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卿的魔戒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uian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乍一看,苏木卿文质彬彬,更像一个做文字工作的人;实际上,商场上的苏木卿从来都是敢作敢为,锐意进取,这很像他一手塑造的品牌“石头记”——名字听起来不那么张扬却有鲜明的个性,外表看上去不那么奢侈但有高贵的气质。
  1998年,来自台湾的“石头记”真石饰品专卖店,以一种“不伦不类”的姿态杀入内地珠宝首饰市场,迅速得到少男少女们的追捧。随后,石头记红白相间的繁体字招牌便星辰般地铺满中国各大商业步行街。
  早几年就有人预言:所谓时尚,就是迟早要过时的东西!危言耸听之下,“石头记”的专卖店却越开越多,至今已有600多家。
  2006年,苏木卿把广告做到了央视黄金时段。招标现场,记者把他团团围住,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石头记究竟是做什么的?”苏木卿很儒雅地回答:“我们做的是平民珠宝。”
  
  创业之初
  
  上世纪70 年代末,苏木卿的兄长从彰化乡下浊水溪畔洗脚上岸,来到台湾北部基隆市郊,联合几位少年知己开了一个小型玉石作坊,替人加工台湾玉戒面,由此开启了“石头记”艰难创业的序篇。苏木卿的事业也就是从这家小作坊开始的。
  苏木卿来到兄长的作坊打工已经是十几年后的事情。1983年,苏木卿揣着台湾成功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加入了兄长们的行列。玉石加工产业已经在当地延续了数千年,没有人觉得应该改变些什么。苏木卿加盟的这一年,这家作坊开始了第一次质变,组建起台湾圆艺珠宝有限公司,产品主要销往美国等发达国家。1986年,成立仅仅三年的公司,资产达到2400万元台币。
  但好景不长,繁荣仅仅是昙花一现。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圆艺珠宝有限公司管理层的素质没有及时提升。同时,宝玉石界的竞争日益加剧,蜂拥而至的同行互相压价抢夺市场,利润空间越来越少。1980年年末,台湾经济泡沫破碎,圆艺珠宝有限公司20年的积累几乎归零,苏木卿没有退路,只有从头再来。他选择到内地发展,成为最早到内地投资的台商之一。
  1990年的中国内地,改革开放虽然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对于到内地投资,台商们还是犹豫的多,行动的少。
  34岁的苏木卿来到广东东莞,大胆地以100万元人民币创办了广州圆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艺”),仍然从事自己熟悉的来料加工。凭着在台湾多年的经验和香港怡安集团主席黄达华的帮助,苏木卿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圆艺也在中国内地站稳了脚跟。1993年10月,圆艺在广州建立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大型厂房,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准备在玉石界大展宏图。
  不料,苏木卿刚刚找回了创业的自信,就遇到了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倒爷经济”。圆艺在成都、南阳、沈阳等地建立有自己的批发点,但是,横行于各地的倒爷们随意掌控价格,把市场搞得一团糟,圆艺被捆住了手脚。苏木卿苦思冥想怎样直接面向消费终端,避开倒爷们的通道,让企业真正接近市场。他发现,只有打破传统经营模式才能赢得崭新商机。其实,苏木卿长期以来都在酝酿改变圆艺的销售方式,刚入行的时候就想把玉器卖到杂货铺去,但当时这种自贬身价的做法简直是异想天开,铺子里守旧的老师傅们是不会接受的,但倒爷们的难缠加速了圆艺的销售转型。1995年,苏木卿终于走出了重要一步,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品牌+连锁”的经营模式,直接面向消费终端。但此时,苏木卿的企业尚没有一个响亮的品牌。
  
  “石头记”的诞生
  
  1996年,在CI策划还不太成熟的内地,花几十万元请专业公司对企业文化和视觉识别系统进行策划,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苏木卿却做了,他先后请三家广告公司为公司策划品牌形象。最终,苏木卿一篇名为《石头记》的随感启发了广告人,“石头记”品牌就此诞生。苏木卿觉得这是一个贴近产品、贴近消费者的好名字,简朴中透着某种古典情怀。
  苏木卿说,“石头记”秉承《红楼梦》的文化精神,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赋予玉石新的概念,展现浑然脱俗、不同凡响的产品风格,体现了温馨浪漫、拥抱自然的风情。
  1998年元旦,第一家石头记连锁店在南京开张。苏木卿希望在这个“很中国”的品牌之上建立一个庞大的品牌连锁集团。
  石头记这个名字预示着苏木卿要在宝玉石界玩一个概念游戏。石头记加工出来的产品以首饰为主,初期材料主要是宝玉石,属于奢侈品,可保值增值。但石头记随后推出的“真石饰品”概念大大扩展了原料范围。
  在中国人以往的观念中,玉值钱,石不值钱。但石头记跳出了玉的圈子,广泛利用各种漂亮的石材加工首饰。在各种仿真珠宝大行其道的时候,返璞归真的石头记真石饰品给人一个全新的感觉。
  玉与石,这两个看似相差甚远的概念在石头记得到了重新诠释,也大大降低了成本。由于开发出了十几元的吊坠,几十元的耳环,一两百元的项链,石头记从此摘掉了奢侈品的帽子,不用再缴纳奢侈品行业的重税。轻装上阵的苏木卿举着平民珠宝的大旗开始在中国内地迅速拓展业务。
  苏木卿针对消费群在广告中设计了浪漫的广告语:“曾经遥远,在数不清的梦里边,我心似漂泊的孤帆,总在期待那一份真实的缘;昨天,一个不经意的回眸,我仿佛听到,听到你心跳的声音,那梦中的虚幻已悄然而去,就让春天的脚步,带我轻敲你的心门。秋诗篇篇,写着每一段的不平凡;凝望远远的天,是谁许下这个美丽的诺言;昨夜,最想说的一句话,曾经无数次,无数次流连在我嘴边,当欢喜的时刻真的来临,就让心和心相牵,今生我与你有缘。”
  这是石头记之“同心”广告片中的话语。苏木卿说,“缘”便是石头记广告乃至石头记企业文化的主题与内涵。它蕴涵石头记对人们的祝福,也传递着石头记向世人表达的美好愿望——珍惜人与大自然的缘,珍惜人与石之间的缘,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缘。
  到1998年年底,石头记加盟店的数目为38家,1999年年底,加盟连锁店突破了100家。石头记的消费群体由原来的以少男少女为主,逐渐扩展到了中年人。
  
