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友谊的大树,凝聚班级向心力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同伴交往是小学生在学校内最为广泛的,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的一种交往形式。不良的同伴交往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体,还会大大削弱班级的向心力。本文以发生在二年级学生间的一次矛盾冲突事件为例,通过建构“友谊大树的滋养”模式,引导学生接受雨水的滋润、阳光的照耀、营养的滋补,让学生之间的友谊大树更加繁茂,从而达到凝聚班级向心力的目标。
  [关键词] 滋养友谊;班级向心力;矛盾冲突
  【情境再现】
  课间休息时,班里的小A大哭着跑进办公室,身后的小B则一副委屈的样子。原来,小A没有经过小B的同意就借用了她的橡皮,并且没有及时归还。小B一气之下就把小A的铅笔从窗台扔了出去。
  看着面前这两个互不相让的孩子,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我该怎么帮助这两个孩子呢?
  一、雨水滋润,滋养友谊种子破土而出
  1.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看到桌上的语文教材,我有了一个想法:何不从孩子每天都接触学习的语文教材入手呢?
  我:孩子们,还记得学过的《纸船与风筝》这篇课文吗?小熊和小松鼠这对好朋友是因为什么吵架的呢?
  小A(抢着回答):因为一点点小事。
  我:是呀,那你们还记得它们俩吵完架之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小A:小熊和小松鼠都很难过。
  小B:小熊和小松鼠都很后悔,但是谁都没有勇气道歉。
  我:孩子们,那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呢?
  小B:我喜欢小松鼠,因为它实在忍受不了失去朋友的孤独,所以是它先站出来道歉的。我觉得它很勇敢!
  小A:小松鼠和小熊我都喜欢,它们知错能改,会想办法解决它们的问题,用纸船和风筝来传递信息。
  我利用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课文,让孩子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孩子们也因为这个熟悉的话题打破了原有的沉默,原来的僵局也开始松动,春雨般无声的教育慢慢进入孩子的身体。
  2.点滴入土,勇气化于心
  看到孩子们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接着说道:“是呀,老师也很喜欢小熊和小松鼠,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很正常,但是它们会想办法去解决。特别是小松鼠,老师很佩服它的勇气,敢于站出来,先向对方道歉,真勇敢!那么,你们能像文中的小松鼠和小熊一样自己来解决问题吗?谁想来做这只勇敢的小松鼠?”等待了一会儿,小B往前站了一步,对小A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把你的笔从阳台上扔下去的,我应该好好跟你说的,你能原谅我吗?”小A连忙摆了摆手,说:“其实我也做得不好,我不应该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拿了你的橡皮,应该要向你借的。”
  看到两个孩子都迈出了勇敢的一步,我松了一口气,对两个孩子说:“你们像小松鼠一样勇敢,真棒!现在你们能原谅对方了吗?如果行的话,用一个温暖的拥抱来回答吧!”两个孩子笑着抱在了一起。
  孩子们迈出的勇敢一步,也让他们友谊的幼苗破土而出,尽情地享受着雨水的滋润。
  二、阳光普照,滋生友谊幼苗积极向上
  看到两个孩子和好后,我给小A和小B一人写了一封表扬信,对她们能勇敢承认错误、大度原谅的行为进行了及时性的反馈。平时,班级里经常会出现像这样的矛盾事件,而且往往是因为一些小事,但孩子们却会争吵得面红耳赤,甚至还会说一些伤人的话。于是,我抓住了这次教育契机,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我为同桌写封表扬信”的活动,让学生为同桌写一封表扬信。
  孩子們拿到表扬信时,显得格外激动。当我说清这封表扬信是送给同桌的,需要夸一夸同桌的优点之后,孩子们认真写下同桌的优点。小A和小B也同样低着头,整个教室里静悄悄的。
  到了颁发表扬信的时间。我将同桌们请上讲台,让他们大声念出对方的优点,并为对方颁发表扬信。一个接一个的优点,一个接一个的细节,一个接一个的故事,随着孩子们的发言慢慢聚集起来。
  看着孩子们自信、满足的神情,我发现这次的活动起到了作用,孩子们通过寻找同桌身上的优点,将其进行放大,这既给了孩子们自信,也和睦了同桌之间关系,可谓一举两得。教室里一棵棵小幼苗因为得到了阳光的照耀,一个劲儿地向上生长。
  三、适度营养,滋益友谊小树茁壮成长
  在分享结束后,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绘本故事。听完了这个故事,孩子们非常感动,都为小绿鼠和大象的友谊鼓掌。于是,我抓住机会,请同学们来说说阅读完的感受。这时,我看到小B也举起了手。“绘本的最后一句说,有一个朋友的感觉真好,我也这么觉得,有一个好朋友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小B开心地说道。
  第二天,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读书分享会,主题定为“我们的友谊”。孩子们找来了平时读过的关于友谊的书籍,分享阅读后的感受,还有孩子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友谊的美好。
  经历过这次事件之后,班级中同桌的矛盾渐渐少了,同桌之间的相处也越来越和谐。不少孩子下课后,会偷偷地在我耳边说:“老师,我这个同桌真好呀!”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我看见了友谊的大树正在茁壮成长。
  四、我的反思
  这次处理小A和小B矛盾的经历,也让我有了新的收获。孩子们之间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何将一次矛盾事件转化为我们德育教育的契机,既解决问题又能对班集体的凝聚力起到促进作用,这就需要发挥我们的教育智慧。
  1.不说教,追求无痕的教育
  遇到同伴间的矛盾事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处理孩子的情绪。在孩子平静下来后,寻找到矛盾的冲突点。如果这个时候采用一味的说教或者是严肃的批评,都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反感,学生会表现出一种表面服从但实际依旧不情愿的状态。而无痕的教育就如同春雨,慢慢渗入,不会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让学生进行情感的认同与迁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树的成长需要雨水、阳光与营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样需要。我建立了“友谊大树的滋养”模式,引导学生接受雨水的滋润、阳光的照耀、营养的滋补,让学生之间的友谊大树更加繁茂。
