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xi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软土地基土体及土层的改变,软土地基的性质也有所差异。道路桥梁施工过程,如果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未能全而掌握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或所选地基处理方法不当,其势必引起相应的质量安全事故,可见道路桥梁施工过程,针对软土实际情况及地区工程标准,制定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控制软土地区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本文分析了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
  关键词:道路;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问题.地质情况的差异导致了软土地基性质有所不同,在处理软土地基前首先应对软土地基进行勘察,确定地基性质后方可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以此为桥梁道路施工质量以及后续使用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1、软土地基的概念及特性
  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由于其组成物质松散因此承载能力很低,所以被称为软土地基。通常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1)孔隙比大:软土地基通常土质比较松散,土粒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孔隙比較一般的土体都比较大。
   (2)含水率大:很多靠近河流、湖泊等位置的土体,地下水含量含丰富;或者是局部地区常年雨水丰富,都会导致土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形成软土地基。
   (3)压缩性高:软土地基由于其大的孔隙比和含水率,因此整体承载力较差,在承受外部压力的时候,空隙变小、内部水被挤压出,所以体积会急剧变小,如果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就会引起上部结构的沉降和开裂。
   (4)透水性弱:由于很多软土地基已含有丰富的水,当上部雨水或养护的施水的时候,下部无法吸收,导致上部水会长期积累在路而无法排走,形成滞水。
   (5)抗剪强度低:有些由于地质变化情况导致的断层带或软土层,在上部承受不均匀荷载的时候,很容易发生断裂,造成上部结构的破坏。
   (6)变动灵敏性高。在内部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气泡的情况下,软土地基体积很不稳定,当承受荷载的时候,会因为压力施加的部位、方向和不均匀性,导致软土体积发生各种变化,因此变动灵敏性很高。
  2、软土地基鉴别办法
  在工程开工之前,通常都会进行地质勘察工作,这是了解地下土质分部状况的最有效和准确的办法。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相应间距和深度孔位的钻探,取出相应土层的样本,进行土工试验后,可以得出其含水率、空隙率、抗剪抗压等各项性能指标,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后,就可以得出哪些部位有软弱土层。
  3、软土基地常出现的问题
  一是在前期勘探时的分析不够全面细致,致使对软土基地的地段设计处理没有做好。二是虽然知道这段地段是软土基地,但是没有做好相应的软土基地的处理。从而导致路堤失稳。二是尽管已经做了相应的软土基地的处理措施,但是这些处理措施不合适,从而致使路堤失稳。例如,填料的堆积不合适,没有按照规定的分层填筑,填土太快,碾压不当等。四是在道路桥梁工程进行施工建设的时候对“硬壳层”产生了影响了坏,让硬壳被破坏,进而出现路堤失稳的情况。
  4、软土基地处理的准备工作和控制原则准备工作
  4.1、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相应的地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并且要道路、桥梁工程地质、地基以及水文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其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是方案的选择:根据对施工地质的勘探以及调查报告研究之后,对几种参考方案进行初选,在对施工方案进选择的时候务必要从而工程的整体考虑,考虑到工程的施工以及后续工作。最好是选定方案:将集中初步方案进行对比,充分考虑到工程的各个方面,比如:施工环境、工期、机械设备等等,并且要清楚每个施工方案的优势和劣势,必要时可以将几种方案进行综合处理。
  4.2、控制原则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软土基地问题的处理一定要遵循防治结合的原则,并且要以预防为主。软土地基的控制工作可主要分为:一是预防性的控制。这项工作要求在保护路基路面的完整,以及使路面路基质量的下滑速度减小。二是修复性控制。这项工作主要是针对软土基地被损坏程度较为严重的区域。及时的进行预防性的控制能够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节省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及时的进行预防性控制还能够延缓在车辆负荷作用下的损坏时间,还能够减小路基路面的被破坏程度。一旦预防性控制的措施没有做好,就会使桥梁的路面路基的破坏程度严重增大,致使事故过程中补修费用的增加,修补所需时间的延长,道路不能正常使用的时间的增加,从而致使其寿命周期费用的增加。加大力度发展预防性控制的技术,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措施的控制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处理软土地基问题所需要的控制成本,有效提高道路桥梁的经济效益。预防性措施的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软土基地,选择出最好的预防控制方案。
  总之,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只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提出并进行非常严格、合理的预防性控制措施,才是对道路桥梁进行科学的控制。
  5、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5.1、加载换填法
  面对软地基主要采用加载换填法。所谓加载就是讲软土下降,提高地基的强度,避免己经埋入土中的抛填物发生沉降,导致破坏。避免地基沉降固结的方法主要采取在地基上施加总压,减少填充物之间的空隙。填土加载也可以采取竖井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或者在地基表面铺上一层纱,铺上不透水膜,形成不透气的加载法。换填时要注意设计的要求,在换填之后进行加载,夯实换填物。使软路基保持良好的承载能力。
  5.2、抛石挤淤法
  抛石挤淤的方法我们清理鱼塘时采用比较多。由于软土层位于水下,因此要做到对土壤的更换特别困难。在道路修建的时候通常会出现这种状况的路基。如果没有处理好,这条道路就是不合格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在路基上面填充片石,再通过外力对片石进行挤压的办法将路基中的淤泥挤出。挤出淤泥后在表面铺上一层厚沙,最后再填上土。整个抛石挤淤的过程必须按照设计的要求严格进行。遇到软土层道路平坦时,要按照三角形的布局进行抛石填满。在抛石过程中,片石浮出水片后要用颗粒较小的石块填充空隙。最后进行碾压夯实基础的工作。
  5.3、灌浆法
  面对特别软的路基我们通常可利用粉喷法、电化学原理、高压旋喷法的方法将水泥砂浆、水泥浆灌入地基的细缝中,这样就能改善地基土层性质,提高强度。粉喷法的施工比较简单,是现如今采用较多的方法。选用性能较好的钻机,它的位置要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固定。对于喷粉的量、停粉时间以及水泥浆的量都要严格控制好。面对具体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进行这种方法之前,要做好实际的勘察,确保制定的计划行之有效。
  5.4、加固土桩法
  加固土桩法就是通过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的形式。深层搅拌主要是通过将软粘土地基加固饱和的一种方式。主要运用石灰、水泥等材料通过机械搅拌将固化剂和软土进行强制搅拌。当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之后软土就会成为稳定性、整体性较强的优质地基。
  5.5、排水法
  面对水分含量较多的软土,通常采用的是排水法固结地基。它主要是通过在给予载荷的情况下,通过布置竖向排水井将土中空隙的水分慢慢排出。当水分排出时,软土的空隙会变小,这样地基就会加速固结。提高了地基的质量。在加速固结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增加排水途径、缩短排水距离、设置竖向排水井的方法缩短预压工程的预压期,在短期内达到固结的效果。