  品牌营销
  
  除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外,石头记还率先在国内珠宝行业采取开架自选、连锁经营的模式,树起品牌 营销的大旗。
  


  “开架销售”是零售行业的一贯做法,运用于珠宝行业却尚未有过先例。当苏木卿提出采取这种模式时,他遭到了质疑。珠宝极其贵重,放在柜台销售都需谨慎小心,开架的风险可想而知。面对加盟商的种种疑虑,苏木卿仍然坚信这样做利大于弊——对于专卖店来说,可以减少雇员数量及工作量消耗,降低成本;对顾客来说,可以真切地感受产品,方便地拿取、试戴、选择。更重要的是,石头记完全具备开架售卖的条件。如果仅仅因为个别情况,而放弃一个好的行销方案,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事实证明苏木卿的决策是正确的。现在,受益匪浅的加盟商们已不再怀疑开架销售的好处。创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已成为石头记与加盟商的共识。
  连锁专卖、特许经营的售卖方式普遍运用于餐饮、服装等行业,珠宝行业是否能选择这种模式呢?市场和产品的号召力成为决定成功的重要条件。大陆市场潜力巨大,这也是苏木卿毅然西进的原因之一。至于石头记的品牌魅力有多大,那就要问问石头记广州总部里每天络绎不绝的经销商,以及前来洽谈合作事宜的成批商家了。石头记曾获得“中国珠宝首饰业驰名品牌”称号,更加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品牌的含金量。石头记这一名字无疑为连锁经营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而圆艺生产的宝玉石产品,无论是设计还是加工工艺,早已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这一切,都为圆艺最终选择连锁经营模式作为开拓国内市场的手段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苏木卿在广告促销力度、产品质量提升及产品包装设计等方面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专门聘请室内设计公司,为专卖店的规范化布局进行整体设计。从1999 年下半年开始,石头记连锁专卖店系统在各个方面都趋向成熟,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快速发展的轨道。营业额保持年30%的增长速率,加盟连锁店已达600多家。苏木卿当年投下的100万元人民币现在已经滚动出逾亿元的庞大资产。
  2004年4月8日,投资1000万美元的石头记花都工业园封顶。苏木卿透露,该工业园是国内最大的宝玉石加工基地,正式投产后,石头记的生产规模将扩大15倍。1000万美元的投资对于石头记今天的实力而言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能够这样慷慨地放手一搏,是因为苏木卿觉得,石头记这个培育了8年的品牌到了大放光彩的时候了。他设想,在中国内地奠定了基础之后,石头记还将代表中华古老的玉石文化走向世界。
  
  商场儒将
  
  苏木卿是商场儒将,不仅因为他的形象温文尔雅,更重要的在于他能将自己的公司装点得极具文化品味。圆艺下设的石头记文化传播公司,出品《石头记流行情报》《真石宝典》等杂志或宣传品,用以阐释企业文化和产品文化,表述经营理念,既从专业知识角度推介产品,又根据民族独特的文化品味引导人们崇尚美、欣赏美。
  苏木卿现任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白云区联谊委员会理事长。会务活动多、会员参与踊跃是白云区联谊委员会的特点,也是其亮点——请政府各部门领导为台商召开政策说明会、开恳谈会、助学、恤孤、扶贫、旅游——林林总总,一年四季活动不停。这些活动提升了台商对协会的认同感,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但同时也挤占了苏木卿相当多的个人时间。“这要有奉献精神。”但他说,“既然参与了这项工作,就要努力做到最好。”
  
