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对策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h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近些年来,本人所在老年科所收治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85岁的老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且多数患者集多种疾病于一身,病情复杂,致使在临床工作中老年科护士所承受得压力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护士在工作中存在高度疲惫感的人占59.1%[2]。本文主要探讨老年科护士压力的来源,通过正确认识和评估压力源,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使护士能够在较轻松的心态下工作,从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减轻老年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供全面的优质护理。
  【关键词】老年科护士;压力源;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30-02
  1.压力的概念
  “压力学之父”塞利认为压力是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3]护士由于其职业的特点、角色冲突、护患矛盾突出等因素均可加重护士的工作压力感,严重者可发生慢性疲劳综合症。据国外学者报道,近年来出现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可能与劳累和长时间心理紧张,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4]。该病发病率为75-267/10万,而护士中发病率约为1088/10万[5]。
  2.简述国外护士工作的压力源及应对措施
  国外许多研究证明护士工作中主要的压力源为所护理病人的病情危重, 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太高, 工作负担太重及上班的护士太少, 与同事、病人及家属的冲突等。[6-7]护理工作压力源越大,工作的疲乏感也越大。护士的排班制度,过多的照顾对象、人员的不足、设备的缺乏、工作环境缺乏干净整洁、低收入等都能增加工作疲溃感,从而反应出护士压力之大。护士若长期产生工作疲溃感,则会给身心带来巨大影响,不仅在工作中会逐渐失去同情心,而且还会对工作产生厌恶情绪。
  应对措施:
  例举国外护士的排班制度:欧美国家采用12小时轮班制,护士可自由选择固定的白班或夜班, 一般固定1-2年。并对上夜班的护士采取优惠措施,使许多护士自愿长期上夜班。日本实行两班工作制,夜班有2-4名护士值班,并配有早帮班, 晚帮班, 可以相互协商和求助, 避免了单独值班时护士决策的精神压力。国外护理学专家认为,物质及精神的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自尊心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简述老年科护士工作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3.1 工作因素
  3.1.1 护士工作强度大
  护理工作是一份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工作,我国多数医院95%以上的住院病人以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输液占用了护士每天50%以上的工作时间,护士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输液等治疗任务,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护理质量得不到保障。而老年人由于年龄大、长期输液、周围血管变细、变脆,从而更加重了护士静脉穿刺的难度。我院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整体护理,但临床上一线护士的数量明显不足,床护比例严重失调,致使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在临床工作中,老年科患者由于听力下降,记忆力差,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不典型,病人主诉的不确切,这些都需要护士随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都已减退,行动变得迟缓,因此老年科护士随时要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及意外事件。这就造成了老年科护士的心理高度紧张。
  3.1.2 护患矛盾的突出
  随着社会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护患关系日趋紧张。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其家属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主观上认为自己最急、最重、最需要得到护士的关心和照顾,而护士由于工作繁忙未作出及时反应,因而导致护患冲突。老年人由于群体的特殊性,与其沟通要特别注意,有时候往往由于一些不经意之间流露肢体的话语而引起护患冲突。而护士对于护患冲突多多少少会产生恐惧,怕遭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投诉,甚至出现过激行为。这也是导致护士产生压力的原因之一。
  3.1.3高风险的工作
  老年科护士每天直接面对病人,精神压力大,常常处于高紧张状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护士在工作中常会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如打错针、发错药等,一旦发生,则会给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导致病人死亡;而护士也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轻则扣奖金,重则吊销护士执照,甚至产生刑事责任,这会让护士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3.2家庭因素
  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士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逢过年过节护士总希望能与家人团聚,但护士往往在节假日上班,这也会加重护士的无力感。还有护士在工作中承担着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等角色,在家庭中需尽到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子女的义务,繁重的工作量、琐碎的事情以及过多的角色要求,都会使护士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
  3.3社会因素
  现今,医院多数领导认为医院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医生,在工作中尽管护士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医生的工资、待遇远远高于护士,这也引起护士很大的不满。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医生具有处方权,而护士则是执行者,因此每当老年科患者康复出院时多数患者会感谢医生的救治,从而忽略了护士在其住院期间所给予的照护,但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理对于老年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往往由于患者没有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承认护士的价值,使护士在工作中体验不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再加上工资、待遇的悬殊,让护士感到职业前景黯淡,从而造成心理不平衡。
  4.应对措施
  4.1做好超前的心理准备
  超前心理准备是预防不良心理反应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医疗护理机构的大量引进,给我国医疗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为了减少心理创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自身应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提高对专业环境和各种变化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以稳定的心态看问题。   4.2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实行人性化管理
  目前由于护理人员的缺编,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配置,适当增加护士编制,尽量保障护士与床位的比例,减轻护士的压力。管理者还应做好护士人力资源的管理,增加福利待遇,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为护士创造更多的学习和晋升机会,加强护士管理与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培训,改善临床工作环境。护士长应合理调配人员,实行人性化排班,注重新、老护士搭配,给予护士足够的休息时间。护士长多与护士进行沟通,了解工作难处,及时给予帮助,尽可能减少护士因工作原因而给家庭、生活所造成的困扰,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3 医院管理层要重视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士社会地位
