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策略研究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已经回归正轨,不少教师也能够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重心不再是知识的讲解,逐渐转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这既是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主要途径。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主要依据几个方面讨论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能力;学习兴趣;学科素养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吸引学生完成数学探究活动上,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弱化自己的主导者地位,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而后通过引导者的身份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模仿的范本,并做好积极引导与指点。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数学知识的探究,教师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点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才有可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设生动的数学课堂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前提。教师在建设数学课堂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结合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合理性、科学性、趣味性等特征,充分利用数学学习素材,做好学生的兴趣引导工作。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借助逻辑紧密的论证过程带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获得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时,学生已经了解了周长的概念,在课上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充分利用了学生可能会用到的工具,如长方形与正方形纸片、绳子、直尺等,不要求学生自备学具,而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周长的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小组决定探究长方形的周长还是正方形的周长,并在组内设计好具体的探究方案。随后,学生小组依据探究方案挑选合适的工具,在组内展开探究。教师:“大家都已经确定了探究方案,可以開始证明或推理了。看看哪组同学能够逻辑缜密地说出整个推理过程。”借助教师的激励,学生在组内的探究与学习也更加有动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对数学规律的认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人们对生活中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客观总结,教师在教学时引入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或借助生活化元素设计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满足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的需求。相比针对数据或问题进行总结,生活事物的观察或生活中数学规律的总结,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赖感,促进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灵活应用已有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充分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见过的场景等,让学生产生探究生活问题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借助生活化问题实现新知识的学习。教师:“李思的妈妈给了李思爸爸1/4的蛋糕,给了李思1/4的蛋糕,李思和爸爸把蛋糕放在了一起,这时,二人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呢?”学生根据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可大胆说出答案,但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学生阐述的过程中增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事物可直接得出观察、分析的规律。另外,还可以将题目进行简单的变式,换为其他事物和其他同分母分数,加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充满思想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数形结合、归纳、类比、证明等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观察和分析题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到适合的解题思路,并给予及时的指点,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解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不否定学生,而是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珍视学生所提出的独到见解。
  例如,在解决归总类的应用题目时,教师需注意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利用总量计算每一份的数量。题目为:张丽丽每天读书15页,12天可以读完一本书。假设现在还是同样页数的一本书,张丽丽的读书速度提升为18页每天,那么她需要几天才能读完?很明显,题目需要学生首先求得整本书的页数,并根据后来张丽丽的阅读速度求得阅读天数。在学生计算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参与或介入,观察学生列出的第一个算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在讲解应用题的解题过程时,讲解归总问题需要注意的内容,在找出总数量的基础上,再根据其他条件计算题目的要求。
  总之,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方法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研究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明确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邱雷颦.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海峡科学,2011(05):93-94.
  [2]朱宏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成功(教育),2011(09):168.
其他文献
摘要:战役还未结束,线上教学仍是现在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形式,而语文作为小学一门重要的学科,我们应该如何依托线上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做好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每位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线上教学优势;传统节日;困惑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我们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利用网络进行线上教学。这种特殊时期的线上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目標的提出,社会对教育事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方向标。高中语文是高中生必修学科之一,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受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问题,使课堂效率受到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基于此,本文中笔者将重点探讨分层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知识包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试卷中,作文占据着很大的分数比例,由此可见,写作能力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本文将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能力 培养策略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比于阅读而言,教师投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媒介。“翻转课堂”就是基于师生配合和科技进步的基础,实现改革和创新的教学形式的体现。本文将以高中数学为例,谈一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發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在了教师的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其
期刊
摘要:有效的对话阅读教学首先必须以师生民主、平等关系为前提。其次,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来落实。最后关注问题生成,打造有效对话课堂。既重视师生同文本的对话,又注重文本和师生主体之间的教学对话,以生成新的理解。  关键词:师生平等;多重对话;有效课堂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成功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对话,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我从多年教学经验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定
期刊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改善课堂授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深度化,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激发自我学习兴趣、创设自主学习空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开发点,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具有逻辑推理强、
期刊
摘要: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才能够让学生处于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进而获益匪浅。为了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笔者提出了创设生动情境、留出适宜时间和展开趣味检验三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策略,并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对其展开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数学教学;小学  小学数
期刊
摘要:数学的学习对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性、逻辑性、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等都有着特别高的要求,而这些能力更是在中、高级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尤为显著的成效,而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阶段则是至关重要的。现阶段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更应该在于对学生思维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数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学生能否在数学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
期刊
摘要:本文中的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重点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着力,并在此过程中,运用实践教学法、生活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思维的平台,让学生去实践,去表达,去思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低年级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将教学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教育是学生文学观建立的关键时间段,也是教师有效开展语文审美情趣教育的重要教学节点。可以说,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并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需要系统的审美情趣培养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观,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让学生爱上并主动自主地去学习语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向;语文教学  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语文就是我们我们周围的一种美。她美在我们课本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