  (编辑:张迎辉)
其他文献
临睡前,伴着爸爸妈妈讲的童话故事进入梦乡,几乎是每个孩子孩提时最美好的记忆。如今,上海出现了首家专业“故事屋”,小朋友们可以在充满童话氛围的“梦幻森林馆”、“水族泡泡馆”和“未来宇宙馆”等主题官中,跟随“魔法师”听故事、说故事和演故事。  开这家故事屋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父亲对他女儿的爱。    在沪萌生开店念头    庄志明是中国台湾人,今年正好50岁。今年春节时,他带着5岁的小女儿回台湾过年,当
期刊
喜糖是结婚的必备品,谁结婚都会买大量的喜糖,每年全国花在喜糖上的费用惊人,有人从中抓住了商机,并且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发现商机  林红是沈阳市一家企业的业务员。1998年,由于工作关系,他出差到香港,顺便为女儿买结婚用品。他到当地人称作“喜铺”的结婚用品一条街,在这300米的一条街上有大小七八十家喜铺,生意好得不得了。到这里消费的大都是即将走进结婚礼堂的新人,他们欢欢喜喜地走进喜铺购买自
期刊
“2006中国西峡第五届伏牛山金秋诗会”日前在“恐龙之乡”——河南省西峡县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40余位著名诗人、诗评家与会;并就“生命的发言:我和我们的诗歌旅程”等诗学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热烈的辩论。  西峡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崇山逶迤,峡谷纵横,森林茂密,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加上这里还是闻名世界的恐龙蛋大规模发现地,号称中国的“恐龙之乡”,因此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西峡旅游业发展迅猛
期刊
无意中发现商机    2003年,湘妹子周丽蓉高考落榜后,跟随表哥来到长沙一家公司打工。  一天,周丽蓉在一个朋友家看到瓶里插着一束枯萎的花,很难看。朋友解释说:“工作太忙,鲜花也没时间换。”周丽蓉打趣道:“那我来帮你换吧?劳务费怎么说?”朋友一本正经地说:“说真的,如果你愿意干,一次10元怎么样?”周丽蓉没把这事故在心上,但后来碰到的一件事,让她真动了心。  一个周末,公司经理邀请同事去她家坐坐
期刊
在纽约华尔街,特德·福斯特曼堪称一个奇人,甚至还是一个“神”。  在投资领域,他好似“独行侠”,创造出一个个商业神话,他“不问政治”,却与白宫政要交往甚密,他一生未娶,却又绯闻缠身。他的故事就像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电影。    青少年时代在恐惧和豪赌中成长    在福斯特曼豪宅客厅的一角,摆放着一幅苏汀所画的小男孩肖像。画中的孩子没有表情,看上去孤僻、悲伤,但富有进攻性。福斯特曼说:“这幅画很合我胃
期刊
一个26岁的漂亮女孩,拥有一家专卖店,没什么奇怪的。奇怪的是,她的专卖店以经营产自古巴、美国、洪都拉斯等国的名贵雪茄为主,县城顾客多为常驻北京的外国使节、商人和高级技术人员等,甚至连好莱坞的电影演员,欧洲的体育明星都慕名光顾。她还准备在全国开100家这样的连锁店,做中国最酷的“绝代茄人”!  今年26岁的关琳,出身于银川市老城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在一家小皮革厂上班,母亲没有工作又常年患病,一家
期刊
一个只念到小学五年级的辍学少年,一个的昔日小裁缝,一个贩过米、卖过布、揽过工程的“倒爷”,如今却是中国声名赫赫的“电话大王”。一路走来,他的背后会有多少鲜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过往故事已如烟云,但追随眼前这位睿智的商人吴瑞林,“商海沉浮,不进则退”的道理跃然纸上。引用吴瑞林自己的一句话:“我的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跌宕起伏中不断总结和超越的。”但也正是这些风风雨雨,沉沉浮浮,才最终雕刻出一
期刊
吴英,女,26岁,浙江东阳人。3个月捐款630万元,可列胡润慈善榜第95位。传总资产38亿元,可排在杨澜(40亿元)之后,居胡润“女富豪榜”第6位。  首次亮相:长达两个多月的免费洗车点和洗衣店让整个行业陷入恐慌。  引起重视:今年4月以来投资了12家企业,其中的本色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秘密成交;耗资3800万元,买“望宁公寓”楼盘40多套房产和30多间街面房。只谈15分钟,现金交易的
期刊
必和必拓来华公关否认操纵铁矿石价格  9月26日,全球最大的资源公司必和必拓的CEO顾之博日前开始了高调的访华之旅。在表达热切关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顾之博还否认该公司参与了对铁矿石价格的操纵。  “过去几年全球经济强劲增长,尤其是中国,已发展成我们产品的主要市场和激动人心的销售目的地。”在上周末北京大学的一个演讲中顾之博说。而他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拜会中国客户。  必和必拓手中握有大量的矿业资
期刊
有一句严肃的话是这样说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还有一句不太严肃的话与之相反: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不管是寿国梁,曹军这样的无奈者,还是张树新,王峻涛这样的迷失者,都曾是IT界的“早起者”,最后却都遗憾地成为上面那句不太严肃的话的印证。  从“先驱”到“先烈”的转变,折射出的是市场的易变性和持续成功的“无规律性”。这种“无规律性”既表现在你所需要坚持的东西上,也表现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  “8848”和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