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军队》:第一部中央红军史著作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1月,莫斯科外国工人出版社首次出版了滕代远撰写的《中国新军队》一书。这是我军第一部面向世界、全面系统介绍中央红军发展历史的专著,集中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这一新型人民军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風貌,是红军叙述史上一部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
  红军将领亲笔书写红军历史
  滕代远是工农红军早期创始人。1928年7月,他同彭德怀一起领导平江起义,创建了威名远扬的工农红军第五军。滕代远历任红五军党代表、红四军副党代表兼三十团党代表、红三军团政委、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在坚持井冈山根据地斗争和中央苏区反“围剿”中立下了卓越功勋。
  1934年夏,滕代远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赴苏联出席共产国际七大。会后,他留在苏联学习军事,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1935年陈云受党中央委派,赴苏联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并在10月15-22日,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会议上,作了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长篇报告,受到共产国际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执委会书记曼努伊尔斯基指出,这是极其珍贵和十分重要的材料,多年来我们还不曾有外国党的这类材料。我们看到了一个确实在中国成长为一支巨大力量的生气勃勃的党。她建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里英勇长征的参加者和近年来中国革命斗争的参加者,也像发言的同志那样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写出来,共产国际准备在《布尔什维克》杂志上发表这些材料,并就中国革命问题出一期《共产国际》专号,进行广泛宣传。
  滕代远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里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斗争的重要亲历者,深感有责任将中央红军的发展斗争史呈现给世人。他首先写作完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生活状况》一文,与陈云关于红军长征的报告经整理而成的《英勇的西征》,共同在《共产国际》1936年第1-2期合刊“中国特刊”发表。他还撰写了《中国新军队》一书。由于身处国外资料缺乏,滕代远就将自己参加红军第三军团的经过和所知道的其他红军部队的简略情形回忆出来,以供关心中国工农红军人士研究参考。我军历史上第一部由红军高级将领执笔撰述、系统介绍中央红军发展历程的著作由此诞生。
  不可多得的工农红军史料
  滕代远写作《中国新军队》时,不仅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全面回顾中央红军的发展历程,而且站在迎接民族抗战的时代高度展望未来、激励民众。他在序言中说:读者读了这个小册子后,对于中国红军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红军那种艰苦的、果敢的、刚毅的、顽强的斗争精神,完全表现出我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由此更可以增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抗日救国必定胜利的信心。
  全书共分13章,记述了朱毛红四军的简略历史;彭德怀、滕代远组织红五军的经过;平江武装起义;红军夺取长沙省城的经过;红军的编制、训练和生活状况;中央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号召全国武装抗日,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的生活状况等。时段从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到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主力进行西征,既有纵向的发展轨迹描述,又有横向的分门别类剖析,滕代远将其在中央红军的经历和见闻悉数倾注笔端形成文字。
  《中国新军队》一书仅有10万余字,但内容丰富,叙述精要,涉及井冈山根据地和中央苏区时期中央红军的来源、成分、编制、组织、训练、给养、教育、斗争历程、饮食起居、工作方式、政治纲领、战略战术、武器配备、经验教训、文化生活等,彰显出这支新型人民军队的新意无处不在。该书文笔生动,叙事活泼,让人不忍释卷,读后轻松愉悦、颇受教益。书中讲到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战士把缴获的“味之素”误认为是西药送往军医处。军医处同志又好笑又高兴地用以佐餐,觉得饭菜更加可口;书中还讲到红军给每个缴枪的国民党士兵发放5块大洋,有个白军士兵一连拖枪3次来投红军。这些史实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中央红军浴血而生、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
  《中国新军队》不仅叙述早期红军史,而且注重保存史料。书中辑录有红军决议、成分比例、口号标语、对联山歌、简谱军歌等翔实史料,大到红军早期的“三大纪律”、游击战“十六字诀”、各种数据比例,小到赣南民歌甚至红军官兵背包里的物品,都有明确记载。以上文件、数据和口碑资料,为后人了解和研究红军早期历史提供了真实可信的丰富素材。
  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中国新军队》在莫斯科出版发行,有助于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舆论封锁,使共产国际全面了解中央红军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历史,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指示意见。该书1937年在莫斯科外国工人出版社再版。1938年2月广州旬刊社将该书的第13章单独出版,名为《红军是怎样锻炼的——我的红军生活回忆》,包括:中国工农红军的日常物质生活、红军的礼拜六义务工作、红军的政治文化生活、红军和群众的相互关系、红军对于俘虏官兵的待遇、红军的组织、红军现有的武器、红军中反帝的具体工作、火线上的红色英雄等。
