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公正转型议题:概念辨析与治理进展

来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w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公正转型议题涉及就业、关乎民生,是各国都很关注的政策领域之一,因此也被视为是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重要社会机制。近年来,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建设气候治理公正转型制度体系,各国也在所制定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规划中越来越多地提出与公正转型和就业相关的目标与措施。公正转型议题在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主流化的趋势给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应加强关于该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在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充分考虑该问题,保障受影响就业群体获得社会公正对待;总结具体实践经验;在政策领域协
其他文献
随着盾构机市场发展日益成熟,工业动画已成为产品推广和营销的重要手段,因盾构机为定制化、非标产品,且系统庞大、施工过程复杂,其工业动画制作模拟难度大、制作周期长,所需
针对目前热电偶的快速发展及对可靠性要求的日益提高,文章总结了决定热电偶可靠性的五大因素,并以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即热电偶的结构设计及零部件间的可靠连接为例,具体介绍了
减少粮食浪费不仅关乎粮食安全,而且对于温室气体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也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餐厅食物消费模型;然后通过对北京某风味餐厅的现场调研,量化评估了餐厅每人次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对餐厅剩余食物产生的原因以及通过减少餐厅食物剩余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中等规模的北京风味餐厅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达每年225.28 t CO2当量(CO2e),即2.50kgCO2e/人次;人均每餐食物剩余为97.2 g。朋友聚餐以及其他公共环境中消费的食物剩余量均明显
“一带一路”地区人口众多,气候类型复杂,亟待加强区域气候变化风险的认识.文中将该区分成10个区域,基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的31个全球模式模拟结果,应用概率密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将NbS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海洋、城市,采用传统
利用全国95个气象站点逐日地表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资料,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回归建立地表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以日值和月值为起点的地表太阳总辐射计算模
林业作为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重要领域和路径选择,在落实NbS行动中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文中在回顾国内外NbS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
利用参加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年代际气候预测计划(DCPP)的加拿大CanESM5模式和日本MIROC6模式的结果,评估了模式对中国近地面气温的预测能力。在年代际尺度上,两个模式年代际试验对近地面气温的回报技巧均高于历史试验的模拟能力,采用海温初始化可以提高模式对中国近地面气温的年代际预报技巧。对年代际回报试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两个模式均能较好地预测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对季节平均气温,模式在秋季的回报技巧最高,在冬季较低。就区域平均气温而言,两个模式对中国各个地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气温都有较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突破、推广与应用,世界逐渐进入智能互联时代。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能源系统分析模型(GCAM)为基础,设计和模拟基准与智能互联情景,探索在智能互联技术加快突破的情况下我国能源转型发展道路。研究发现,与基准情景比较,智能互联情景下能源结构更加清洁,能源系统更加高效,205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下降6.2%;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使用将显著提升终端部门电气化水平,2050年达48.1%,较基准情景提高9.6个百分点;储能技术、智能电网、分布式用能体系将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规模加速增长,
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事组织(IMO)计划制定一套强制性船舶营运能效(碳排放强度)国际机制,与现有强制性船舶设计能效机制互为补充。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船舶营运能效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为相关国际机制的构建带来巨大挑战。文中通过构建带有年份虚拟变量的碳强度分位数回归模型,实现了对不同时期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特征的量化,包括总体分布的位置、尺度与偏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国际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目标为导向的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实证分析表明,该评级机制能够引导国际海运业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实现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