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小微企业金融评估系统研究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k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资信状况较差、经营能力弱的问题,通过银行融资渠道得到外部资金较为困难。论文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客观呈现企业的信用状况,以区块链为技术依托并结合大数据构建一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共享平台,研究一种帮助企业资金融通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估系统。
  【Abstract】Due to the problems of poor credit status and weak operating ability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obtain external funds through bank financing channels. This paper aims to objectively present the credit status of enterprises through blockchain technology, build a sharing platform of "blockchain + supply chain finance"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combined with big data, and study a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o help enterprises finance.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Keywords】blockchain; supply chain;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inancing dilemma
  【中图分类号】F276.3;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9-0067-03
  1 引言
  由于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资信状况差、财务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银行为了避免风险不愿意放贷,从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效率低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增加了企业融资的途径,但仍然面临着授信难的困难:从一方面来看,现金融体系下小微企业的经济资产凭证难利用;从另一方面来看,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信用水平较低导致银行授信难。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任壁垒,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核心。
  区块链公开透明、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追溯的特性,恰好可以打破这一信任壁垒,有机连接小微金融的供给和需求端,对于研究小微企业端如何走出困境,实现持续发展,银行端如何差异定位,实现创新发展,政府部门如何加强联动,实现协调发展,小微金融服务中各主体共享实体经济成果有着可借鉴的理论意义。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以弥补政府端、银行端和企业端三方在小微金融领域的信息壁垒问题,通过透明可追溯的机制客观展现小微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状况,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作出较为真实的判定,帮助银行在授信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2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新模式
  2.1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概述
  本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客观呈现企业的信用状况,为小微企业搭建一个供应链金融平台,可广泛应用于银行授信、评级机构等,是助力企业资金融通的小微企业信用评分系统。当前,一些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需求规模大、资金回收周期长等特点,但由于自身存在资信状况差、财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企业与银行之间缺乏担保机制并存在信息壁垒,因此致使许多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融资渠道得到外部资金较为困难。这一平台将小微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等信息(如代收款订单、交易记录)同步存储于区块链当中,渐渐实现贸易单据的无纸化。同时,由于数据存储过程存在易被篡改、无法共享、无法溯源、流通较慢和成本较高等问题,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则能够有效地解决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这些数据存储问题,以便于建立人与数据间的信任,从而更好地满足疫情下的小微企业存在的融资需求以及小微企业与银行间授信评估需求,进而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
  2.2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优势
  2.2.1 减少小微企业信用风险
  一方面,由于区块链上的存储信息具有不可伪造、无法篡改的特性,通过这一技术能够保证所有交易信息的安全与真实可靠。另一方面,所有交易的参与方都会呈现在区块链的节点上,因此该模式能做到全程实时进行监控,从而避免出现信息造假的情况,保证业务的公开透明。同时,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生成实现了资金清算渠道的固定,与支付体系相配合大大降低了資金违约、挪用等行为的出现。除此之外,该模式实现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的融合,将供应商、客户、销售商、制造商等交易主体连成一个完整网状结构,有效消除数据孤岛,保护数据隐私安全,从而打破了供应链体系,打破管理和操作之间的壁垒,让操作和管理之间高度融合,实现业务穿透式管理,有助于减少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   2.2.2 多方资源共享
  在开放架构的基础上,该平台能够获取银行等外部主体的数据资源,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形成更加完整的供应链金融网络,多维度地考察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通过这一平台,还能够获取更多的融资渠道,吸收到多方资金,助力小微企业增加融资路径,促进融资规模的拓张,为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提供帮助。
  2.2.3 融资策略精准
  该平台能够细致准确地保存各个主体提供的信息。一方面,有助于政府有关部门分析统计关于小微企业的各个指标信息,如小微企业的类型、分布特征、规模、资金使用途径等。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深入地对小微企业的风险承受、投资喜好以及当前企业的资金需求等多方面内容得以了解分析。因此,通过这一平台不仅可以为小型企业开展个性化的融资制定服务,还能使得资金的投放过程更加精确化,降低了投资风险,促进融资向主动化发展。
  2.2.4 提高银行端风控能力
  与大型企业不同,小微企业乃至中小型企业的贷后违约率较高,不良贷款率也较高,所以部分企业的信用较差,从而影响其他小微企业的融资进程。然而利用区块链的功能和特性可以使得小微企业的资产情况记录在大数据中,有效实现资产数字化,这样便于银行端对小微企业的资产情况进行调查,并且也可以实现业务的程序化,确保和规范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向,更好地进行监控。另外,利用区块链以及大数据,可以加强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交易和其他资产流动的掌握,从而有效监控其贷后情况,管理小微企业所可能存在的贷后的风险,加强其对于小微企业的风险控制,从不同的方向去解决小微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融资难的问题。
