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有点轴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a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朋友来家里,跟我说她打算跟她老公离婚。一点小矛盾,我知道她不可能离的,只是跟我聊一聊以求换一种心情。
  他们大学的时候非常甜蜜,模范情侣,后来读研、毕业工作,育儿。孩子的学区房已经搞定了,她老公马上又要升职加薪,她工作也算顺利,一切看起来都还不错,但是因为矛盾爆发过一次冲动争吵并理智谈了离婚,那之后,感情渐淡了。
  我很直接表達了我的想法,我觉得既然问我,我就没必要绕弯子。我说我觉得你们不会离,甚至不可能再爆发一次比此前更严重的争吵,因为都很看重体面,看重外界对自己的评价,看重孩子是否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看重父母的担忧,看重对方对自己的支撑,看重以前和日常的习惯,没有严重出格的事,怎么可能会离婚。既然不能离婚,那又为什么要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上耗费时间,何必继续磨损现有的感情基础。可能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道理就是这样,她并非不懂,可偏偏就需要人再说一遍。我觉得我也只是说出她心里的话。
  她说确实是,可是她还是控制不住地想离婚,负面的情绪堆积得太深了,以致于看起来是小矛盾其实都只是冰山一角。小矛盾,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我恍然,自己忘了成年人的生活有多艰难。越长大背负越多,人生的瑕疵和差错也越多,突然有一天回头看,竟发现早已一地鸡毛。如果你觉得轻松,或者是因为你能力真的超级强,或者因为别人在为你分担,或者你一直在不停地幸运。
  她问我有没有计划结婚生孩子,我说我不想。我说我这个人,等我死掉的时候,可能身边很多人会觉得我是个悲哀,一直在可笑地追求着一些看不见的东西,无法形容的东西,过于理想化的东西,我大概知道自己和想做的事之间的差距,在看清实际之后,也仍然按自己的节奏马不停蹄。最近看明日之子乐团季,王江元是我从第一期开始pick的一位选手,在上一期公演的时候,导师告诉他不要跑出来,直接立麦到最后,那个感觉就对了。可是他看起来听了导师的建议,最后还是没听,现场表演时,还是站出来了,给人感觉是有些多余。又做了,又没做足没到点上,还不如不做。我看了觉得这哥们儿真是好笑,想想自己在不听劝这个特点上,不就是这样,把身边多少人都气走了。可是王江元有才华,而且才华过硬,年轻,又有自己非常好的机会。而像我这样普通的人,有多少机会要留给我错过,又有多少人,能让我一次次被惹得离开。
  她说你不要这样说自己。其实我觉得说这些倒也没什么,那不过是自己选择的一种后果的可能,而且那是别人的看法,活在别人的眼睛里去感受一种失败的可能,不过而已,而你究竟选择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到什么程度,只有自己心里知道,我觉得足够了。
  傍晚我们一起打了会儿乒乓球,有些开心,还有点想留她一起再打一会儿桌球,但是她觉得有点晚了,得回家。
  到家给我发了几张图片,是她老公给她准备的她喜欢的餐,和她喜欢的零食。
  选自《文艺学》
其他文献
舅公对从东京来看望他的佳奈说,有喜庆的事或者庙会之类的就是晴,这时候人们都会精心打扮穿所谓的“晴着”,亵就是日常的普通的日子。料理其實也有晴和亵。高级的、得一本正经精心打扮才能去的店,很贵的店,就是晴。还有一些就是随随便便进去吃的店,那是亵。但有一类平民小店里隐藏着意想不到的美味,比如京都这些创业很久的店里有很棒的美味,这是亵中的晴。  晴之意是自不必说,亵在汉语语境中似乎总带点晦感,“轻慢”是通
中餐与西餐是世界两大菜系。从表面上来看,完全不同。实际上,前者之所以异于后者几希。前者是把肉、鱼、鸡、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大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中国菜好吃。那么你为什么就不能把肉菜合烹呢?这连一举手投足之劳都用不着,可他们就是不这样干。文化交流,盖亦难矣。  然而,这中间还有更深一层的理由。到了今天,烹制西餐,在西方已经机械化、数字化。连煮一个鸡蛋,都要手握钟表,计算几分几秒。
