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的家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个人,凌晨一点钟打电话,要我去采访他。我说有什么事明天再讲,他不肯挂电话,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第二天白天,正忙手头事,他的电话又来了,接二连三,穷追不舍。
  他叫杨正海,曾是个小流浪者,家里穷,八岁就开始放学捡破烂卖钱,三年级辍了学,到处打零工。成年后做家装,也做建材生意,成家有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还算殷实。
  当年,小男孩机灵,好几次有人说,跟俺回家吧,当俺家孩子。他没有去,但记住了人家的好意。这就是他收养流浪汉的最初动因吧。
  有个人天天住涵洞,杨正海看他可怜,把他带回了家,这是上世纪末,他收留的第一个流浪者。十多年来,一共收留过四百多人,其中一百多人,帮他们找到了家,有些住一段跑了。来来去去,常住的是十来个,多是智力障碍者。
  杨正海流浪过,了解这些人的心思,他的原则是,你愿意流浪去流浪,愿意待着就待着,来去自由。杨正海其实蛮聪明,这些人,带回家怎么办?养起来不現实,他不是做过家装吗?就帮他们接点活儿干,哪里盖房子或是装修,需要扛沙子、运水泥、搬砖块,包工头打个电话过来,他就率领这支队伍出发。凭此勉强维持生计。
  其中有个二十六岁的帅小伙,杨正海找到了他的家,电话一接通,八十岁的奶奶就在那头痛哭,这个孙儿失踪两年了。当即派叔叔来探视。叔叔待了一下午,说,杨大哥,还不如在你这儿,这孩子回家打人砸东西,过两天又跑出去,在外边扒垃圾桶,睡马路,有一天要么冻死,要么饿死,连尸体也找不着。在你这儿,我到时还好来看看他。所以帅小伙是这里的“常住客”。
  有些专家教授,说杨正海没有权利收养,给他扣上非法用工的帽子,真是糊涂话。谁敢要这些人?谁能管住这些人?那个帅小伙,打人习性不改,杨正海上去和他摔跤,两下就把他撂倒。这才服了。
  但说话的毕竟是专家教授,那档电视节目播出后,杨正海极度沮丧。想收手不干了,又放不下。拼命打我电话,是因为有一肚子委屈想倾诉。
  杨正海没多少文化,没有稳定工作,至今租房住。从社会阶层看,他本身也是个弱者,却去关照比他更弱的人,让那些没有尊严的人,通过劳动获得尊严,过上体面、干净的生活。
  我决定采访他。
  刘振荐自《杭州日报》2016年12月12日
其他文献
大家争论问题,有一位,坏毛病,总要从对手群中挑出个厚道的来斥问:“读过几本书呀,你就说话!”这世上有些话,似乎谁先抢到嘴里谁就占了优势,比如“您这是诡辩”,“您这人虚伪”,“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呀”——不说理,先定性,置人于越反驳越要得其印证的地位,此谓“强人”。  问题是读过几本书才能说话呢?有标准没有?一百本还是一万本?厚道的人不善反诘,强人于是屡战屡“胜”。其实呢,谁心里都明白,这叫虚张声势,还
期刊
有一天,我和一位朋友上街,前面走着一对夫妇,领着一个小孩子。从外表上看,他们一家人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突然,小孩子打了个喷嚏,我低声对朋友说:“他们是回国探亲的华人。”朋友忙问我:“你猜测的根据是什么?”我告诉他:“就凭小孩子打喷嚏。美国的小朋友打喷嚏用胳膊肘遮住鼻子,就这么简单!”朋友有点疑惑:“美国人在学校里还教怎样打喷嚏?”就是这么一个喷嚏,引起了我对美国教育的兴趣。  首先,孔子追求的“有
期刊
