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和外周血管急症应用急诊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腹部和外周血管急症患者应用急诊彩超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腹部和外周血管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超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及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以及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统计急诊彩超的检出率.结果 手术病理及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60例腹部和外周血管急症患者中静脉离断、外伤性急性动脉闭塞、动脉内膜撕脱并血栓闭塞、动脉离断、静脉栓塞、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分别为3、4、4、5、11、15、18例.急诊彩超诊断中静脉离断、外伤性急性动脉闭塞、动脉内膜撕脱并血栓闭塞、动脉离断、静脉栓塞、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分别为1、4、4、5、11、15、18例,检出率为96.67%.结论 急诊彩超检查在腹部和外周血管急症患者中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诊断鉴别疾病,且其无创、及时的优势更易于患者接受.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心肌肌钙蛋白T(cTnT)诊断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5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作为肺炎心衰组,另选取55例单纯肺炎患儿作为单纯肺炎组,再选取45例体检小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的NT-proBNP、cTnT水平,测量其心脏收缩功能.比较肺炎心衰组、单纯肺炎组及对照组的心脏功能及NT-proBNP、cTnT水平,cTnT阳性组与阴性组的NT-proBNP、LVEF、年龄,cTnT、NT-proBNP单独检测及NT-proBNP联
摘要;通过破碎旧的混凝土试块,得到再生粗骨料,通过物理实验分析再生粗骨料的物理特性,通过试验分析兩种水灰比下的0%,30%,50%,70%,100%,5种再生粗骨料不同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主要分析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天然骨料,力学性能,物理特性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到目前为止,建筑垃圾已经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5%左右。
期刊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方法 1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试验组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手术时间(52.12±6.32)min、术后住院时间(5.08±1.0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71±8.51)min、(7.31±1.41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75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75例POEMS患者诊断时中位年龄50 (30-81)岁,100% (75/75)见周围神经病变,77.3% (58/75)合并器官肿大,82.7%(62/75)伴有内分泌功能异常,93.3% (70/75)存在单克隆性浆细胞疾病,64.0% (48/75)伴有皮肤改变.75例患者中,5例放弃治疗
目的 分析德谷胰岛素结合门冬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德谷胰岛素结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结果 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7.26±1.4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治疗前后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72.12±7.43)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
目的 观察急诊便携式超声诊治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抢救流程,即将患者送往CT室检查后,再依据检查报告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组按照指征在急诊便携式超声引导下行胸腔闭式引流,待病情稳定后再行CT检查.比较两组急诊入门到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诊断耗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急诊入门到穿刺时间为(9.58±1.02)min,诊断耗时为(6.52±1.48)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4.65±1.08)、(30.14±
目的: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小鼠模型,为今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RSV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和脾细胞移植给经清髓性处理后的C57BL/6小鼠,建立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模型,移植后3周及7周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嵌合率.通过滴鼻对移植后小鼠进行RSV感染,取感染后5d肺组织进行感染鉴定、感染后2周及2个月肺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移植后3周及7周嵌合率均>90%.在RSV感染后5d可检测到感染成功,且感染后2周及2个月小鼠肺组织均存在严重、持续的病理改变.
目的 研究将螺旋CT、磁共振应用于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82例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41例.A组行螺旋CT检查,B组行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检出率、炎性病变检出率,并分析螺旋CT、磁共振的各项影像学表现.结果 两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炎性病变检出36例(87.80%)、未检出5例(12.20%);A组炎性病变检出25例(60.98%)、未检出16例(39.02%).B组的炎性病变检出率高
目的 研究凝血四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7例体检的健康者作为A组,同期37例肝病患者作为B组.两组均给予凝血四项与D-D联合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凝血四项与D-D水平;B组不同肝病患者凝血四项与D-D水平.结果 B组PT(25.18±6.21)s、APTT(44.33±14.42)s、TT(35.42±7.19)s长于A组的(11.31±1.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