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朋友圈”:从一群城市到一个城市群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6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北京、天津、河北,在协同发展中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从“一群城市”到“一个城市群”,京津冀的“朋友圈”,正被激活
  在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占地约6平方公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工地日夜忙碌。今年年底前,北京市级各大机关及部分市属行政部门将率先启动搬迁。开春时节,站在建设指挥部楼顶眺望,可见一批办公大楼主体结构已经封顶。承担着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历史重任的通州,每天都在刷新着纪录:环境、交通、教育、医疗……各条建设战线上捷报频传。
  地处京津之间的天津市武清区,距离北京市区71公里、天津市区25公里。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武清成为唯一的经停站,与北京较早实现了“半小时同城化”。凭借“京津城际”这张黄金名片,武清建设京津卫星城、美丽新武清的定位愈加清晰,从基础设施先行到产业聚集,武清正向着建设京津双城协同发展枢纽节点、高端制造研发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快速奔跑。
  素有“京津走廊、黄金地带”之称的廊坊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它北临首都北京,东与天津交界,已“容颜”初绽的北京新机场,将场址选择在了廊坊市广阳区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之间。随着新机场建设的推进,一个巨大的空港经济区正在成型,毫无疑问,这给廊坊经济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去年,廊坊经济实现多项突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全部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居河北省第一位。
  地相接、水相连、人相亲,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三地紧邻,但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它们却“不相往来”,如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性工程的积极推进,三地密切合作,共同开垦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的“试验田”。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而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正是京津冀整体四大定位中的首要目标。从“一群城市”到“一个城市群”,京津冀的“朋友圈”,正被激活。
  “通武廊”:一个好汉三个帮
  2017年2月4日,正月初八,通州、武清、廊坊三地负责人齐聚通州,签署《推进通武廊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旨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在交通、生态、产业、人才、公共服务等8个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一个好汉三个帮。据天津市武清区委相关领导介绍,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通州、武清、廊坊三地便以人才合作为突破口,实现了区域内人才引进互融互通,人才评价互认互准,人才培养共育共培,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共建共享。而此次协议的签署,则意味着这一区域将要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试验田”。
  时光倒回至三年前,2014年2月25日,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迎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约1小时25分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介绍北京建城史、建都史和北京城市变化情况的专题片,认真了解北京地理环境、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发展变化等情况,并详细询问百姓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生活状况等。
  次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此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相继出台,从顶层设计为三地“一盘棋”勾画了蓝图。
  根据2015年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这样的区域整体定位无疑体现了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京、津、冀三地之间的“顿号”终将消逝。
  “京、津、冀”要变成真正的“京津冀”,必须看到的事实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不容易。放眼中国,“区域协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追求的一个目标,问题尚没有根本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称。
  京津冀,涵盖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人口超过1亿,GDP占全国的1/10以上。这里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京畿重地、濒临渤海、携揽“三北”,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里也有着区域发展中难啃的硬骨头,既有发达的中心,又有落后的腹地,区域发展差距悬殊,资源环境承载超限。
