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学习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现象明显呈上升趋势。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真实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本人对所教班级的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的临考心理压力状况,休闲或体育锻炼情况,自信心,睡眠状态,考试复习策略,学生最大的困难、烦恼、焦虑,对教师的期望,迫切需要的帮助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及时的心理干预对策,逐步形成学生、学校、家庭三方参与的心理健康促进模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好心理基础。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表明,所调查班级的学生的心理总体状况良好,具体结果及分析如下:
  (1) 学生对自我状态的评估,18%的学生感到冷静,26%的学生感到浮躁,32%的学生感到焦虑,22%的学生对自我状态的评估为“一般”,而2%的学生为“无所谓”。从调查中发现,浮躁和焦虑的学生占到了58%,说明许多学生的自我状态不够好,求胜心切,焦虑浮躁,不够稳定。这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2) 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心理状态的调查发现,40%的学生能够承受,6%的学生不能承受,50%的学生感到“还可以”,4%的学生感到“无所谓”。可以看出,一方面,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比较好;另一方面,学习难度对于该班学生来说不算大,可以适当增加难度。
  (3) 调查了解学生每次参加考试的心态发现,76%的学生能够提醒自己沉着、细心,12%的学生感到紧张(总是提醒自己不能考砸),2%的学生感到信心十足,10%的学生能够认真答题,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不在乎成绩如何。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能沉着应对考试,但是,缺乏自信心会导致其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此外,学生普遍过于看重学习结果,而轻视学习过程,这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4) 对学生睡眠的调查发现,8%的学生维持在7—8小时,84%的学生维持在6—7小时,8%的学生维持在5—6小时,没有学生反映睡眠时间在5小时以下。这说明,该班学生的睡眠时间基本充足,但要保证睡眠质量。教师可建议学生少开夜车,中午小睡片刻,以弥补睡眠的不足,保证学习的质量。
  (5) 了解学生的体能管理发现,有60%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和活动很重要,4%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和活动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36%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和活动可有可无。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其不重视。教师应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利用体育课和班级活动来放松自己,使其认识到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旺盛的精力是学习的保证,合理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能缓和复习备考的紧张氛围。
   (6) 调查影响学生考试发挥的主要因素发现,4%的学生认为考试方法是主要原因之一,56%的学生认为知识掌握不牢固是主要因素,58%的学生认为粗心是原因(可见,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颇为重要),50%的学生认为考试时的心理状态是主要原因。而了解影响学生学业的最大因素发现,64%是学习方法,60%是情绪,4%是教师的授课水平。这说明对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应以“情绪调节”和“方法指导”为重点。
  (7) 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调查发现,48%的学生喜欢的复习方式是限时做套题,64%的学生喜欢的复习方式是自由复习,也有个别学生喜欢讲解普通题、个别答疑和专题训练。调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所使用的方法,54%的学生选择问老师,58%的学生会问同学,8%的学生会不了了之,32%的学生会靠自己钻研。这表明该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觉性都比较强,教师主要应做好答疑辅导工作。
  (8)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主要意见:多讲解题方法,明确考点知识,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强化训练。可见,教师的授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提高,主要应提高课堂效率,抓考点,讲方法,重双基,针对练。
  从以上分析的情况来看,中学生主要存在学习焦虑、消极、浮躁、烦恼、自卑等不良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干预,能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以良好的心态度过中学阶段。
  二、 心理干预对策
  1. 全心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和成人意识的增强,他们更需要从成人那里得到关注、理解与尊重。他们往往对教师的期望值较高,把教师看作父母、朋友的替身,希望得到的不仅是学习上的关注,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关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教师只有把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疏通,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才可能准确地摸清学生的心理症结,才可能对症下药,才可能使自己的指导调节被学生切实地执行。
  2. 建立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1)要求学生确立志存高远的目标。较为高远的志向,可以使一个人心胸豁达,视野开阔,它也是学生的指南针和原动力。(2)培养学生愉快恬静的心境。教师应指导学生不要为平时考试中的一两次失误而忧心仲仲、焦虑不安;不要为同学之间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肝火;不要受社会和家庭的消极因素的干扰而分散精力,引起大的情绪波动。(3)培养强烈的拼搏意识。拼搏意识的欠缺会使人委靡不振、松弛懒散,会滋生种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4)指导学生改进学法,提高效率。长时间、超负荷的学习方式并不可取。教师可要求学生晚上不开夜车,按时就寝,提高学习效率,使其认识到只有学习方法得当,才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心理,才能做到循序渐进,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5)培养对待考试的平常心。教师可要求学生平时认真做练习,把每次练习当考试,把每次考试当练习。平心静气,顺其自然,就能很快进入最佳状态。
  3. 加强班级管理,把工作做细。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做到“勤”:勤于到教室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勤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勤于和任课教师交流,了解学生的上课、作业情况;勤于和家长沟通,了解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还应及时进行阶段总结,认真分析得失,避免班级工作的“盲点”和“空白点”的产生。
