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料,准妈妈健康小魔剂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iya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搭配食用调味品能使准妈妈保持健康,而调味品食用不当不仅易对准妈妈健康造成影响,对胎宝宝的健康也有诸多不利。
  调味品与准妈妈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面对众多的调味品,准妈妈如何才能吃出健康呢?
  
  食盐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虽然能够平衡准妈妈体内血浆与细胞间液量酸碱度、增强体细胞的电子活性,但是却也能够引起准妈妈水肿症状,还会影响胎宝宝正常发育。
  
  吃多
  水分滞留
  如果准妈妈每天摄入过量盐,体内的钠离子就会显著增加,造成体内水分的大量滞留,当积聚到一定量时就会出现水肿现象。
  心力衰竭
  盐摄入过量还会使准妈妈血管压力升高,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心力衰竭。
  妊娠中毒
  盐过量也会造成重妊娠中毒症。
  
  吃少
  免疫力下降
  盐的摄入量过少,容易造成准妈妈体内钠离子缺乏,使细胞的电子活性减弱、血液压力降低,导致细胞缺氧、免疫力下降。准妈妈长时间钠离子缺乏就会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血压下降、昏迷等严重后果。
   指导
  日食盐量不超过7克
  普通人每天通过食物可以摄取6克~10克氯化钠,准妈妈每天补充的氯化钠应控制在5克~7克之间。
  用盐需要防病菌繁殖
  食盐中的碘会促进一些病菌的繁殖,因此食盐最好在热菜中使用,并且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
  新买碘盐需要日光浴
  碘盐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会快速溶解,所以准妈妈新买的盐可以在日光下晒一段时间,让其挥发后使用,这样效果更佳。
  
  鸡精
  
  鸡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鸡肉粉和一定量的糖、香辛料等,多吃会给准妈妈的健康带来诸多隐患。
  
  吃多
  出现水肿
  鸡精中4O%的成分是味精,因此大量食用鸡精会造成准妈妈体内的锌缺乏,出现水肿症状。
  诱发糖尿病
  鸡精中的糖分比例很大,过多地食用鸡精会增加准妈妈体内的糖含量,严重时会造成糖代谢紊乱,从而诱发糖尿病。
  影响正常消化
  鸡精是复合调味品,含有大量的防腐剂,过量食用会影响准妈妈正常的消化功能。
  
  指导
  日食用量不超过7克
  鸡精中的鸡肉粉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能够帮助准妈妈补充营养,每天食用鸡精控制在7克左右,对准妈妈的身体有益无害。
  
  不能与味精同时使用
  准妈妈不可以把味精与鸡精同时使用,以免钠摄入过多。
  凉菜及味浓的菜不必放
  鸡精中味精成分占很大比重,鸡、鱼、虾、肉等味道浓郁的食物与凉菜中不必使用。
  
  温馨提示
  
  准妈妈在购买鸡精过程中,需要注意产品中的甜蜜素是否超标。
  
  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化成为人体急需的氨基酸。氨基酸过量会影响胎宝宝智力发育。
  
  
  吃多
  锌流失,影响胎宝宝脑发育
  准妈妈如果摄入的味精过多,体内的谷氨酸钠含量会显著提高,谷氨酸钠会与准妈妈体内的锌相结合,锌会大量排出体外。准妈妈长时间大量食用味精,会造成体内锌缺乏,这会影响胎宝宝大脑发育,并且宝宝出生后智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造成水分滞留 出现水肿现象
  味精中钠含量比重很大,过量食用味精会造成准妈妈体内水分滞留,出现水肿现象。
  
  适当吃
  提高身体素质
  味精能够帮助准妈妈补充体内钠离子的流失,提高准妈妈的身体素质,预防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血压下降等不良现象。
  
  指导
  日食用量不超过5克
  准妈妈每天可以少量使用味精,味精中大量的钠元素,可以补充准妈妈钠缺乏。准妈妈每天食用的味精不能超过5克,并且需要分多次食用。
  凉菜及味浓的菜不必放
  建议准妈妈不要每道菜都使用味精调味,很多菜如鸡、鱼、虾、肉等本身味道已经比较浓厚,就不必再添加味精作为调味料了;凉菜中味精不能够完全溶解,发挥不出调味的作用,最好也不要放。
  含碱性食物中不要放
  准妈妈最好不要在含碱或碱性食物中使用味精。因为在碱性溶液中,谷氨酸钠会转化成为谷氨酸二钠,容易失去食物原有味道。
  高温产生毒性要小心
  在使用味精作为调味品时要避免高温,当味精温度达到120以上时,其中的谷氨酸钠就会转化成为焦化谷氨酸钠,不但会使食物失去原有的鲜味,而且还会产生毒性。
  
