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培养品质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现代社会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而前进的,要改革就离不开创造与竞争。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只有培养和造就出大批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能够经受困难与考验,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未来社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保障。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正是现代学校面向未来社会做出的必然选择。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发举足轻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并渗透德育教育,机油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一、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但社会经历浅,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往往停留在表面,心理素质还不够完备,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正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以及他们自身特点中所存在的一些弱点,如果不能及时对他们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人格培养与教育,这些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向。所以,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刻不容缓。
  二、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在外语教学中,理论上“无懈可击”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在真正广泛运用时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要想真正搞清其中的原因,必须研究学习主体,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上寻根求源。作为英语教师,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掌握实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点同时,自然也肩负着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也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是非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新信息及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社会建设需要不同层次的外语人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外语教学应该对他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识与意识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把情感,策略,文化作为课程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智能;强调了解文化差异,增强全球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手段
  1.隐蔽德育目标。成功的德育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应似春雨“润物细无声”。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是交际性,实践性和工具性,同时传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活跃思维,培养辩证思想,培养坚强,进取,豁达,乐观的性格,使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交往等活动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课外读物,多以欧美国家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为主要来源这一特殊性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的不同的价值理念,会受到西方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影响这一现实性因素,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寻求客观,合理的看待并解决社会及生活问题。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求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结合点。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绝不能单纯为了“渗透”而进行空洞的说教,必须严格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潜在的德育因素,让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外语教学应该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识与意识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把情感,策略,文化作为课程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智能;强调了解文化差异,增强全球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有责任给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符合道德规范的道德观,以明辨是非并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根据学生思想的热点和兴奋点寻找最佳结合点,使德育教育富有真实性和创造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思想的热点,疑点和兴奋点,以及针对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烈,对一些现象认识模糊的情况,开展辩论和演讲等活动;再进一步鼓励学生结合实际,书面表达出心得体会,这样学生就会在讨论和思考中得到德育的滋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诸如讨论,辩论这样的团队活动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学生学会了如何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以及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彼此激励,互相帮助等团队意识。这样安排听说课,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达成思想观念上的共识,学生当然会欣然接受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形式。
  在英语教学中以辐射的方式,广泛涉猎东西方的文化,历史,哲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并加以比较,既培养中立的学术素养,又增强合理性和适应性判断思维能力,把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认识和筛选外国有用的东西,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无疑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就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培养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既掌握这门语言又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可谓一举两得。总之,中西方文化交融混杂的现实决不能削弱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工作。相反,英语教师更应该以全面培养人才为出发点,认真备课,深刻领会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涵,以知识为载体,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意识等方面入手,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变教材为有生命的德育阵地,从而取得英语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丰收。
其他文献
胡松青(Hu Song-qing),汉族,湖南省双峰县人。1994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工业分析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2003年先后毕业于华南理工学制糖工程专业,分别获工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1922年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获美国匡溪艺术学院硕士学位。19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建清
2013年10月16日上午,钱三强百年诞辰暨钱三强何泽慧科技思想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同主办。中国
植被可以改善尾矿库边环境,纳米零价铁作为纳米材料对于尾矿库环境中植物生长起着很大的作用.本实验将选择黑麦草作为其植物的代表,探究纳米零价铁对在逆境条件下黑麦草生长
结合透明土、粒子图像测速(PIV)和近景摄影测量3种技术,研究塑料套管混凝土桩(TC桩)的挤土效应,并对周围土体的变形规律进行探讨,且与传统静压桩打设引起的土体变形进行对比
本文介绍了国标法绝缘检测原理,分析了国标法绝缘检测技术无法准确检测电池系统中间高压点绝缘电阻原因,并开展了测试试验.在国标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绝缘检测方案,解
在新课程背景下,让小学英语课堂融高效与趣味于一身,从而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
本文基于仿真计算Fluent软件,对某工业窑炉内气盒出气均匀性进行模拟计算,并开展4种气盒进气结构的可行性优化分析.通过对不同进气结构的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锥形结构的气体
针对热水集中供热方式的烤烟设备,基于Fluent软件对烤房加热室内蛇形管换热器管内速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热水在换热器管内的压力、温度和流速的分布情
“互联网+”背景下,电力网络与技术安全管理工作获得了新的发展,对以往的管理工作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电力企业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可以将电网功能发挥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