轻易被感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被诱导……当下横亘在人群中最幽深的分野,已经不是信息多寡所形成的“知沟”,而是判断力强弱所分化出的“智沟”。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应学会守脑如玉。  一  一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从短袍中掏出一个苹果:“大家集中精力,嗅闻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举着苹果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  几位同学回答:“我闻到了,淡淡的苹果香味!”  其
期刊
写书是为防止一段历史被沉埋  写《历史的绝笔》其实有点偶然。这些年我一直在做采访,与许多名人有过交往,保留了大量名人书信。这些信能留下来,还是有点侥幸的。首先,“文革”时我被抄家,私人信件都被抄走了,后来退还了一部分,但搞丢了不少;其次,我是国内最早使用碎纸机的作家,因为每天收到的信太多了,最多一天30多封,对不那么重要的信,看过也就销毁了。  我有30多个铁皮档案箱,专门用来存放创作档案。去年准
期刊
“疾恶如仇”,字面的理解应当是对于邪恶的东西,对于邪恶的人,就像见到仇人般的感觉。对于仇人的态度自然是厌恶、抵制、反抗乃至铲除。  疾恶如仇的人,肯定不是邪恶之人,也不是在正直、正派、善良的人與邪恶的人之间左右摇摆、态度暧昧的人。能“疾恶”,肯定有长期的、良好的道德养成,肯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肯定能识别正确与错误、善良与邪恶,对于“恶”的内涵、外延、种类,对于各种邪恶的危害,都是十
期刊
马未都有一次提到家里的一个保姆,挺有意思:她有时会偷偷拿他家的东西,也不拿值钱的,就是一头蒜、两片姜、半瓶花生米什么的。马老师发现后,就跟保姆说:你喜欢或者需要什么,说一声再拿就不为过,反正有些东西我也用不完。但保姆不说,也不改,该拿还是悄悄拿。  这让马老师很烦,而且不放心,万一哪天顺走一件文物呢?所以,不敢再用。  对保姆的行为,马老师表示不解:干吗要这样呢?  其实保姆的心态不难理解:反正你
期刊
在搞一项面对高中生的“语文学习现状问卷调查”的时候,我加进了一个填空题——“语文,是写给( )的情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填空。  调查结果出来了。我将那道填空题答案简单做了一下归类,大致有以下五类:  一、崇高类:“世界”“圣贤”“未来”……  二、功利类:“老师”“高考”“试卷”……  三、混沌类:“纸张”“那人”“课外”……  四、谐谑类:“美女”“帅哥”“个人”……  五、靠谱类:
期刊
十年前,在成都认识了一位跑文教的女记者,情投意合之下认她作了干女儿。有一年,想拜托她一件事:碰到或找到山村或偏乡地方的贫穷女孩子,我愿意资助一到三位去念中学或大学,或由中学一直念完大专毕业。想是记者生涯忙碌,催了一回也没获得回音,徒乎奈何。  去年偶然间读到一则消息,歌唱家费玉清“捡了二十颗珍珠”,不禁大声赞好!  为什么叫“捡珍珠”?很多会读书的孩子因贫穷而失学,有如珍珠被扔进垃圾桶,努力把他们
期刊
一  有一次,某位知名主持人小的时候被他妈妈带着去一个富贵人家打麻将,到了吃饭的时候,女主人把家里珍藏的美味佳肴、鲍参翅肚都拿出来款待客人。  他是第一次吃到鱼翅,于是惊奇道:“哇,真好吃,這是什么啊?”  女主人微微地笑道:“这是粉丝。”她亲自又给他盛了一碗,说:“喜欢吃就多吃点噢。”  后来,他成名后遇到很多饭局,他发现每次上了什么名贵食材,请客的主人往往都会大肆的向他宣传:“这是神户牛肉,这
期刊
祖国人民都知道“哥德巴赫猜想”,不是因为我们有多热爱数学,而是因为1978年的一篇报告文学。  文中的陈景润,生着重病,点着煤油灯,扛着政治压力,清贫到连一支牙刷都不买,却作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一種证明。  读者两行热泪:做学问,当如是!  不久前,一位刚入高校任教的年轻博士,在论坛发帖:如何能快速赚到一百万元?  网友一片唾骂:搞科研,你不配!  当年的数学家的确令人敬佩,今天的年轻学者就该挨骂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