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6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予以心理支持,常规准备,术后予以合理的护理方法和科学的功能锻炼。结果:67例患者,随访1~3年无因护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者。结论:合理的护理方法和功能锻炼在保证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和促进功能康复的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193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胸腰椎骨折患者67例,男48例,女19例,年龄25~72岁。均为外伤性骨折或脱位,其中胸椎9例,腰椎58例;骨折脱位20例,其中完全性截瘫12例,不全性瘫痪55例。
  方法及结果:后路手术,术后遵医嘱给予脱水,保护神经药物,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切口每2~3天消毒换药并更换无菌敷料,严格无菌操作。随访1~3年,其中1年以后随访,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除12例完全性瘫痪神经功能未恢复外,不全性瘫痪的55例患者均部分恢复或完全恢复正常。无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严重泌尿系统感染和褥疮发生。
  护理
  术前护理:①体位护理:胸腰椎骨折患者应该取硬板床上的仰卧位,以保持脊柱的平直,防止畸形或者进一步的损伤,向患者详细解释平卧硬板床的原因与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合作[1]。②心理护理。③患者术前准备:训练患者深呼吸运动。按常规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4小时禁止饮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要时可以行胃肠减压[2]
  术后护理:①患者搬运:必须保持脊柱水平,局部不弯曲,不扭转,动作一致。②病情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全身麻醉未清醒者,应该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1次,去枕平卧,头偏一侧到患者清醒,常规鼻导管给氧4小时,并行心电监护。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有舌根后坠,应抬起下颌,头偏一侧。注意防范呕吐误吸,出现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让患者的呕吐物流出。必要时给予吸痰器帮助清理呼吸道,并常规进行沐舒坦雾化吸入。术后先取仰卧4~6小时,然后定时协助患者每2~4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仍然保持头、颈、躯干成一直线,所谓“轴向翻身”必须防止扭曲脊柱,患者不要自己随意翻身,也不要允许患者家属自行翻身,翻身时必须有值班护士指导,以防止患者出现不必要的不理解甚至纠纷。③褥疮的预防:间歇性解除压迫是预防褥疮发生的首要措施,翻身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同时,臀部垫气圈,或自制软式棉垫圈也是有效方法,最重要的是密切观察和时刻警惕。④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术前患者常规留置导尿管,无脊髓损伤者术后第1天应拔导尿管;如需长期留置尿管者,每天予以会阴护理以及冲洗膀胱,操作时要严格无菌,并注意训练自律性膀胱。每天更换引流袋1次,每7天更换导尿管1次。尿潴留者,请针灸科会诊配合针刺治疗。如经以上处理后仍无效,则施以无菌导尿术。对尿失禁患者,男患者要用尿壶接取,女患者可使用柔软的、大小适宜的尿垫,并注意经常更换,截瘫患者住院期间应教会其家属导尿技术,以便出院后自行处理。⑤功能锻炼:不全瘫或者神经症状较轻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下肢肌力4级以上者,术后3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不能下床者也鼓励床上功能锻炼。对于截瘫患者,注意使各关节处于功能位置,帮助患者先从小关节开始,进行手足(指、趾)腕、踝、肘、膝部等的屈伸运动,运动幅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肌腱被拉长,从而避免、减少关节畸形的发生。
  讨论
  本组67例功能均得以恢复优良。合理的护理方法和科学的功能锻炼,在保证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效果,和促进功能康复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连顺,李家顺.脊柱创伤外科学.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182.
  2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3.
其他文献
肝昏迷的先兆症状,指肝脏患者出现的精神神经症状。由于肝脏病变导致肝细胞功能衰竭,或广泛侧枝循环的建立,以及门腔分流术后肠道的有毒分解产物未经肝脏充分消灭病毒而进入人体
甘草甜素注射液(商品名:康体多注射液)是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新型药物.1999年3月~2005年3月.本科应用康体多注射液治疗多种皮肤病1608例.并设立了对照组110例。将以上病例随机分
期刊
面神经炎系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细菌性面神经炎,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较多见,以20-40岁发病多,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内科治疗主要为激素、维生素、血管扩张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尽管超声、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无创性检查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作用日益提高,但目前动脉造影仍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2]。本文旨在比较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
目的:了解受血患者输血前HBV、HIV、HCV及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HBsAg、抗-HCV、抗-HIV、TPPA(基白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测定梅毒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30.202  高血壓是一种因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并发心脏、血管、脑与肾脏靶器官的损害及代谢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成为心脑血管病和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脑卒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衰竭的主要原发病,导致患者致残率、致死率甚高。所以严格控制血压,更多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降压治疗策略的最终目标。由于我国高血
目的:通过4例伴大片坏死的乳腺癌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病理学特点。方法:应用术中冰冻快速,石蜡切片及免疫标记,观察伴大片坏死的乳腺癌的病理学特点。结果:4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男183例,女80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8.6岁。本组均有高血压病史,活动状态下发病123例,激动时84例,平静时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