  温馨提示
  
  最好的方法是在做完菜之后关掉炉火再放味精,以锅内余温使味精融入菜中。
  
  酱油
  
  酱油中含有丰富矿物质、糖类、有机酸与多种氨基酸,会对准妈妈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吃多
  破坏消化系统功能
  酱油为了保鲜含有大量的防腐剂,准妈妈食用酱油过量,容易破坏准妈妈的消化系统功能。
  影响胎宝宝发育
  酱油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糖类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元素,过量的氨基酸会影响胎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
  
  适当吃
  预防过氧化物伤害
  酱油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如果硒摄入过少,容易造成准妈妈体内细胞和组织受到过氧化物伤害。
  预防胆固醇伤害
  酱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稳定血液循环,减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
  
  指导
  日食用量2小勺
  准妈妈每天酱油的食用量控制在1~2小勺,随着孕期月份的增加还应逐渐地减少。
  不吃配制酱油
  准妈妈最好食用酿造酱油而不是市场上的配制酱油,因为配制酱油中的防腐剂含量比酿造酱油高。
  不宜长时间加热食用
  酱油不宜长时间加热,在菜肴将要出锅时加入最好。生酱油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准妈妈最好不要食用未经加热的酱油。
  
  温馨提示
  
  酱油是一种很容易发生霉变的调味料,最好在密封、低温的环境中保存。
  
  香辛料
  
  准妈妈身体健康与香辛料的食用关系密切,很多香辛料会对准妈妈产生刺激作用。
  
  吃多
  影响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很多香辛料都有强烈的刺激性,如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香辛料含有麻木神经的物质,会影响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
  榴莲等香辛料会使准妈妈体内血糖升高,增加了准妈妈患糖尿病几率。
  
  适当吃
  预防流感
  香辛料中的大蒜等调味品对流感病毒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每天都在做菜的时候放一点大蒜末,就可以帮助准妈妈很好地预防流感。
  缓解孕吐
  香辛料中的姜对抑制准妈妈孕吐有很好的疗效,如准妈妈感觉恶心的时候适当吃点酸的东西,就可以大大缓解不舒服的感受。
  
  指导
  日食用量不超过30克
  准妈妈吃香辛料不能过量,每天可以控制在20克~30克之间。
  合理搭配香辛料
  香辛料使用要搭配合理,很多香辛料不能一起使用。例如在使用葱的时候可以搭配姜、蒜;但花椒与胡椒就最好不要搭配使用。
  忌食刺激香辛料
  辣椒等香辛料有很重的刺激性,会对准妈妈健康或胎宝宝生长造成影响,因此最好避免食用刺激性香辛料。
  