  抗战时期,《中国新军队》激励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继承发扬红军光荣传统,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英勇斗争。滕代远在全书结尾处满怀豪情地指出:中国红军是中国抗日救国的中心力量,是帝国主义、国民党和一切反革命武装不可战胜的力量。为汲取红军奋斗牺牲、英勇顽强的伟大精神,抗日军政大学翻印了《中国新军队》作为学员的政治教育用书,东北抗联部队也把该书作为学习红军游击战经验、坚定抗战必胜信念的教育材料。
  由于年代久远,能够留存下来的原版《中国新军队》极其稀有。据专家查证,国内现存仅有两本相对完整的书稿,都作为珍本保管。2008年,解放军出版社在滕代远领导发动平江起义80周年之际,重印出版了《中国新军队》。这部不朽的中央红军史著作历久弥新,对教育官兵深入学习党史军史,自觉传承红军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再次发挥积极作用。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既要上得厅堂,又要下得厨房,最好还能在职场“大杀四方”……在马不停蹄的女性角色转换过程中,亲爱的女孩,请不要忘记——你首先是你自己!希望你可以从以下推荐的书籍中汲取力量,从容面对命运的跌宕起伏,又美又好,优雅到老……  1.《成为更好的自己:许燕人格心理学30讲》  许燕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我们所关注的诸多人生问题,都与人格心理学的知识息息相关。人格心理学,是心
期刊
著名儿童文学诗人、作家刘丙钧近日赠给我由现代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写给女儿的诗》,读后甚为欣喜。儿童诗相比成人诗,或者其他艺术门类,是一种“深入浅出”的艺术。儿童诗是写给童真的孩子们阅读的,所以其诗作表面文字一般浅显易懂,但是殊不知,其文字背后的诗人却必须是丰厚的,往往有着五彩斑斓的人生经验,有着数十年积淀的文学阅历,有着深沉厚实的家国情怀。笔者以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艺术特色。  一、突破小情小趣局囿
期刊
一切都沉浸在时左时右的惊涛骇浪中  一批又一批的进步青年在十字路口盲从跟风  有的附炎趋势,有的犹豫怯阵,有的裹足不前  惟有我——站成飓风中那一棵松  在金色铁锤和镰刀的那面旗帜下庄重地举起右手  坚持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岿然不动  在神农峰那飘洒的飞瀑中岿然不动  给洞庭湖以南远翔的信鸽以目光的坚定  在湘江边那眩晕的云雾里岿然不动  给芙蓉国徘徊观望的人们以如磐信念  风鞭
期刊
之一,打铁的人  以满目疮痍的土地为煤  以满腔热血,壮美可爱的祖国  中国的“铁匠铺”  百年前的那团火炉中  一群打铁的人  激荡在黎明前的黑暗  锤打愚昧,锤打落后  锤打麻木与软弱  他们就像一束束烈焰  以青春之火,用生命之光  加入到打铁的行列  与生硬,尖锐的旧世界硬碰硬  打铁的人必须是  铁打的人  用铁锤砸碎黑暗  用镰刀收割光明  他们要以鲜血作为底色  描绘一个崭新的中国 
期刊
01人贵有读书求知、明理处世之志  “成龙61岁出了本自传《还没长大就老了》,他说,回顾一生,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好好读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追忆道,1955年他出生于山东的一个农村,十几岁的时候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只能辍学回家,但那时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阅读能力,对读书渴望的他,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为了读到一本书,常常要付出沉重的劳动来进行交换。简单地回顾几十年读书的过程发现,阅读对自己的
期刊
书名:《遇见一家书店》  主编:王野霏  书名题字:王蒙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背景】  实体书店已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故事、有品位的城市文化客厅。发展实体书店是提升城市文化体验感和文化幸福感的重要手段,发展实体书店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首都居民读者能够“遇见一家书店,体会一种温暖,爱上一座城市”。基于此,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推出了“遇见一
期刊
期颐庆典将来了,伟绩知多少?中华高铁快如风,民族復兴大业践行中。  初心雄愿今犹在,穷困山河改。惊涛骇浪不须愁,自有锤镰党帜砥中流。
期刊
林语堂曾说:幸福人生,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看起来都是些稀松平常的小事,但真正的幸福就在于此。  01睡在自家床上——独处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莎士比亚说过:舒服的睡眠,才是自然给予人的温柔的令人想念的看护。  最有安全感的事,莫过于躺在属于自家的床上,可以做任何事,也可以任何事都不做。那是属于你的空间,是属于自己
期刊
朱熹:“读书贵专不贵博”  朱熹,南宋哲学家,字元晦,今江西婺源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40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涉及,著作颇丰。朱熹读书广泛,治学严谨,他主张熟读精思,读书贵专不贵博。他在《朱文公文集·答沈叔晦》中提出:“与其泛观而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得尺吾尺,得寸吾寸,始为不枉为功力耳。”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要有所获,即有所得。与其泛泛浏览,过目就忘,一无所获,
期刊
集体智慧的凝结  俗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多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常常幽默风趣,充满智慧。比如,第一次离家出远门,老人就爱叮嘱:“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这是提醒我们与人交往要诚信友善,同时要多留个心眼,别被不怀好意者蒙骗;有了一点成绩沾沾自喜,师长就会说:“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提醒我们戒骄戒躁,保持谦虚;刚刚工作,漫天撒网不得要领,前辈就会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