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丛对铅的屏障作用及其病理形态学观察

来源 :卫生毒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脉络丛对铅的屏障作用及其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给3个实验组兔子每公斤体重分别腹腔注射含5、25或50 mg的Pb的醋酸铅溶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后4和24 h处死动物,采集脑脊液、大脑皮质、侧脑室脉络丛、血液、肝脏和肾皮质样品.经浓硝酸和过氧化氢湿式消化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组织样品中铅浓度.脉络丛样品经冲洗、固定后,制成组织切片,用光镜、电镜观察脉络丛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组织铅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肾皮质、侧脑室脉络丛、血液、大脑皮质和脑脊液.脑脊液中铅浓度最低;3个剂量组的脉络丛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二维重组技术评价颅内小动脉瘤(直径≤5mm)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337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其三维CT图像与常
自1885年Symonds首次应用置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狭窄以来,消化道支架的临床应用已有百余年历史。消化道狭窄是消化道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根据疾病的性质分为良性和恶性狭窄两类。
目的实验研究64层螺旋CT虚拟结肠镜360°虚拟解剖视图技术在测量直肠癌距肛门距离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洗净的新鲜猪结肠1段(约20cm),人工模拟直肠肿瘤样病变10枚。将模拟
目的初步探讨正常人小腿肌肉3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T)的可行性及其表现。资料与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行左小腿肌肉DTT。观察各肌肉的在DWI图、λ1图、λ2图、λ3图、ADC图和F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行64层螺旋CTA检查,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
患者 男,74岁。排尿困难3年、加重2周,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拟行前列腺切除。术前胸片发现左上纵隔占位性病变。术后行胸部CT进一步检查。无相关症状及体征。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大隐静脉下肢静脉造影术(PGSV)对髂静脉病变和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检查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78例(86条患肢)经皮穿刺大隐静脉注入对比剂进行髂静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氟、砷均是全身性毒物,对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均有一定的损害作用[1].以前的研究已证实,氟和砷都已被肯定为生殖毒物[2,3] ,但有关氟砷共存时的毒性研究相对较
在我国糖尿病已成为多发病和常见病,其患病率高达3.0%,并具明显上升趋势[1].为统一实验动物血糖正常参考值范围参考标准,我们选用ICR种小鼠进行了空腹血糖正常参考值的测定,
目的 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22例食管癌全麻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在同样的分钟通气量和呼气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