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w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改革和完善高校常规教学管理;营造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学管理的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教学管理 改革
  
  1.引言
  传统高校的教学管理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形的结构,是一种垂直的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形式(等级模式),“强调组织结构中位于结构顶端的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学校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与多样化,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而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僵硬、缺乏弹性,难以对日益变化的校内外环境做出及时的反应,管理效率低。新的技术环境打破了教育原有组织结构中的僵硬、刻板的等级式的信息传递方式,形成了一种柔性与变化的结构和扁平的信息传递通道。信息化为这一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学习、进修,从而各方面的素质得以提高,对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将又是一大推动力。
  2.改革和完善高校常规教学管理
  2.1教学计划的改革和完善。
  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学计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1教学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具有客观性,尽可能地根据市场经济需求变化来设计多种智能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可能地符合未来实践的环境;具有灵活性,尽可能地提供可供选择的全部或部分方案,给学生留有按照自身发展潜力进行选择的余地。
  2.1.2高校教学计划编制的一般程序。利用信息技术广泛调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分析论证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畴;学习、理解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及规定。
  2.1.3高校教学计划编制的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因为专业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的规格和质量标准,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发展。
  2.2改革学生的培养方式与管理模式。
  信息化条件下对学生培养方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一是在教学中推广探索性的“参与式(又称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改学)”教学方式;二是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信息化解决了学生实践和实验资源的不足的问题,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三是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背景。信息化社会新的学科不断涌现,表现为跨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特别是与信息和信息技术有关的学科。
  基于学生培养方式的改革,学生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学年学分制或学分制,其实质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刚性过大,弹性和灵活性不足,共性制约过强。信息化条件下我们提倡个性化的学生管理模式——导师导生制管理模式。
  2.3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又称为教学评估,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地搜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准确了解教学工作状况,并通过科学分析,对教学质量作出客观评价,为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根据高校的教学规律,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明确教学评价的对象和教学评价的主体;其次,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最后,确立教学评价的方法。目前教学评价采用的方法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综合性评价与专项评价、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
  3.营造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学管理的环境
  3.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还应保证:一是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化标准制度。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11月出台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又于2003年制定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实施办法(试行),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要在国内和国际交流和互换,就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保证数据的可共享性;二是建立有关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为了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和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制度,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设计教学课程软件。
  3.2建立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管理平台。
  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教学管理也有它存在的环境,信息时代教学管理的环境是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平台。所以要加强教学的管理,就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校园网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体规划;二是分期建设;三是软硬兼施(在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软件的建设);四是专人管理;五是加强培训;六是应用为主。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信息化条件下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4.1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所谓管理,就是服务性的工作,所以,教学管理人员一定要树立好服务意识,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进而服务于高校的教育事业。
  4.2掌握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
  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通晓高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科学育人”、“管理育人”。
  4.3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高校教学管理要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
  4.4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素质。
  首先,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决策能力。其次,要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最后,要具有开放观念和创新意识,有广泛的集体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5.总结
  只要有高校的存在,就有高校教学管理的研究。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高校的教学管理也不例外。文章对在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进行了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有些问题得以解决,而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比如高校如何把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整合到教学和管理中来,怎样改变人们的教育教学观念等,这些问题有待于作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肖红艳,张小莉.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3,(5).
  [2]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楚廷.学校管理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政治文明是人类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是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进步状态,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构成社会文明,并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积极的政治成果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政治文明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是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
摘 要: 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心理适应性直接关系到各项新生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对广西、贵州两地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职业心理的调查,分析其职业心理适应性问题根源,探讨提高新进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心理适应能力策略与方法,旨在为新进辅导员和学校管理部门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校新进专职辅导员 职业心理 适应性    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各高校每年都从应届毕业生中选录优秀毕业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主要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主要引起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
畜禽传染病如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等疾病的病原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造成传染病的流行。2002-2003年
摘 要: 近年来,医药类院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就业压力正日益增强,这促使相关教育管理部门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岗位职责、职业核心能力两方面阐述了医药类院校专职辅导员应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这些工作所要求的相关专业技能与心理、性格品质,旨在更好地阐释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和技能要求,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相关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 医药类院校 专
当前,在计算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和确定其参数时采用两种模式:线弹性变形介质和极限应力介质。第一种计算模式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甚至可以进行变形计算的有限元法在边坡稳定性
全国百优企业报之一的《柳州铁道》报,是柳州铁路局的企业报。该报创办于1953年,经过几代报人45年的不辍耕耘,已形成了一张具有鲜明特色,眉目清楚,版面清新,信息量大,图文并
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绘画总是体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政治意以,是根据各个时代思想政治特点的变化而变化的。四千余年来,中国思想潮流的起落和朝代政局的变幻更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摘 要: 现阶段,地方高校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令人堪忧。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目标定位模糊、高校法学教育总体师资水平偏低所造成的。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要走出困境,实现发展,就应当准确定位法学培养目标、立足现状提高师资力量、坚持特色培养创新法学人才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法学教育现状 解决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其走过的历程曾经让我们
仔猪腹泻的发生主要由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引起。抗分泌因子(Antisecretory factor,AF)、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HO-1)、肠三叶肽因子(Trefoil factor family 3,TF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