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型与地点对河西灌区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种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18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13个春小麦新品种(系)种植于河西灌区7个不同生态点,以研究小麦子粒蛋白质、湿面筋、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性状在不同地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品质性状受基因型、地点及基因型X地点互作效应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13个品种品质性状在地点间存在较大差异.民勤点和武威点小麦蛋白质、湿面筋、形成时间和延伸性等主要品质性状值均较高.而黄羊点和民乐点的品质性状值相对较低。基因型影响表明,瑞春1号、1486和宁春4号的蛋白质、湿面筋、形成时间、延伸性在7个地点平均值较高。
其他文献
高肥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泛麦5号的群体动态、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不同的效果,其中以15cm:30cm宽窄行种植方式产量最高,为最佳种植方式;其次是15cm:25cm宽窄行,而20cm:20cm等行
氨汽提尿素生产工艺是大氮肥生产行业内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之一.本文根据实际生产工艺总结了尿素装置的主要设备及其特点,并简要叙述了尿素生产过程中稳定控制的方法.
品种纯度检验是玉米新品种保护及种子生产的技术依据.本文综述了玉米杂交种纯度室内鉴定的方法与技术,利用种子的形态鉴定、幼苗鉴定、电泳测定方法测定玉米纯度.经多年试验证明
嘉33系嘉兴市农科院联合有关单位选育而成的中熟偏早晚粳新品种.2007年1月14日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11。在杭嘉湖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6d左右。比对照秀水63早2
介绍了红河州当前玉米生产的状况.回顾了红河州玉米育种的艰难历程.结合现阶段红河州州情找出玉米科研育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红河州玉米科研育种乃至玉米生产能有一个
武威市玉米杂交制种从20世纪70年代引进、试验、示范,80年代逐步完善形成规模,90年代初随着全国玉米杂交制种基地的西移,从单纯自产自销转为对外生产以掖单、酒单、农大、豫玉等
近年来,随着井网的不断加密,开发对象逐渐复杂,各类油层之间注采关系矛盾突出,油层非均衡性逐渐加大,尤其水驱进入的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注水井的精细细分调整成为了提高油层
吉草2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选高粱不育系T32A为母本,以系选红壳苏丹草YN2092为父本,于2007年组配的饲草高粱杂交种。吉草2号2010年1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
根据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及X—衍射资料的详细分析,旬邑—宜君区块延长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处于早成岩阶段的B期和中成岩阶段的A期,主要的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
绵杂麦168是绵阳市农科所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温光敏型两用不育系MTS-1和恢复系MR168组配而成。自2005年开始试制此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面积逐年扩大,至2010年累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