  2.2.5 助力“普惠”
  在小微企业的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会对企业作全面调查,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业务状况,但调查产生的费用会对融资造成一定阻碍,利用区块链的功能和特性可以将数据公正、透明地展示出来,并且可以使得来自于不同地方的数据进行校验,进而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时间成本和其他调查费用,降低信用壁垒,减少融资门槛,从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 系统设计
  本文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能够保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永久性和不可更改性,旨在研究一种区块链小微企业金融评估系统(见图1),帮助解决小微企业金融在交易取证、追踪、关联、回溯等方面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客观展现小微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状况。
  3.1 信息采集
  采集并整合各个供应商、授信机构等在小微企业金融平台上的注册信息、实名认证信息及其所签署的平台协议信息等,采集并整合所有申请人的注册信息、实名认证信息及其所签署的平台协议信息等,并通过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核实查验,确保信息真实有效并进行实时更新。
  3.2 评分授信
  通过本系统生成并向申请人实时发放授信机构通过资产、信用等各方评估之后授予的相应信用额度的评分通证,并将评分通证实时同步记录于区块链系统中。申请人再将相应的信用额度按需自行拆分流转给各个供应商,并生成信用凭证,最后将所述的一系列凭证记录于区块链系统中,生成智能合约。
  3.3 放款
  申请人将现有的资产在授信机构进行核验后质押,授信机构将相应的资金放款给相关供应商。同时,授信机构进行额度登记、到期日登记等一系列工作并将其记录于区块链系统中,最后生成智能合约。
  3.4 贷后管理
  申请人可以自由选择到期或者提前将之前质押的资产进行赎回,采集相关供应商在所述小微金融平台中存储的所有交易数据,并进行分析,将其记录于区块链系统中。若申请人到期未将质押的资产进行赎回,采集并分析所述申请人在所述小微金融平台的所有交易数据,授信机构将资产到期托收給银行。银行将相应款项付给授信机构,采集并分析所述供应商在所述小微金融平台的所有交易数据,并记录于区块链系统中,并扣除申请人在银行内的存款额度。若银行和申请人之间发生诉讼纠纷,采集并分析所述供应商在所述小微金融平台的所有交易数据,并记录于区块链系统中,同时,银行不得扣除申请人在银行内的存款。
  3.5 更新评分
  通过小微金融平台更新对所述申请人、所述供应商的企业诚信分数,并记录于区块链系统中。实时接收对小微企业不诚信行为的举报信息,并通过所述小微金融平台进行核实,获取核实结果,当结果真实可信时,提高举报企业的所述企业诚信分数,并降低被举报企业的所述企业诚信分数,同步记录于区块链中。结果为虚假伪造或被举报企业恶意中伤时,则降低举报企业的所述企业诚信分数,不予更改被举报企业的所述企业诚信分数,同步记录于区块链中。
  4 当前面临的困境
  4.1 受数据容量影响导致运行平台效率低
  基于区块链技术建造的小微企业金融评估系统在信息数据容量是根据系统内部数据库所收集多方外部数据源记录产生。在应用到实际评估授信与和银行沟通放款情况时,其数据容量会影响系统不同结构之间的规模变化。一旦银行、申请人和供应商之间有较大规模的交易,整体的数据容量以及反应时间都会有所不足,随着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平台需求增多,区块链所承载的数据储存量也逐渐增多,交易的扩大化也在不断地提高着数据的处理压力。目前,小微企业对融资需求的数据核实以及确认效率都是由授信机构为主要连接点与银行、小微企业和N级供应商之间融资信息共识来决定。共识层节点数量多,整体系统会根据其信息容量进行信用评估筛选,从而直接影响审核的效率。如果公司节点数量较少,就不能保证数据以及材料的真实性,小微企业信用评估系统就会自动标注,从而收集更多的有关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上游银行端的贷款条件,因此会导致运行平台效率低下。
  4.2 数据、动产质押存在缺陷
  授信机构会在真实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平台所储存的数据只包括共识层提供的原始和交易时的系统数据。一旦共识出现串谋的情况就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导致违约风险。在系统串谋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银行、授信机构、小微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如果平台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具有共识偏差,授信机构就会错误评估小微企业的授信额度,从而导致银行、小微企业、供应商三方之间的经济损失。在供应链整体过程中,小微企业会选择通过授信机构进行动产质押到银行。其中随着金融服务的发展,各项数据业务不断细化,小微企业极有可能会利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缺陷用相同质押物在不同供应链进行融资。一旦出现跨体系动产质押,在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会产生严重的法律问题,从而导致资金的冻结影响供应商的收款和流转存货。   4.3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人才经验缺乏
  传统意义上的融资租赁是一个对专业能力要求极高的行业。其本身是一个周期性巨大的筹资性活动与投资性活动的现金流管理,并且需要极其专业的金融人才对融资双方的信用评估、资产评估、短期偿债能力等进行尽职调查,并且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对资金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因此,创新发展租赁模式已经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缺口。而区块链作为最新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作为下一代颠覆世界的科技力量,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地钻研突破。
  5 结论
  本文设计的小微金融系统属于企业、银行之外的第三方企业信用评估系统,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打破企业金融信息壁垒,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降低银行授信风险。本系统有两大实用场景:
  企业端:本平台对于企业使用来看,利用区块链技术“透明可追溯”的特性,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每一笔交易清晰可追溯,真正实现经济资产可拆转融(见图2),并且企业方可以通过电子单据而非纸质单据进行贸易往来,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性,还可以提升法律、物流会计等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且提升企业经济资产信息的真实性,更容易获得银行授信。
  图2  小微企业经济资产可拆转融
  银行端:将企业的资产评估基础可简单整合为经济资产,其经济资产透明可追溯机制打破银行风控的信息孤岛,传统的信用评估方式成本较高,大多借靠实地考察、人工调研等方式进行信用评估,区块链技术下的银行端不仅大大地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成本,也大幅度提升出借的效率及效果,大大增加了银行的审批速率,提升了融资速率,同时常缓解银行风控难、不敢出借的痛点(见图3)。
  图3  银行安全授信
  虽然目前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有了一定的拓展,但是目前仍面临一定的困境,从技术到目前法律法规的缺陷,再到目前国内区块链的专业人才的缺乏,都面臨着一定的困境。随着应用的不断发展,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以及人才的不断引进,区块链技术将会更好地运用在金融中。
  【参考文献】
  【1】王宣喻,储小平.资本市场层级结构与信息不对称下的私营企业融资[J].财经科学,2002(03):59-63.
