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罂粟生物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卫生部“关于野罂粟、阿朴吗啡和烯炳吗啡不再列入麻醉药品管理范围的通知”,为野罂粟的研究工作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利用CNKI、清华同方、万方和IsI数据库,得到1970以来有关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的中外文文献共140篇.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整理与分析,已确定野罂粟生物碱的34个生物碱单体及其药理作用.这些将为野罂粟的药化与药理研究及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比较工作面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对采空区自燃危险性的影响,结合晓南矿W2722工作面的具体工程背景,采用煤样封闭耗氧试验,得到晓南矿煤样耗氧速度与环境氧浓度呈线性关系;
赣府厅字[2018]95号2018年9月29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政务数据共享的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此件主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云平台服务的优化,网络环境下云平台服务建设备受关注。新时期,基于大数据技术优势,加强图书馆云平台的构建研究,打造图书馆学科服务云平台系统,实现
机体代谢和免疫系统是维持生命存活的根本,两者密不可分,任一功能紊乱都会导致机体慢性代谢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炎症与代谢性疾病的关联密切,尤其在肥胖和胰岛素抵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增强的影响力,来语源地中国进行汉语学习成为越来越多外国学生心中的首要选择项。来中国后,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对语言本身的学习以及中华文化的了解外,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学校当地的地域文化,中华文化的复杂性和广博性让各地区的文化呈现不同特点,地域文化特有的风情、风韵浸润着一方土地,是一个区域内精神文明的积淀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文化的支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在课堂上
了解肿瘤的起源对研究肿瘤的病因学和治疗学有很重要指导作用。研究表明多数儿童恶性肿瘤在胚胎时期发生,然而临床上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辨别肿瘤的出生前起源和出生后起源。
目的:观察黄连降糖片干预糖调节受损患者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治疗安全性。方法:66例糖调节受损患者因失访等原因脱落6例,最终纳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为了监控电力物资在运输过程中的位置及状态,并能对物流运输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提供数据记录,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信息采集装置和一个远程PC管理系统。物流信
<正>赣府字[2017]17号2017年3月11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2016年,全省各地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期刊
基于不同损伤理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岸桥金属结构疲劳寿命的智能算法已经成为岸桥领域新的热点。为提高寿命预测精度,分别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仿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