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 需要学习音乐?

来源 :乐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孩子们的音乐学习,大多家长难免会叹气:“学费高,乐器贵,时间长,未来不知道有什么用。”
  那为什么音乐仍然是K-12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呢?
  这篇文章将从“为什么学音乐”和“如何学音乐”两方面阐述启蒙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技能高度更迭的时代
  现代基础教育的核心是为孩子的未来奠下基石,而不仅是基础专业技能的教学。
  在21世纪这个科技高速发展、技能高速更迭的时代,孩子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适应变化。如果你认为2040年很遙远,那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经过了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后,那一年才将毕业,即将正式踏入社会。
  家长们,你们还记得20年前学校的电脑课吗?当时努力学习的Windows 98知识,如今还在使用吗?
  正因为如今学习的任何技能都存在被取代的风险,给孩子塑造具有高竞争力的“内核”才格外重要。音乐教育因为它的多样性、团体性、挑战性与延伸性,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孩子“内核”的培养。
  二、为什么要进行启蒙音乐教育
  在启蒙阶段,音乐教育的核心意义是提高精细运动能力、训练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以及增强创造力。
  精细运动能力指小肌肉的运动及配合能力,是生活和工作中多种必备技能的基础,例如握笔、敲键盘、拿东西等。在低龄教学阶段,培养孩子们的精细运动能力尤为重要。乐器学习可以完美胜任这项工作。例如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我们对“手指动作”“手眼协调”“手腕的灵活与稳定”“双手协调”等多项重要细分能力进行了同期训练,高效培养孩子们的精细运动能力。
  同时,开展合奏训练能够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启蒙阶段,合奏课的重心应当在于“协作”,而非复杂程度。孩子们可以通过敲打节奏、演奏乐器、歌唱旋律等方面进行合奏训练,在“聆听他人”与“表达自我”间找到平衡。
  音乐教育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使是简单的音乐,也能从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例如,笔者曾尝试鼓励学生给大调音阶的上行和下行配上原创歌词进行演唱。第二周上课分享歌词作业时,不仅上课气氛活跃,而且有的孩子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完成了3至5条歌词创作——在欢笑中实现了学科与生活的结合。
  三、“快乐学习”与“有效学习”并存
  在校园实践音乐启蒙课程时,“快乐学习”与“有效学习”需同时展开,并加以结合。
  与大多学科单一的学术属性不同,音乐同时具有“娱乐”和“专业”双重属性。虽然在高等音乐教育中,教学几乎全部围绕“专业性”展开,但在非专业启蒙时,用趣味的方式拆解知识点,将基础专业知识通过娱乐形式表达,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吸收程度。
  例如在低年级阶段讲解“节拍”和“节奏”时,笔者会先设计游戏性的实践,然后带领学员参与游戏,最后再进行简要总结讲解。若班级人数足够分为两组,则会让一组同学唱“节拍”,另一组同学唱“节奏”,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同学的参与度。
  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也为音乐教学赋予了更多可能性。对于大多幼儿而言,趣味性是教学得以延伸的保障——音乐在这一环节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因如此,将音乐科学融入教学过程中便能有效减少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乏味。例如在孩子初期学习唐诗时,使用配乐的歌唱版本进行教学,便是以趣味学习替代传统背诵的有效尝试。
  同时,授课教师一定需要考虑到音乐与文化的关联性。在不同文化中,音乐通常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与当地的文化、历史、习俗等紧密相关。例如在秦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关联陕西、甘肃的地理位置、民间艺术、历史发展等,引用秦腔在多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以增强学生对秦腔的全方位认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四、“素质教育”“技能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
  因为音乐教育具备的趣味性、开放性与多元性,它可以跟素质教育、技能教育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
  音乐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促进良好品德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能够演奏一门乐器,无疑会让学生大为受益。例如学习古筝可以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进而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气质。即便无法精通乐器或不具备乐器学习条件,也能通过音乐鉴赏课提升音乐知识、熏陶音乐文化、拓展人文素养。
  音乐作为技能,除了专业层次的演奏技能,也包含孩子成长成材过程中重要的能力,例如精细动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力等。因此,在展开非专业性质音乐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关注综合能力的提升。
  同时,音乐也可以作为学科教学的辅助。将音乐融入语言、文学、历史等学科中,不仅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也能提升学员的整体参与度,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吸收,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稀土因具有无毒环保、耐热、耐候、催化酯化脱氢反应等优点,在阻燃行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综述了聚合物燃烧基础,介绍了常用的几种阻燃机理研究方法,包括LOI、UL94、CONE、TGA和SEM,总结了稀土氧化物、稀土磷酸盐等稀土化合物协效阻燃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稀土阻燃剂发展仍然面临着技术落后、无商品化产品、稀土附加值低等众多困难。指出未来稀土阻燃剂发展趋势,一方面将向着以价格低廉的镧、铈、钇、钐等稀土元素为主的多功能有机稀土阻燃剂的方向发展,在阻燃体系中起到主阻燃作用,才能提高稀土元素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强
(小提示:在学习九和弦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我们之前学习过的七和弦)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九和弦的构成。  一般情况下,有五個音根据三度音程关系叠加组成,在三和弦的上方再叠加两个三度音,这个和弦的冠音(高音)与根音距离为9度称为九和弦。  那么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九和弦分别为:  大九和弦、小九和弦、属九和弦、add九和弦、六九和弦、属七降九和弦。  1.大九和弦  大九和弦的组成就是在大七和弦的基础上增加
摘要:古琴与公众号的结合使得古琴文化传承不再被规范束缚,而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资料库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微信公众号为中心,古琴植根于现代生活之上的再生,通过文化差异带来的“新鲜感”衍生的新形式,一种“琴学共同体”现象已逐渐成型。公众号被赋予了新的情感寄托和历史含义,借助其平台实现非传统意义上的琴学交流实践活动,为大众文化消费语境下古琴的生存与延续提供了新的向度与机遇。  关键词:古琴 古琴教育 微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