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预习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t268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154-01
  
  预习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
  人们接受新的知识,需要一个过程。 它有这样一个规律:感知——理解——掌握——运用。预习就是感知新知识的过程,这是学习的第一步。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预习,不仅可以感知教材,为课堂学习理解打下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习惯, 并使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逐步提高。而《课标》中也指出:“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教师都要求学生预习,但并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耐心指导,因此,学生也只是出于完任务而形式上去做个样子,没有真正的去对将要探究的知识进行自学。这样,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与习惯,而且使学生更加懒惰。在课堂上,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探究的知识一无所知,发现预习失去它应有的意义,既而放弃了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的奢求。造成这种局面,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指导预习要有依据
  
  指导预习的依据首先是《课标》。《课标》中关于阅读训练的几点要求都与指导预习紧密相关。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都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等等,都是教师指导预习的依据。
  另外,教师要求学生预习,自己应先预习。哪些知识以单元为线预习,哪些知识适宜一节一课的预习,教师心中应有谱。这也就是依据。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以单元为线预习好,便于掌握这一单元的教学要点,因为这一单元的课文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在体裁上都是说明文。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关于诗歌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散文的有关知识,就适宜一节一课预习,因为这个单元编排的五篇文章,文体不统一,必须独立掌握。
  
  二、指导预习要有具体的任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收编的课文前都有一段引语,探究引语中的提示就是学生预习的任务。但教师不能“躺”在引语提示上不动,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实际,把“引语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化解成符合学生实际的若干问题,使学生预习的任务进一步具体化。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九课《老王》一文引语如下:
  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又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也许你会有不少的感触。
  通过这个引语,学生除了了解《老王》一文的大概内容外,其余一无所知。这样学生就无从下手探究学习。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了如下指导:
  1、采用多种方法,查阅有关杨绛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
  2、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在文中划出来。
  3、自己周围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的人,试举一例,并谈谈你是怎样对待他的。
  这样,预习任务具体化了,学生也好预习了。总之,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针对学生实际,设计预习任务,认真指导学生自学。
  
  三、指导预习要有布置有检查
  
  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后,且不可忽视对学生完成情况的检查。有布置有检查有收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四、指导预习要一视同仁
  
  我们当老师的,特别喜欢表扬预习任务完成好的同学,而去呵斥预习任务完成得不太好的同学,有时甚至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对学生探究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很不利。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因此,对于自学能力差或自学习惯还没形成的学生,教师切不可轻率地用消极的评判对待他们, 更不能放弃让他们预习的要求。我们教师应当总结预习得好的学生的方法经验,介绍给他们,还要帮助养成良好的习惯。指导学生预习要耐心,指导自学能力差的学生耐心再耐心!
  总之,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不断鼓励那些预习有效果的学生,不断鞭策那些学习不认真、依赖性强的学生,从点点滴滴入手,多方指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学而不厌。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068-01    精彩的课堂导入,能以最短的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但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特色,年龄不同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我认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日前,我们学校语文组举行了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聆听了近十堂语文课。老师们的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改变了一种教学方式:把复习知识与趣味竞赛相结合。课堂效果截然不同,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更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发扬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复习知识 趣味竞赛 教学方式 学生能力及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激素”,是掌握科学知识的重大推动力。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品质的制约。为此探讨学生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革其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举措。  关键词:体育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061-02    1、前言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文言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转变教学观念,以诵读为本,指导学生评点,做到“言”“文”统一,注重语言的积累,以读促写,拓展延伸。  关键词:提高 文言文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077-01    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相比之下,文言文教学改革则要滞后的多,钱梦龙先生曾经形象的称之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073-01    21世纪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人口将会出现倒金字塔式的增长,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在一个家庭中,上至爷爷奶奶,下到爸爸妈妈,四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的现象已司空见惯。孩子已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有些父母,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否合理,一家人会竭尽全力来满足他,还美其名曰“孩子小,不懂事,长
期刊
摘 要:德育和创新素质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特定时代背景下我国研究生德育和创新素质教育的关系,并阐述了德育在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中导向性、基础性、决定性的宏观作用和提高创新意识、塑造创新品格、启发创新思维的微观作用。为研究生德育和创新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 德育 创新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078-01    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渗透于其他各育之中,对德育、智育、体育,乃至整个身心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学校教育的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093-01    PowerPoint这款演示文稿图形处理系统,它可以非常简单地把教学内容变成既具专业风范又能满足观众多种要求的一组幻灯片。它同样也可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有效整合在一个整体中,并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动态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可随时对内容进行补充修改,满足教学内容不断变化的要求。它的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150-0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事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实验教材,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又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深刻领会
期刊
摘 要:创造力不仅是个体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创造气氛;切实结合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意运用多比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善于由果溯因,积极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关键词:创造力 创造气氛 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4-13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