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常见伤病及恢复训练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ang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拳击比赛中,产生伤害事故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职业拳击比赛中,即使如此,在开展职业拳击非常普及的美国,职业比赛时运动员头部受伤的比率仅排在所有运动项目受伤率中的第9位。
  
  1 常见的手部损伤及防治
  
  拳击运动也是一项对抗程度十分激烈的运动,以手套的拳峰击打对方有效部位得分或击倒对方而判定胜负。因此手部损伤是司空见惯。
  1.1 掌指关节部皮肤擦伤及关节囊损伤:运动员绑护手绷带后戴拳套击打对方运动员、或戴较薄的沙包手套击打沙袋作为长期训练的内容,握拳后掌指关节为直接受力部位,因直接摩擦、击打的反作用力而致掌指关节部位出现皮肤擦伤、破溃,关节囊慢性反复损伤而呈现纤维化增厚,尤其是第三掌骨头部位更为明显。为了预防和减轻此类损伤,要求运动员使用较柔软的护手绷带,训练后进行局部按摩和热疗,以改善皮肤的血运和营养;出现皮肤破溃要清洁消毒伤口,避免再次受伤,并提议更改训练内容,以促进愈合。
  1.2 拇指掌指关节半脱位: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运用摆拳击打对方时,由于握拳不紧或击打动作不规范,用拇指部作为击打点,易发生拇指掌指关节半脱位。这类损伤表现为突发性剧痛,有时可听到清脆的弹响声,拇指的掌指关节局部肿胀或可见畸形,压痛明显,活动受限。X线拍片可见第一掌骨头向外、向背侧移位呈半脱位状。处理原则是尽快实施手法复位和局部固定,要求拇指呈背伸、外展位固定。
  1.3 掌骨骨折:这类损伤常发生在比赛中,由于出拳迅猛有力,击打对方较坚硬部位所致。最常见的是第三掌骨骨折或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骨折发生后,受伤部位出现肿胀,有周边性压痛及轴心挤压痛,严重者可见局部畸形或听见骨擦音,X线常显示为短斜面掌骨骨折,应尽快采取手法复位和外固定,复位不满意者可考虑采用切开整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
  
  2 造成上述损伤的主要原因有
  
  2.1 因解剖特点而造成易受伤的部位:拳击比赛时运动员一手握拳在前、一手在后,分别称之为前手拳、后手拳(亦称为主拳或重拳)。后手拳是运动员主要力量所在,出拳凶猛有力,爆发力强,击打后所承受的反作用力亦大,因此,运动员的后手往往更易受伤。由于第三掌骨最长,突出拳锋前方,无论运用哪种拳式(刺拳、摆拳、勾拳等),均以第三掌骨头作为主要力点击对方。所以该部位的皮肤、关节囊最易受伤及劳损,且第三掌骨易发生骨折。
  2.2 因运动员动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损伤:正规的击拳动作是紧握拳套、拇指尽量屈曲对掌、以拳峰部位击打(拳套前方有色部位为拳峰)。由于运动员本身不规范的握拳或出拳动作是手部损伤的常见原因。例如握拳不紧,拇指屈曲不够,会造成用拳心或拇指作为击打点,则易造成拇指掌指关节半脱位或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2.3 因比赛器材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手部损伤:如果由于拳套本身质量问题,使得运动员握拳不紧或拇指屈曲受限,进而发生手部损伤,应引起教练员、运动员、医务监督、裁判员、拳套生产厂家、拳击运动管理中心的官员高度的重视。既要监督器材质量,又要检查运动员戴手套是否规范,可以避免或减少受伤。
  