  5.6、强夯法
  强夯法是处理软土基地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强夯法具有成本低、易施工、技术要求不高等等一系列优点,又被叫做动力固结法。这种方法适用土地也较为广泛,这当中主要包括:黄土、沙土、素填土、粘土等等地基。如果这其中的软土具有较高的饱和度,那么就不适合用此种方法,如果软土当中有沙土层,那么也能够使用强夯法,所以强夯法的使用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地质结构。
  5.7、水泥粉碰桩法对软土基地处理
  这种方法就算使用混凝土以及石灰等等材料当做固化剂,使用一些专业的搅拌设备将其进行固化剂和软土的搅拌,经由软土和与固化剂在搅拌时候所查实呢过的化学反应将软土固化,这样就能够软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与稳定性,使其转变为硬土基地。
  6、施工观测
  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地基的稳定性和沉降进行动态观测,施工现场地形变化大、条件差及设计问题较多、土质调查点附近均应设置观测点。在施工期间,通过各观测点对施工进行同步跟踪观测。观测后,整理记录好的观测结果,并绘制成曲线图,以指导下一步的设计和施工。
  结束语
  我国软土地基分布相对较为广泛,而在我国路侨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下,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也更为急迫和重要,施工技术人员应细致勘察软土地基物理化学性质,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取加固方案,以此来实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滕长义.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108-109.
  [2]朱宇.浅谈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355-356.
  [3]李敏.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201.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力工程造价出现了持续上升的趋势,而持续走高的电力工程造价则势必会影响到市场的最终电价。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造价,对整个工程投资额的降低有很大帮助。本文分析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降低造价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个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确定以后,大到工程规模、建设布局、结构形式和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东港测区,地处沿海、雾气弥漫、风力偏大和水系发育,外业观测条件差这一特殊地理环境,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解决了仪器高和觇标高的量测问题,并测算出该测区的大气折光系数K= -0.534(常规的K= + 0.13),实现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代替四等水准测量,从而使平面测量和高程控制同步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关键词:光电测距、四等水准测量、大气折光系数  中图分类号:O43
期刊
【摘要】:当代电力系统是一个由电能产生、输送、分配和用电环节组成的大系统。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促进继电保护技术不断提升。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如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在慢慢的朝着微机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继电保护;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安全、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路桥工程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本文围绕路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路桥;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路桥工程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威胁。做好成本控制对于降低成本,为企业赢得利润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项目成本,就是指项目消耗和占用资源的
期刊
摘要: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由于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装置大型化,一旦发生事故就容易成为群死群伤的大事故。所以,各大石油企业对安全、健康、环境管理的要求极为严格。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界推行的通用管理体系,它将健康、安全与环境这三种密切相关的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一个结构化运行机制。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地基是建筑的基础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尤其是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于建筑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地基需要承载地上建筑的所有荷载,并且还要受到来自地下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地基基础施工中,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提升,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物需
期刊
摘要:在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之下,房屋的质量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而地基处理则是房屋建筑质量基础,本文笔者结合近些年的施工经验分析了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众所周知,地基基础是现代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房屋建筑的安全。如果地基的质量不过关,建筑物就会失稳,严重时会引起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更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对其所生活的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而,強化对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将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改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工程招标不符合规范  在园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越来越意识到地基的施工质量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地基是决定房屋建筑结构整体性能抗沉降、抗灾害性能是否优良的关键所在,因此如果施工技术不过关,就会导致整个房屋建筑不合格。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越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得到很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深基坑防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建筑市场存在较多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的特点,施工时间长、投资量大造成的大量资源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