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清典籍《平定罗刹方略》记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俄军失败后,雅克萨寨堡的哥萨克指挥官托尔布欣向清军下跪乞降,他随后率残兵败将退走尼布楚寨堡。但托尔布欣手下的哥萨克战俘,却有40~50 人不愿再东征西战,希望归顺清朝,请求将他们送往京城定居。 雅克萨战斗结束后,清军前敌指挥部彭春等人启奏康熙,不久接到圣谕。圣谕说,大清国皇帝尊重俄罗斯军人,他们敢于与数倍于己的满洲軍队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清典籍《平定罗刹方略》记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俄军失败后,雅克萨寨堡的哥萨克指挥官托尔布欣向清军下跪乞降,他随后率残兵败将退走尼布楚寨堡。但托尔布欣手下的哥萨克战俘,却有40~50 人不愿再东征西战,希望归顺清朝,请求将他们送往京城定居。
雅克萨战斗结束后,清军前敌指挥部彭春等人启奏康熙,不久接到圣谕。圣谕说,大清国皇帝尊重俄罗斯军人,他们敢于与数倍于己的满洲軍队作战,精神可嘉。康熙听说哥萨克骁勇善战,恩准他们进京,将其编入紫禁城御林军。他说,与其和哥萨克交战,不如拿来为我所用。
归顺清朝的哥萨克战俘名单,最早于1685 年由托尔布欣写入《阿尔巴津寨堡防御报告》(阿尔巴津寨堡,是俄罗斯对雅克萨寨堡的称呼),但此报告直到2000 年才被发现,至今尚未公布。根据俄罗斯东正教教会的档案资料,哥萨克战俘主要有雅科夫列夫、杜宾宁、罗曼诺夫、哈巴罗夫和霍罗斯托夫等人。北京东正教教会的杜立坤神父证实:“哥萨克战俘在前往北京的路上一部分人半途患病而亡,一部分人被遣送回俄罗斯;抵达北京时只剩下十来个人,属于七个哥萨克家庭:罗曼诺夫家族、哈巴罗夫家族、雅科夫列夫家族和霍罗斯托夫家族,其他家族的姓氏记不得了。”
哥萨克人进京后入乡随俗,将姓氏归入中国姓氏,即在发音上取俄语姓氏第一个音节所对仗的汉语发音,巧妙地将之转化成汉语姓氏,即雅科夫列夫家族姓姚,杜宾宁家族姓杜,罗曼诺夫家族姓罗,哈巴罗夫家族姓何,霍罗斯托夫家族姓贺等。之所以用中国姓氏对接俄罗斯姓氏,与当时清廷内外鲜有人懂得俄语,加之俄罗斯姓氏冗长难记有关。
其实,俄罗斯人归顺清朝早有先例。据《平定罗刹方略》记载,顺治六年(1649 年),一位名叫伊万的哥萨克军人投奔清朝。康熙七年(1668 年),俄军官格里高利带领33 名哥萨克归顺。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四年,清军在松花江流域俘获72 名哥萨克,其中有52 人表示愿意归顺清朝,被允许前往北京。此后,陆续有100 多名哥萨克从雅克萨等地前往北京。这样看,上面说的45~50 人,不过是哥萨克归顺清朝总人数里的很小一部分。
哥萨克到达北京后,康熙颁旨将哥萨克战俘编入满洲八旗军镶黄旗,出任皇家御林军,还让他们统领和训练清军的大内侍卫。镶黄旗部在大清八旗军中属高贵之军,以往均从最具优秀品德和忠于朝廷的满洲青年中选拔。康熙直接将雅克萨哥萨克战俘编入镶黄旗,招致贵族不满,因为进京的哥萨克毕竟是大清的战俘,他们曾无恶不作,留下恶名。
但康熙看重哥萨克的骁勇善战,故将他们编入镶黄旗,还提供丰厚的俸禄、永久的房屋、土地及中国籍配偶。也有人说,康熙将哥萨克留在紫禁城做御林军,是为了宣传雅克萨大捷,振奋军民之心。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中俄签署《尼布楚条约》之后,紫禁城内哥萨克人的政治价值逐渐丧失,康熙遂将他们交归侍卫常备队,由一位满洲皇族王爷统领。
其他文献
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我是最棒的!” 语文课上,老师宣布让我去参加學校组织的书法培训班,听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我有点不敢相信,更是激动不已,于是,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练字,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书法老师告诉我们,要在培训班的成员里选出几个最优秀的学生去参加比赛,我左看看,右看看,周围同学的字个个都写得那么漂亮,那时我的信心一下子就没了。突然,有一个声音向我袭来:“你是最棒的!”这一句话