  3 受伤后恢复训练
  
  3.1 减轻负荷。受伤运动员要想继续进行训练,首先应降低运动负荷。这是最容易、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3.2 减少训练组数和次数。减少练习组数和次数后,可每组1~3次,1~3组,组数和次数的减少可减轻对伤处的压力,也是减轻训练负荷过程中比不可少的环节。
  3.3 改变练习的角度和限制运动幅度。如果运动员在某些动作练习时,感到受伤部位持续疼痛,可以从其它方面来调整。如改变练习角度和限制运动幅度,如运动员在做实力推练习时,肩部肘部疼痛,则可以把杠铃放在支撑架上做半推,也许肩或肘部疼痛就可以缓解。
  3.4 变换练习器械。就肩关节而言,使用不同的器械对肩关节产生的压力也是不同的。例如,当运动员用杠铃训练感到肩部疼痛时,那么改用哑铃或壶铃练习就可能大大降低肩部的疼痛。
  3.5 变换练习方法。另外一种是改变练习动作的方法来发展同一个肌肉群。例如,当运动员在练习硬拉感到腰部疼痛或不适时,那么选用其它的练习动作的形式来做用于相同的肌肉群则往往可以避免疼痛,可以把杠铃从垫木上拉起再缓缓放到膝下或者负重弓身、负重仰卧悬空静力等方法来代替,同样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3.6 练习未受伤的身体部位。如果受伤部位做什么练习都不成的话,练习没受伤的身体部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下肢伤了练习上肢和躯干,上肢伤了练习躯干和下肢,左边伤了练右边,右边伤了练左边。
  3.7 最好不做竞赛动作练习。因为竞赛动作要求身体较多的部位参加工作,这样会影响受伤部位的恢复而使伤势加重,同时做动作时,由于伤处疼痛,运动员为了护痛,会不自觉的减少伤处的负担,这样容易使动作变形,出现技术上的错误。
  3.8 加强对伤处体疗练习。加强对伤处的保护,并随时注意伤处的变化。有不良反映,应立即停止造成不良反映的练习。
  总之,在安排伤后训练和伤愈后的训练时,必须注意运动量逐渐增加,还应注意关节可能僵硬或变形,技术动作也可能变形,应加强活动和注意纠正。同时还必须注意到机体因受伤而产生的变化,采取谨慎的态度去对待它。
其他文献
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而且进行了量化,第一学段明确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这是符合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要求的;而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词汇积累是个大工程。众所周知,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它具有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含义深刻和富有表现力等特点。成语在言语交际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在学生年龄小、记性好的最佳时期,让他们多读、熟记这些成
期刊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多,而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思想政治课一直以来被学生认为是最枯燥、难学的一门学科。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会学?如何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每个政治教师都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合作精神
期刊
应用题是从客观现实生活和生产的数量关系中提出的问题,通过对应用题的分析解答,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情况,而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用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能力,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还要学会自编应用题或根据已给的条件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对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用题的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基础
期刊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班主任要充分调度好班级,充分发挥班级的组织功能和学生的管理才能,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自发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监督共管机制,促使班级向自我管理的方向迈进。    1 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我所带的班级现状是:学生人数多、班额大、学生个体素质
期刊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的感知思维阶段,对具体直观的数学知识兴趣较浓,学习积极性较高。为此,我们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应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知识直观化,让学生敏锐地捕捉知识的起点,挖掘知识的内在潜力,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尽情绽放,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具体情境,引领学生回归生活,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
期刊
【摘 要】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利用多媒体技术,保持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历史教学手段    天在变,地在转,世界在前进。人类的进步发展就是变。我们祖国智慧之祖的代表作品《易经》头一字“易”就是变化。因此历史教学一定要变。在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时代,如何让历史课紧跟时代步伐,超越历
期刊
【摘 要】 说起CAI课件教学,可能很多教师会认为它的效果肯定很好,但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CAI课件教学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它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效果好,所以很有必要再来认识CAI课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同时也对我们新时代的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 CAI 课件 中学数学    1 引论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已经尝试计算机辅助教
期刊
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因为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他们能轻松、自如、愉快地活动。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是一种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幼儿园的数学知识、内容比较粗浅,但是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给3~6岁幼儿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如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学数
期刊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传统的学习方式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改中应用得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合作学习小组的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数之间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
期刊
《体育与健康》课标中对健康是这样定义的“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更要重视心理健康。那么,做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清楚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针对实际情况加以教育和疏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