  医院可以积极培养护理骨干分子,给护士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对医护之间的经济分配应缩短差距,同时向社会宣传护理的重要性,倡导“重医尊护”的意识,也让社会更关注护士、尊重护士。
  4.4运用激励措施,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护士长应在工作中善于发现每一位护士的优点,护士长应根据科室内护士的能力授以权利,能够做到人尽其用、发挥专长,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管理者可以适当提高护士待遇,也可以定期对一些业务突出、成绩优秀的护士给予奖励,并且评选出“优秀护士、服务明星”等等,以此作为一种激励的方法。
  5.小结
  老年科护士工作的压力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上述老年科护士的压力源进行分析,建议护理人员可以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护理技能,以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患者、家属及社会的认可。社会、家庭和医院都应该给与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老年科护士缓解工作的压力,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水英,曾慧,张丽平.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21):76-78.
  [2]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3]褚彦香.临床实习环境对护生实习压力及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5(1):1-170.
  [4]侯继玲,李小英.护士易患慢性疲劳综合征[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7):301.
  [5]JASON LA.Am J Nurs[J].1988,98(5):16B.
  [6]Berg A , Hansson U W, Hallberg I R.Nurses creativity , tedium andburnout during 1 years of clinical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lyplanned nursing care:comparisons between a ward for severelydemented patients and a similar control ward[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94 ,20, 742 -749 .
  [7]Ceslowitz S B .Burnout 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hospital staff nurs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89 ,14, 553 -55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性输尿管切开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推拿牵引结合药物综合治疗颈性眩晕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颈性眩晕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取推拿牵引结合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好,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推拿牵引结合药物综合治疗[2]。具体治
期刊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且具有突发性和反复性,若不能及时的给予治疗控制,极有可能发展为肺气肿和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给予积极地临床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挽救患者的健康。笔者就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为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 【文
期刊
【摘要】 目的:讨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发现,在65例患者中,显效患者41例,有效患者达到20例,无效患者仅有4例。另一方面,随访过程中,发现仅有6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概率为9.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本中心于2013年l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3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2例,采取阿奇霉素联合氨茶碱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21例,仅采取氨茶碱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与肺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2.9%明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1例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和基因表达。方法:收集在2012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因确诊的1例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其基因诊断,分析肺表明活性物质功能障碍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型。结果:该患儿为足月新生儿,以出生后出现持续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基因检测出ABCA3上存在6种突变。结论:对于伴有肺泡表面活性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内镜下鼻窦手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及中下鼻甲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患者2012年01月-2015年0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CRS,chronic rhinosinusitis)伴中度或重度鼻中隔偏曲患者82例(138侧)。采用内镜下鼻窦手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及中下鼻甲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定期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
期刊
【摘要】当身体的某一个系统各部分器官完美配合得以我们正常的生活状态,所谓有分工有合作,才能够保证一个系统的完美。本文将简述分层管理,通过分层管理的针对性强、实验对象即手段透明化、所要达到的目标更加明确,即利用最小资源化的管理实现最优化的管理效率。然而医学临床事业涉及到患者健康与安全,临床服务随之受人关注,加强护理的管理更是关键,以下将分层次管理应用到临床管理中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分层管理;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癌术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后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进行双下肢的观察护理,对病人伤口,引流,皮肤,异常化验的监测,进行术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结论:通过对病人的细心护理,密切观察,尤其是患肢静脉血栓的针对性护理,可以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  【关键词】 腹膜癌;静脉血栓;肺栓塞;护理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大医院的门诊药房纷纷开展个性化的药学服务工作,近年来,随着该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医院开始不断改善门诊药房内外环境,通过完善药房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药师服务水平,并做出了许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相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与完善服务的内容,使患者对药房门诊的服务水平更加的满意。  【关键词】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人性化,探究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