  2.不强制,发挥学生主动性
  在德育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次经历中,我弱化了自己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道歉,学生自己来书写表扬信,来分享交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友谊……这些举措都让孩子得到了尊重,对友谊的感知也更加真实。
  3.不忽视,由个案转向集体
  学生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体的问题往往与集体有着复杂的关系。学生间的矛盾问题很常见,但是也具有很多的共通性。我们可以将孤立的、有价值的个体案例进行放大,以点带面,进行集体教育,解决同一类事件。我将小A和小B之间的事件转化为班级事件,让其他同学同样接受建立友谊的教育。这样不仅减少了同伴间闹矛盾这类事件的发生,也更有利于建设一个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班集体。
  愿所有的孩子的友谊大树都能在有雨水灌溉、阳光照耀、营养滋补的环境下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
  蒋林燕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教师。
其他文献
清末新政,推广新式警政为其重要一环。作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商埠,重庆的警政办理处于领先地位。警政办理的经费以地方筹集为主,警察的职责包括维护地方治安、移风易俗、引导民众改善卫生等方面。重庆警政的办理虽得到部分士绅的支持,但地方州县的保甲、团练对此却有所抵触。同时,警政办理过程中还面临财力和人才缺乏的困境,在地方的推行举步维艰。
考察贾谊《新书》对《记》文的征引情况并梳理贾谊的学术师承渊源,可知其礼治思想与《记》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贾谊论礼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论以礼别异与以礼防乱,论礼治的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技工类院校教育需要应对学生日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而做出改变,另外我国技工类院校教育也需要应对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需求的挑战.目前技工类
朱熹对苏轼的学术评价,既有肯定又有微词。朱熹从“文”这一观念入手,以六经为“文”之典范的立场,展开了对苏轼之“文”的质疑。分析朱熹对苏轼的文章之学、经学做出的相关讨论,再比较苏轼“文”论的相关表述,可探究朱熹、苏轼二人对“文”之理解的分歧与联系,由此阐释朱熹对苏轼之“文”整体评价的多元性、延伸性及发人深思处。
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与效率、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动力的现实需要,是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章围绕工作满意度
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国内渐次传播,并逐渐为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恽代英即是其中的代表.1921年,恽代英受邀前往四川泸州川南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他大力宣传马克
田径课程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田径学习指导,能够让学生初步接触并了解田径运动,并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为了保证田径训练的实施效果,教师应该认真分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分布有众多的西南夷族群,各族群的豪酋都控制着一定范围内的长途贸易路线,并通过对贸易的控制获取政治、经济利益。由西南夷豪酋掌控的这些贸易线路,对于沿线酋邦的社会组织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大量考古学和人类学材料显示,由酋长操控或主导的远距离贸易以及获取商品的再分配过程,是强化酋长政治、经济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热衷于保持贸易路线的畅通与远途贸易。西南夷各族酋长通过与巴蜀走私商贾的贸易,获得各类铁器等违禁物品,以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又通过与滇西、缅甸等地的贸易获取海贝、珠料等外来显赫性物品
本文对《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中《引书》一篇的字词考释和文句断读问题提出了八条补正意见,包括简十的“累足指,上摇之”当断读为“累足,指上,摇之”;简一三等处的“■”应读为“俛”;简一四的“穷视”当读为“弓视”,又其中的“踵”字当改隶作“蹱”,读为“踵”;简一六的“臬栗”当改作“枭栗”;简一八的“啮”当读为“胁”;简二四的“虎引”当改作“柜引”,读为“倨引”;简二六“后挥肩上左右”一句中,“左右”后应补“挥之”二字,整句话也应断读为“后挥肩上,左右【挥之】”。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历史记忆的积淀结晶,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是保障其绵延发展的不竭动力。民族文化资源因其独特性、丰富性、多样性,而具有极高的文化产业价值。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又可有效转化为文化资本,推动区域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基于对民族文化资源概念、价值意义、开发原则的诠释,提出民族文化资源的几种开发模式,并阐明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给予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