MW机组为对象,采用等效焓降法定量计算分析吸收式热泵回收低温余热技术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负荷下投入热泵后,机组的经济性有很大的提高.在75%额定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