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屬学校是依托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引进清华附中名校资源组建而成。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联大精神”的阳光学子。课程建设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校长周杰说:“我们没有照搬清华附中的课程体系,而是与时俱进、与地相融,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近年来,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好学校在昆明聚集,形成了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教育体系。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离不开昆明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新实施的“三名”工程。2017年,昆明市印发《昆明市实施名校名师名长工程的意见》,创新实施建设名校工程、培养名师工程和实施名长工程,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结合“三名”工程,昆明市相继出台了《昆明市春城教学名师评选管理办法(试行)》《“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春城教学名师专项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深入实施“十百千名师培育工程”,加大内培力度,共组建市级名师工作室195个,培养骨干教师2 500余名。已命名“春城计划”教学名师33名,“昆明教学名师”500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 918名。为发挥名校长引领示范作用,昆明市制定了《昆明市名校长评选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已评选认定117名昆明市名校长,先后组建了25个名校长基地,培养出中青年骨干校级干部300余名。通过基地活动,将名校长的情怀使命转化为可以触摸的责任。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从2019年开始,昆明市陆续举办校(园)长论坛,总结推广名校长的先进教育思想、管理方法和优秀学术成果,为名校长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搭建了平台。
通过充分发挥“三名”效应,昆明市正切实加大本地名校培育力度,积极推进本地名校集团化办学和规模扩张。截至目前,昆明市累计引进清华附中、北京八十中等23所省外名校来昆合作办学或举办学校31所,累计引进名师287名、名校长32名;在外引的基础上,昆明市坚持内培,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本地名校举办、领办或托管分校155所,新增、拓展优质学位25万余个,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供稿)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离不开昆明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新实施的“三名”工程。2017年,昆明市印发《昆明市实施名校名师名长工程的意见》,创新实施建设名校工程、培养名师工程和实施名长工程,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结合“三名”工程,昆明市相继出台了《昆明市春城教学名师评选管理办法(试行)》《“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春城教学名师专项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深入实施“十百千名师培育工程”,加大内培力度,共组建市级名师工作室195个,培养骨干教师2 500余名。已命名“春城计划”教学名师33名,“昆明教学名师”500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 918名。为发挥名校长引领示范作用,昆明市制定了《昆明市名校长评选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已评选认定117名昆明市名校长,先后组建了25个名校长基地,培养出中青年骨干校级干部300余名。通过基地活动,将名校长的情怀使命转化为可以触摸的责任。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从2019年开始,昆明市陆续举办校(园)长论坛,总结推广名校长的先进教育思想、管理方法和优秀学术成果,为名校长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搭建了平台。
通过充分发挥“三名”效应,昆明市正切实加大本地名校培育力度,积极推进本地名校集团化办学和规模扩张。截至目前,昆明市累计引进清华附中、北京八十中等23所省外名校来昆合作办学或举办学校31所,累计引进名师287名、名校长32名;在外引的基础上,昆明市坚持内培,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本地名校举办、领办或托管分校155所,新增、拓展优质学位25万余个,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