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可控循环风的主要技术措施探讨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可控循环风的实际应用,并通过计算模拟和实际测定对区域大一些的工作面可控循环风的通风效果。系统稳定性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可控循环风;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是保障矿井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矿井通风是连续不断的,其动力来源尽量利用自然风压和通风机械,主要还是靠通风机械。维持通风机械的能源目前还只有电能。生产矿井每年花在通风方面的费用相当可观,是生产成本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从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具有时代意义。
  一、煤矿可控循环风技术
  推广应用的可控循环风技术就是在采掘工作面独立实行的局域可控循环风技术。
  掘进工作面的可控循环风是通过有目的增加该工作面回风道的风阻(用于主要通风机是离心式的),或者通过有目的减少其它工作面回风道的风阻(用于主要通风机是轴流式的),使该工作面回风流减小造成该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循环实现可控循环风的。还有的掘进工作面供风距离较远,将“接力局部通风机”的吸入端与上一个局部通风机的风筒断开,并使上一机的风筒出口超前“接力局部通风机”至少10米以上(该距离是根据循环率确定的),这时候“接力局部通风机”就变成了循环通风机兼接力局部通风机了,从而实现了掘进工作面的可控循环风。
  采煤工作面的可控循环风是通过在超前该采煤工作面的入风巷和回风巷之间连通一条风道做循环风道,在循环风道或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内安设循环通风机将回风流的一部分风流再次输送到该采煤工作面的入风巷,实现采煤工作面的可控循环风。循环风道的连通口必须在该工作面的全风压回风口与该工作面的回风口之间。循环风机的工作方法可以是抽出式的,可以是压入式的,也可以是混合式的。
  采用可控循环风技术的矿井的全风压风量分配、通风设备选型,按照各个可控循环风工作面设定的循环率,核定出该工作面的全风压风量。也就是工作面风量与循环风量之差就是工作面的应配的全风压风量。除此之外,其他通风技术的定理、规则都适用。“一通三防”的相关规定都必须遵循,《煤矿安全规程》的对煤矿通风工作的相关规定也必须遵循。
  二、采用可控循环风技术可解决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通风困难风量不足的问题
  矿井开采规模扩大,也不断增加了通风困难。增加风量的途径:一是重新调整通风系统,增加通风机械的能力,即使如此,通风特别困难的矿井,很难找到通风机的特性与矿井的风阻特性十分吻合的,所以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采用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前者即使能解决问题,投资也大;后者比较经济,但对其可靠性和应用技术需要精心调控。
  采用可控循环风技术降低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通风成本的问题。如果矿井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瓦斯涌出均衡,采用可控循环风技术降低主要通风机提供的全风压,从而降低主要通风机的电能消耗,达到降低通风成本的目的。
  如果矿井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瓦斯涌出均衡,采用可控循环风技术降低主要通风机提供的全风压,从而使入井需要加热风量降低,用在生产工程中的加热向井下供热的取暖煤的节约百分比就是可控循环风的循环率。也可以用类似方法降低矿井井下用于制冷的空调费用。
  三、可控风量率的确定及技术措施
  国内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已经开始在许多地方开始实验并进入应用阶段。矿井循环风不可怕,可怕的失控。前面介绍了控制手段和方法。
  3.1控循环率的确定:
  确定原则就是保证将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稀释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浓度以下,保证温度不超过26℃不低于过2℃。然而,单独通过井上下的风流交换实现大范围的温度调节是很难达到通风目的的,所以,一般的矿井重点就控制住瓦斯浓度,其他的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也就控制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浓度以下,当然也有例外,那么就转向控制例外的那种气体了。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必須停止作业的规定计算采掘工作面所需风量:
  Q采掘=100q采掘KCH4,(m3/min)。
  式中:Q采掘——采掘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q采掘——采掘工作面回风巷中瓦斯的平均绝对涌出量,m3/min;
  KCH4——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一般取1.2~2。
  这个公式是建立在整个的q采掘都是来源于采掘工作面和回风巷道中。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瓦斯浓度不超过0.5%的规定计算采掘工作面所需风量应该为:
  Q采掘≥100(q采掘KCH4+0.5%Q采掘)
  那么,Q采掘≥200q采掘KCH4
  所以,按照控制控制住瓦斯浓度的要求,循环率必须不大于50%。
  3.2主要技术措施:
  (1)主要通风机选型,必须按照非采取可控循环风的情况同时考虑采取可控循环风的情况的通风机的工作区域和工况点。
  (2)安设循环系统转变到非循环系统的设施和停止循环系统转的设施。
  (3)安设反风时的必须通风设施。
  (4)定期检查、鉴定瓦斯等的涌出情况和粉尘变化情况。
  3.3主要安全措施:
  (1)建立专门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由专人管理循环风系统。建立CH4、CO、风量、压力、粉尘、循环风系统参数记录台帐。
  (2)每班二次记录各参数值。出现停机事故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记录出现事故的时间、问题及处理方法。
  (3)定期调校和更换传感器,保证传感器灵敏可靠。
  (4)发现系统压力变小,说明循环风系统破坏,要及时检查整个系统,采取措施处理。指定专人定期维护检查安全监控系统。在调度室内设置循环风系统图,标明监控设备的位置、数量及地点。在调度室安设循环风机通讯监视,随时掌握监视循环风机的运、停状态。
  (5)当可控循环风机自动停机时,井下值班人员应立即向调度室汇报。调度人员从通讯监视发现循环风机停止运转时要马上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6)如果循环风机其中一台出现故障停止运转,应立即启动备用风机,再排除故障。在循环区域内由于生产需要增减循环风量时,应做好预测工作,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实施。
  (7)可控循环风供电必须实行“三专二闭锁”。即循环风机的供电必须有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沼气和一氧化碳闭锁。为防止采区回风系统内或皮带机发生各种火灾。在采区皮带巷安设烟雾报警装置。
  (8)发生重大灾害时如:火灾、水灾、瓦斯等事故时,应恢复正常通风系统,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处理。
  (9)有条件的煤矿要利用现代智能技术,设计一套“无可控循环风系统”的通风系统与“有可控循环风系统”的通风系统,使两套“系统”在地面就可以实现人工或者有条件地自动转换。主要通风机必须是“变频”调速型的,以及与可控循环风系统相关的通风设备通风设施(如电动调节风窗)的电控设备都得是“智能”型的,能与地面的“智能”系统联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联
定边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受控于地质环境、气候、地貌和水化学条件等;成因可分为溶滤型、浓缩型和溶滤一浓缩型。其水平分布规律,受地貌、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防氟
探讨慢病防控在精准扶贫地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方案,为健康扶贫制度的完善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定性访
目的:探讨大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82例,均行急诊PCI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大
诊断小组运用工业工程(IE)管理手法,对天津兰普里克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的生产过程进行诊断,通过对企业的基本调查、数据采集、现状分析、寻找改善重点、制定改善方案、实施改善方案
目的:讨论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在肺气肿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肺气肿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单侧胸腔镜下肺减容手术,入院后和出院前对患者的肺功能和X线胸片进行检查,记录患
目的:分析因喘息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喘息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大气道占位11例,支气管结核(EBTB)6例,嗜酸性粒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与传统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食管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术后家庭康复训练中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行THR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两组。常规组患者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