2021年6月29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巴伦西亚,一个新住宅项目 “所有区房子的售价都有了明显增长,多的涨了20%。”美国马里兰州洛克维尔县的房地产中介于会峰说道。她有7年的房地产销售经验,但房价出现持续大幅的增长,是她从业生涯里几乎从未经历过的。 于会峰记得,她最近经手的一套房子,挂牌价98.5万美元,经买家的相互竞价后,最终成交价达128万美元,“你算一算加了多少?” 位于加州首府萨克拉门
马连良是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1922年,马连良来到上海演出,其间,有一场他与白牡丹(荀慧生)合作演出的《打渔杀家》。当时,宣传的海报刚一贴出,买票者就蜂拥而来,大家都想一睹马连良的精彩表演。 不过,就在马连良准备演出的前几天,上海剧评界为了一件事争论不休:谭鑫培当年在《打渔杀家》中饰演萧恩时穿的什么鞋。一派说是“鱼鳞洒鞋”,另一派却说是“薄底靴子”,两派为此大打笔墨官司,场面好不热闹。
五十年来,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一直在丛林中与政府军作战。如今,FARC终于决定放下武器,哥伦比亚政府正试图将这些战士改造成普通公民。但对许多战士来说,改变或许比战争更可怕。 每天早上10点一到,丛林中部的发电机准时启动,前游击队员们连上了互联网。哥伦比亚政府架起卫星天线,是为了将这些曾经的战士们拉回现代世界:过去几十年里,这些人从未接触过网络或电话,完全和现代文
说到童年登过的山,最有趣的当数天台赤城山。赤城山,自古便与长城、雁门关齐名,《千字文》中就有“雁门紫塞,鸡田赤城”的说法。读了《千字文》,我们便在地图上找到了它,趁着双休日,坐车直奔天台,冲着赤城山来了。 车子稳稳地停在山脚下。只见一条几乎淹没在绿荫中的林间小路出现在我们面前,沿着小路往里走,路边的树木搭成了一个绿色的穹顶,把刺眼的阳光滤走,留下的,只有那柔和的翠绿。起初,山上没有什么声音,只能
《被瘟疫侵袭的罗马城》,描绘发生于541-549年间的查士丁尼瘟疫 2020年的新冠疫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运行轨道。这当然不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广泛蔓延的疫情。发生于541-549年间的查士丁尼瘟疫,是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进程中,第—次大范围传播的病菌。查士丁尼一世本是东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以他命名的病毒却夺去了他领地内的1/5人口。 14世纪,两千万人(将近当时欧洲人口的1/3)丧生于肆
我喜欢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只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已是秋天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就是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就只剩下钟表了。 城市不是没有秋天,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旭日与晚霞,都与夏天时大不相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
加兹温风光 冬天并不是在伊朗境内旅游的好日子。灰黄色砖构建筑和少许点缀其间的萨法维、恺迦时期的园林,勾勒出一幅更加萧瑟的加兹温街景。 这是2015年年初,我打算沿着伊利汗(ilkhan,指蒙古人在伊朗建立的汗国的统治者)冬、夏两季的巡游路线做一次考察。为了至少能在形式上稍许贴近“游牧”的风格,我决定沿途尽可能搭乘短途公交,比较随性地安排每天的行程,并尽可能选择为当地人而非旅游者服务的客栈。“晃
融合朝鲜族、乌兹别克斯坦传统元素的服饰 Koreys(高丽人),这是我来到乌兹别克斯坦后学会的第一个词。 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街头,一张东亚面孔总是显得格外惹眼。在这个相对保守的国家,高鼻梁大眼睛的路人们,时不时会向你投来好奇但友善的目光,一如我们当年在北京街头看金发碧眼的老外一样。一些胆子大点儿的乌国人,会善意地主動来到你身旁,向你热情地打招呼,然后问出那个我不知道在这里听过多少遍的单词:“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