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3538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潜在动力,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建立和谐平等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艺术、学生当老师等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和谐平等 教学艺术 体验乐趣
  
  Brief talk about how to cultivate the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Zhang Xianlan Liu Hui
  【Abstract】Interest is students’ potential motivity for learning well knowledge. Combining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 tr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from establishing the harmonious and equ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rt and students acting teachers. The effect got is very perfect.
  【Keywords】Harmonious and equal Teaching art Experiencing interest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讨某种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它是人的一种内在动力。能有效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潜在的智能,从而大大增强认知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理当充分利用兴趣这一巨大动力,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通过桥梁进入知识的大门。
  1.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间一种微妙的情感交流,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信息传递的桥梁,没有情感,课堂上就没有教与学的沟通。从教学本身来看,它具有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也有情感性,要让学生爱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有浓厚兴趣,要有充沛的热情、生动的讲述、渊博的知识,这样才能感染学生。
  另外,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要在亲切、融洽、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不要责怪、奚落学生。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渴望真情和爱,有强烈表现欲和成功感,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力时机及时恰当地给学生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热心帮助差生,采取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的方法,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威严”与“亲切”的适度结合,以激发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爱”。事实上,教师一个亲切的面部表情、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赏的微笑,都会给学生一种愉悦体验,享受到学习乐趣。
  2.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艺术,强化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同样的概念、定理和例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效果截然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语言趣味性、提高讲授艺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使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新课引入要讲究艺术性,引入是激发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安排。譬如,讲平行四边形这一节内容时,先通过图像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教具,像变魔术一样变换出各种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课堂气氛活跃热烈,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特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最后教师拿出七巧板,发给每位学生,这样学生就在玩中拼出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平行四边形,使这节授课活动达到了高潮。
  课堂小结要讲究艺术性。要使学生下课后能够回味无穷,把学习数学的兴趣延伸下去,就要在小节上下一番功夫,知识归纳、解题方法、教学思想、本质揭示都要做到趣味化,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课后继续不断思考,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3.让学生当老师,体验学习乐趣。学生都有表现欲,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表现欲望更强烈,他们常常渴望在同伴们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人格。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有时可以让学生当老师登台讲课,体验学习乐趣,可让学生模仿教师授课积极写教案,在写教案过程中可以展开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课堂上让一位学生登台讲课,讲完后立即找学生评课,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提出建议,让学生沉浸在劳动与成功的喜悦之中,体验了学习乐趣,增强了对学科的爱、对教师的爱,有些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将来也当一名教师的理想,从而听课更认真。
  4.分层次练习,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的兴趣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在重视激发学生直接兴趣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的持久性。
  如学完每一章后,可设计几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知难而上。按照“坡度”分出层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跳跳够得着”,在几番周折和反复讨论中,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后的愉悦,感受到努力后的价值。对中差生,特别要耐心启发,因势利导,对于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进而转化为自觉行为。
  5.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声音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了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静的变动的、虚幻的变真实,既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景,又将学生引入了想象的世界,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世界丰富起来,这样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6.利用“崇偶”心理,诱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机地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如祖冲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通过摆木棒算出了当时具有领先水平的圆周率;华罗庚当时数学成绩并不突出,他是从苏家驹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得到启迪,发奋努力而走进数学殿堂的。还有陈景润、刘微等,他们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促进了数学世界的发展,对人类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我国古代数学成就介绍,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总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虽然它不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唯一条件,但必定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所以,现代教师应该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培养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其他文献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调动情感来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诸方面进行:要热爱学生;要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体育教学 情感教育    Brief talk about the feeling 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Zhao Guimei Liu Kun  【Abstract
期刊
【摘要】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锻炼习惯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
期刊
【摘要】金温铁路10kV电网系统,属于山区电力线路。由于地处山区,地形条件复杂,运行中发生的接地故障较多,查找线路故障点的难度较大。为了能使配电值班人员准确判断接地信号的类别,及时处理故障,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通过几年来的运行实践,对发生的几类典型接地故障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接地故障的判别方法,对运行值班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高压熔丝熔断 系统铁磁谐振 接
期刊
【摘要】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要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能够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个性魅力    Brief talk about Chinese teachers’ individuality charm  Feng Xuemei   【Abstract】Chinese te
期刊
【摘要】评价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人们常常用满腹诗书、能说会写来衡量。积累是语文学习之根本,只有固本培根,语文学习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这句诗道出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意义。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不可能学好语文。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丰富语言积累,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 语言积
期刊
【摘要】笔者突发奇想,将“艺术广告”引进语文课堂,使教学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起老掉牙的“导入法”有效得多。  【关键词】艺术广告 语文课堂 导入 激趣    Arouse the interest to lead it to an unbeknown ambit  ------Brief talk about the Chinese class teaching introduction  
期刊
【摘要】所谓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本文从人、事、景(境)、物、情五个不同角度阐述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所谓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
期刊
【摘要】所谓“观大略”,即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上的精神实质,不被枝节问题所纠缠,以至浪费精力,误入歧途。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不讲求阅读方法,是无法博览强记的。掌握并好好利用“通观大略略读法”,读书中就可以避免劳而无功,更可以事半功倍,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关键词】通观大略 略读法 提纲挈领    Brief talk about the “generally reading method
期刊
【摘要】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感悟了文意,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那么,怎样才能让朗读避免“虚情假意”,达到“情真意切”呢?怎样落实有效朗读的指导训练呢?本文试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朗读 指导策略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只有学生会读,才有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只有学生有兴趣,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 主体参与意识 研读赏析方法 体验理解    Talk about the guidance to reading in Chinese teaching from the method of reading up and appreciating   Wa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