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注射方法在绒促性素肌肉注射疼痛的对比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6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不同注射方法在绒促性素肌肉注射疼痛的情况。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肌肉注射绒促性素患者97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肌肉注射法,均运用同一种药物,其剂量、浓度、注射部位、注射时间具有一致性。比较两组患者对肌肉注射所产生的疼痛评价、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药物疗效与患者对肌肉注射所产生的疼痛评价优于对照组(P< 0.05),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改良肌肉注射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及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

其他文献
内皮素1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缩血管肽,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就内皮素1与牙周炎的关系作一综述.
目的采用耳穴埋籽联合DYG-2型电脑灌肠仪灌肠的方法,通过对耳部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相关脏腑、器官的功能。具有微处理器控制,PID调节方法,气压作用弥散药液,使其能够直接作用于肠道病变部位,从而发挥抗炎、止血和修复黏膜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疗法进行治疗,干预组采用耳穴埋籽再配合气药灌肠疗法(DYG-2
期刊
介绍了经动脉门脉造影磁共振成像(MRAP)的技术方法及研究进展,阐述了其优越性及在原发性肝癌方面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带的改进及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168例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中应用改进的约束带,观察其保护固定的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改进的约束带约束)在约束带松紧度、约束部位的血运循环、是否存在患者或家属自行解除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约束带约束)。结论改进后的约束带在约束躁动病人方法上优于常规约束带约束病人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因治疗需PICC置管的住院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2例和对照组108,实验组患者在视锐5TM超声引导系统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对照组患者采用盲穿。结果两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过程中的出血量、置管所用时间,置管后60 d内导管相关性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唇腭裂胎儿手术具有无瘢痕形成,诱导颌面部正常发育,防止继发畸形的产生等优点.本文就唇腭裂胎儿手术的动物模型、胎儿手术无瘢痕形成
目的研究皮瓣移植后应用尿激酶预防血栓塞形成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60例皮瓣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两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方位护理以及尿激酶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皮瓣移植成活率96.67%,血栓塞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皮瓣移植成活率80.00%明显低于观
期刊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危重症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可以归巢至肺脏并长期地定植,通过诱导分化,进行组织修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受到损伤时释放,分泌大量免疫和营养相关的生物活性因子.在免疫调节中,抑制受损组织的淋巴细胞的免疫监视,逃避自身免疫,是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的基础,为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