  【2】时旭辉.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兼论构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04):52-57+138.
  【3】张静.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原因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83-86.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度渗透,对会计人才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复合型信息化人才是适应智能财务时代需要的会计人才.论文对前程无忧2020年发布的成都市会计人员招聘
【摘 要】共享经济在有效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降低社会消费生产成本和有效促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这3个方面综合优势突出,且风靡世界。为顺应共享经济大潮流,论文提出共享图书新模式。论文从概要设计、软件设计、APP开发、消毒系统等多个方面,对移动图书柜设计研究提出了新建议。  【Abstract】Sharing economy has prominent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in
【摘 要】PPP模式在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VFM评价流于形式、政府监管失责、按效付费缺乏依据以及政府后期运营风险增加的问题。基于BIM信息集成技术建立BIM相关平台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助力PPP模式向前发展。论文提出了当前PPP模式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结合BIM信息技术,提出了关于应用BIM技术解决PPP问题的建议。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i
【摘 要】论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养老服务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在养老模式分类上,重从老年人物质、经济、居住等外在方面的研究,轻从老年人心理、精神等内在方面的研究;在养老模式问题上,重从老年群体的角度探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轻从特殊老年群体的角度探讨养老问题;在养老服务保障上,重养老资金和服务保障方面的制度和政策落实,轻养老服务人才的保障支持。最后提出构建积分养老服务模式,解决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问
【摘 要】近年来,银纳米线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银纳米线的质量尤为重要,使用普通电子显微镜进行质量评价成本较高,并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通过银纳米线在特定波长下的紫外可见光谱能够更加快速地检测银纳米线的质量,特别是银纳米线的直径。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silver nanowires in industry is m
【摘 要】随着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在全球落地开花,我国中小企业势必将掀起新一轮全球贸易浪潮。在中小企业更方便参与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对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状况的分析就显得极其重要。论文旨在通過企业资本结构、抗风险等分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财务风险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进行积极防范。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lectronic trade
【摘 要】塔河油田污水矿化度较高,污水处理设备及管道结垢严重,为油田生产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为此,论文针对塔河油田垢样,评价不同类型除垢剂的除垢效果,研究除垢辅剂、温度、时间等对除垢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5%的氨基磺酸作为主剂与质量分数为1%的聚天冬氨酸(PTSA)作为辅剂以及余量的水进行复配对塔河油田垢样除垢效率最佳;除垢率随温度的升高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最佳除垢条件为反应时间
由于物联网技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为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前景,促进了我国智慧交通建设继续高速增长。在智慧交通系统中,物联网技术通过车车、车路、车辆与行人的通信把信息传送给其他的车辆、路侧设施和行人,提高车辆的行驶效率,减少交通隐患的产生,促进城市交通的智能发展,为智慧城市的构建夯实基础。
考虑到作为内生因素的代理冲突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以及信用风险,为此构建了股东风险转移下的代理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运用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方法,研究股东风险转移以及投资不足所形成的代理问题及其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信用价差以及托宾q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结构化模型相比,股东风险转移以及投资不足形成的代理冲突可以对“低杠杆之谜”以及“信用价差之谜”做出有效的解释;定义了股东风险转移以及投资不足所形成的代理成本后,发现投资不足形成的代理成本更显著;此外,文中也给出了债务融资下企业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施工企业也迅速成长,施工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论文对当前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进行探究。希望施工企业能不断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强化党组织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作用,以党建工作为载体,为企业获取到更多的效益。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