每年的农历六月七月,时晴时雨,出门便取一把伞,握在手中,有时走了一个上午,无一滴雨。有时想在空旷地晨跑时安心一点,便握一把伞出去,而雨来了,撑着伞跑,滴滴答答作响,远处的人看我,犹如一朵黑蘑菇在移动。这样跑起来的效果会更好,来自风雨的阻力,使人付出的力量更大,要努力向前,又要保持平衡,更有一种因风雨而生的豪情。人在伞下有一种安全感,薄薄的一层伞布,或者伞纸,可以使人一身干爽,更使人一身从容,像个斯
拔节是一场生龙活虎的青春派对。进入炎夏,植物的拔节竞相展开。架上的豆角、丝瓜也不甘落后,争着出人头地,每天伸长好多。我仔细观察过丝瓜,一天便会沿着棚架爬高三寸多。刚刚还压抑在屋檐底下难见阳光,三天不留意,它已在房顶上沐浴阳光。丝瓜拔节固然神速,却算不上壮观,最壮观的要数那遍地波澜壮阔的玉米。玉米为迎接拔节时令的到来,经过了卧薪尝胆般的砥砺。自从种子萌芽出土,玉米就在干渴中炼狱。农人说,有钱难买五月
村里有两个豆腐铺,村东头一个,村西头一个。  小时候没去过太远的地方,只知道村里的人爱吃豆腐,男人爱吃豆腐,女人也爱吃豆腐,没牙的老婆、老汉更爱吃豆腐:也就是软软乎乎的豆腐能降动了。究竟是因为有了豆腐铺才有人端豆腐,还是因为有人端豆腐才有人开豆腐铺,咱翻不机明。  豆腐铺平时还卖得挺欢,去迟了就没有了,就只能买豆腐干坯子了。小时候,豆腐是端回来的,不像现在,卖豆腐的用薄薄的一个塑料袋,用手款款捻捻
卖碱坨子,这可说是乡村里的一件陈年旧事了。旧到什么程度呢?我不说,你很有可能想不起。而且,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更是根本就不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儿。碱坨子是什么东西呢?碱,大家肯定知道,是一种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起面添加剂,俗称“碱面儿”。我小的时候叫洋碱面,好像是进口来的,所以称为“洋”;而碱坨子是家乡父老乡亲自己生产的一种土碱的称呼,也叫水碱。土碱从土里来。家乡是盐碱地土壤,沟沟岔岔的滩地上,遍布
匆匆无情的时光,如长鞭一般不停抽打着记忆的河流,水花飞溅中,有人呻吟,有人默然,有人仓惶逃远,而我却选择了回味与珍藏!轉眼又到八月十五,又是中秋节来临。生活工作的忙碌,却让我忽略了这个重要节日的悄悄靠近,或许这只是我一个掩饰的借口。不知是我淡然了节日,还是人们把节日的氛围弱化了,抑或是节日本身已逐渐褪了色?不知是我错了,还是时代变迁的错,还是生存地域之错?我不大能想明白,总之现在的中秋节,在我们这
父亲说,每天早上起来,都直不起腰,要先在客厅里走两圈,活动活动,然后才能慢慢得直起身来。  前一段时间,父亲腰痛得厉害,即使白日里也佝偻着,弯着腰的父亲,行走在客厅里,时时刻刻刺痛我的心。听同事说有一种膏药治疗腰痛效果挺好,我买了几盒给父亲贴,据父亲说效果还行,多少舒服一些,不那么紧梆梆的了。  几年前,父亲踩着凳子从高处取东西,一不小心从凳子上摔下来,腰敦了一下,疼了有半年多,当时去医院做X光,
一个朋友问我,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特别关键的时刻,做对了关键的决策?  我想了想,想起高二暑假的事。  高二暑假,我家经常停电。停电时,我想看书,就得点煤油灯,煤烟会把墙熏黑,因此,我只能去贴满瓷砖的厨房看。  经常一看就是一夜,起码到下半夜;我看的是数学书,然而,我并不爱数学。  我的所谓关键决策就是这件事,在那个暑假前,我的成绩一塌糊涂。  我记得,暑假前公布成绩,我的数学是29分,满分150
coco和她的好朋友住在一起。她们是大学时的同学和舍友。属于那种上下铺的关系。想吧,上铺的人,往下一探头,就可以看到下铺。下铺的人,往上探头,也能看到上铺。要是说话,就躺在各自的床上,那么近的距离,只隔着一块木板,可以说两个人的悄悄话。现在离开学校了,她们仍然在一起,继续着上学时的情谊。她们一起住在公寓里。是那种loft,名义上有二層,一层空间很小,看上去只有狭长的走廊和通往二层的旋梯。二楼也许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