  4. 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排除障碍。教师可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有的放矢地开主题班会,开设心理卫生讲座,定期为学生作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教师应坚持多看、多问、多听、多谈心,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失衡的各种外在行为表现,及时预见到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努力找到病根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5. 指导学生发现心理问题,教给调适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科学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对学生进行情绪调控和挫折应对能力辅导,教给学生一些调适心理的方法。如,防止考试焦虑的对策:(1)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2) 正确对待自己的水平;(3)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又如,调控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1) 发泄疏导法,通过向亲朋好友诉说心中的委屈和痛苦以得到安慰、疏导或帮助,以此减轻心理压力;(2)自慰暗示法和深呼吸法,当过分紧张、烦恼、惧怕时可反复默念“我现在放松了”等,也可深深地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呼气,使身心放松。
  6. 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长维护子女心理健康。随着学生的知识和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家长的“叛逆”心理,而许多家长对学生的这个特点认识不足,除对学生无休止地提出学习上的要求之外,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需要。教师在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同时,应及时、适时地通过家长会,或接待、走访问题学生家长,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达到有机结合。
  7. 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具体来说就是“导、扶、激”。“导”就是针对那些自暴自弃的学生,指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引导他们往前走;“扶”就是有针对性地重点扶持一部分中等生,加强对他们的信心教育,帮助他们补习弱科,使他们从思想和学习的误区中走出来;“激”就是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成绩好的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使其有所突破。
  8. 及时鼓励,强化改进。当学生尝试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表扬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强化他们对探索新学法、修正旧习惯的意识。只有真正地把这种改进意识牢固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理机制中,才有可能使他们自觉地审视学习、改进学习。
  9. 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做到长期追踪,以预防为主,以减轻压力为目的。教师应使学生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树立自信心,快乐地面对困难。可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使其对待学习注重过程胜于注重结果,合理地认识考试成绩,正确面对挫折,还要培养学生确定合理目标的能力。
  总之,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专业的心理知识及干预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使中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责编雷靖)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加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例发病时间在2~6.5小时内,年龄>7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冠脉造影,
本文结合专业课教学经验,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及其成因的分析,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认为要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教师的影响力是核心,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能力的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咯血病因的价值.方法:对268例因咯血住院者进行纤支镜检查,结合临床和X线表现,以纤支镜所见为主判断其病因.结果:咯血由慢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引
近日从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局获悉,为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今年济南将在部分医院试行“单病种费用控制”制度,10种疾病的治疗费用被限定最高价格。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在美国,ADR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在10万例以上,现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案例教学法在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的题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 优势 应用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以及社会的人才价值观念正日益发生变化,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时更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及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意义尤其重大。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
上海市于2001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根据<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规定,新的医疗保险办法在药费支付上实行"个人账户段、个人自负段、社会统筹段"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的读写规律,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笔者综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开展灵活多样的说写训练    大量的读写、写读结合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语文课标对低年级的要求,采用多样的练习来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
期刊
"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实现了从江淮小邑到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的蜕变,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章系统分析了合肥蜕变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途径和经验启示。合肥的做法经验对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纷纷提出制造业强国战略。中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各省市区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215;&#215;行动纲要》。智能制造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