  温馨提示
  
  腐烂生姜会产生毒素很强的有机物——黄樟素,会严重损害肝细胞。所以准妈妈千万不可以使用腐烂生姜调味。
其他文献
番茄、苹果汁、骨汤、绿豆、鸡蛋……这些常见的辅食原料该如何烹饪给宝宝?如何正确、合理地添加?在实际操作中新妈妈该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营养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当母乳中的营养已经无法满足宝宝需要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就成为补充宝宝营养的主要途径。只有合理添加各种辅食,才能保证宝宝身体的健康成长。  宝宝辅食的种类多种多样,每种都会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何吃才能使我们的宝宝最大限
期刊
新生宝宝肺炎会对宝宝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会影响宝宝肺部的正常发育。如何才能使新生宝宝不受到肺炎的困扰呢?  新生宝宝肺炎由于在早期没有很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所以很容易被爸爸妈妈忽略。但是新生宝宝肺炎一旦病情加重,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新妈妈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出现的各种症状。  新生宝宝小龙出生才10个小时,体温就开始不稳定,上下起伏,面色非常的差,呼吸也变得非常的急促。  乐乐出生两周后,原来平
期刊
爸爸作品:爸爸的感情也是非常丰富细腻哦!    加油,朱禹行!  朱茂祥    四年半载零七天,世界因你而存在。  从咿呀学话到朗朗笑语,从蹒跚学步到蹦跳游玩,你跌倒了爬起来,哭泣了笑起来。风雨阳光伴随你成长,日月星辰启迪你遐想,海阔天空承载你希望,山高水长缔造你坚强。宝贝,你真棒!  从父母的呵护投身老师的教育,从温暖的家庭步入欢乐的课堂,幸福的时光在游戏里荡漾,多彩的生活在涂鸦中绽放;幼小的心
期刊
舌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宝宝体内出现病变时可以从舌质、舌苔、舌的形态变化等方面显现。宝宝的舌苔变化通常是掌握宝宝健康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正常宝宝的舌象应该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一旦身体有了问题,舌质和舌苔就会第一时间相应地发生改变。当宝宝的舌苔出现以下几种变化,爸爸妈妈就该注意了,应及时调理,并仔细观察是否有必要去医院进行诊治。
期刊
闯祸的小熊      快乐村的儿童节庆典刚刚结束,小朋友们就急匆匆地从幼儿园跑向鸭婆婆的家。 鸭婆婆最喜欢小孩子了,每年儿童节,她都会给大家准备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小熊比尔是个慢性子,不慌不忙地走在后面,满脑子想的部是鸭婆婆家里的美味。  在鸭婆婆家里,小朋友们一边吃东西,一边做游戏,只有比尔一直吃个不停,别的什么都顾不是了。  除了食物,鸭婆婆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礼物,让大家随便挑选
期刊
新生宝宝容易坠床,稍不注意,宝宝就会从床上摔下来。宝宝疼在身上,妈妈疼在心上。坠床,真的防不胜防吗?  新生宝宝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大脑缺乏对各种危险的辨别能力,加上对自身运动控制能力还不够全面,以致在小床上活动时很容易坠床。到底怎样办,才能真正地预防宝宝坠床呢?    预防附落    从安全小床开始    小床是新生宝宝的主要“活动”场所,宝宝一天天长大,逐渐会翻身,会爬,随
期刊
银耳·百合·萝卜润肺最拿手  赵国英  北京商都酒店行政总厨  中国烹饪大师  国家级技师  国家级餐饮业裁判员    萝卜生姜蜂蜜饮  准备时间:10分钟  制作时间:20分钟  原料:白萝卜1~3大片、生姜3小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做法  1 将萝卜生姜洗净切成片。  2 大枣在水中泡发、洗净。  3 锅中放水,放入白萝卜片、枣和生姜。大火煮开后调小火。  4 煎沸约30分钟,去渣,晾温
期刊
当产假结束后,新妈妈们就需要考虑重回职场。重回职场并不是重新开始上下班那么简单的事,可能会彷徨、失落,甚至害怕,一切都变了样,新妈妈的胜算有多少呢?    1 产假一结束,我就上班了    何萍,30岁,人力资源经理  产假结束后,我就回到公司上班了。如果继续休下去,公司肯定要换人代替我的位置,以前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为了保住职位,我只能匆忙开工。  刚开始去上班时,胀奶时的尴尬和不舍得宝宝的心情
期刊
宝宝藏身体没有异状,可是却整天哭闹不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也许你该注意他是否有皮肤瘙痒的问题。除了寻求医生的帮助,日常护理其实更重要。  宝宝娇嫩的皮肤耐受性很差,天气、食物、环境中的过敏原、细菌,甚至情绪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宝宝皮肤瘙痒。看着宝宝难受的样子,爸爸妈妈都心疼得要命。想要宝宝的皮肤不再红红、痒痒?别着急,下面就告诉妈妈们应该怎么办。    头皮瘙痒    活泼的宝宝皮脂分泌旺盛,多余的皮
期刊
敏敏家的宝宝提前来到人世,令家人措手不及。在医院里,宝宝护士看护,如今要出院回家了,家人简直是忙做一团,不知道如何才能照顾好这娇弱的宝宝。    医学名解——早产儿    早产宝宝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时体重低于2.5千克,身高少于46厘米的宝宝。由于宝宝在母体内发育时间过短,容易导致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等健康问题。不过妈妈们也不用太担心,只要能抓住早产宝宝2岁前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