  在张军扩看来,通过京津冀協同发展,可以实现重点突破,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释放新的增长动力,给全国带来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探索中,需要“先锋”与“猛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金三角”地位的“通武廊”涌现出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来,通州、武清、廊坊三地推出了人才绿卡、鼓励企事业单位间科研人员双向兼职等10多项先行先试政策;还将设立“通武廊”协同发展办公室,在交通、生态、产业协作、跨界监测等方面统筹发展。
  其实,无论是通州、武清,还是廊坊,都不应仅仅属于北京、天津,或者是河北,它们本就属于京津冀“朋友圈”中的“一家人”。从地图上来看,通州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是唯一一个同时和天津、河北接壤的区域;武清位于京津双城之间,被称为“京津走廊”、“京津之翼”,是京津发展轴和中部核心功能区的重要节点;处在京津冀三地中枢发展地带的廊坊则是重要的交通节点。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把“通武廊”比作“小京津冀”,他表示,可以把一些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改革放在这个地区来试验,成熟了再在整个京津冀地区推广。
  50公里外的“微中心”
  7年前,在北京工作的湖北人王川急着要买婚房,他和女友几乎“把北京看了个遍”,面对节节攀升的房价与高首付比例,两个“80后”年轻人感到无比焦虑。一天,在大兴区“望房兴叹”后,王川开着车带女友闲逛,用他的话来形容,“不知道怎么就‘闯’入了河北的地盘,然后又‘撞’见了固安县一个正在售卖的楼盘。”这个楼盘不仅户型不错,最关键的是价钱要比北京的低很多,他和女友一合计,“花不了几个钱”,虽然当时那片区域还很荒凉,但他们还是决定买上一套,把未来的小家安在这里。结果,当王川和女友满心喜悦地将买房的“好消息”分享给家人和好友时,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大家纷纷表示“离北京太远”、“上下班太折腾”、“恐怕没有什么升值空间”……   转眼间到了2016年,王川和爱人所在的小区环境整洁、配套齐全,他们所生活的固安更是热闹起来,不少北京人纷纷来这里看房,这一年,固安的房价突破了2万元/平方米。王川和爱人的亲朋们开始称赞他们“眼光不错”、“考虑问题比较长远”。
  每天清晨6点刚过,106国道进京方向的固安、刘园市场、固安工业园区等公交站点,等待着“进京”的人开始陆续增多,943文安专线、849路车的拥挤程度,并不亚于北京早高峰的公交和地铁。王川和爱人都属于过着“双城生活”的“有车一族”,他们几乎在每次“进京”的时候,都能顺路拉上几个习惯于搭伴拼车的上班族。
  虽然“双城生活”显得有些奔波,但眼瞅着固安“日日新”的变化,王川他们两口子对这座隶属河北廊坊、位于北京正南的“小城”的感情,已经彻底印证了高速路边广告上的那句话:我爱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
  “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一语道破了固安与北京相近的地缘。以天安门为原点,向北50公里是延庆、昌平,向西50公里是门头沟,都还没出北京。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固安发生了巨变,固安所在的廊坊市自然成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去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廊坊市政协副主席、国土资源部物化探研究所应用地球化学室主任王学求建议,以首都北京新机场建设为契机,高标准规划建立新型城市,打造京津冀区域“微中心”,并让其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他还提出,“微中心”建设要搞好顶层设计,摒弃行政区划限制,进行统一规划,开展“多规合一”,将居住空间、产业空间、公共服务空间、生态空间共同规划,形成京津冀地区新的增长极。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局长、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白津夫也对“微中心”的创新概念表示认同。他分析指出,首先,“微中心”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表述,微博、微信、微市场、微金融、微中心,是当下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其二,供应链、城市群与新商业文明重构世界版图,必然产生核心城市和次中心,而“微中心”在一定意义上与次中心有交织;其三,“微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协同发展如没有节点支撑,则无法有效达成目的,而“微中心”正是实施路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质是探索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的联动调整。如何打破行政藩篱重构‘微中心’,在京津冀三地形成协同,才是我们要面临的重要挑战。”白津夫说。
  如今,京津冀三地均已按下了“协同发展”的快捷键。河北省廊坊市、高碑店市、衡水市等地,都提出要建设“微中心”。
  要让协同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坚实,京津冀三省市还需各有侧重。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被赋予“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则要加快建成“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无疑,这样的三省市定位既服从和服务于区域整体定位,增强整体性,又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需要。
  一匹“快马”、一个项目,就能制服“牛鼻子”
  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是“牛鼻子”。刚刚过去的2016年,北京将自身发展进一步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空间,在疏解中发展,在调整中提升。有人形容道,原来没有实施一体化的时候,北京的压力很大,渐渐的,“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而周边的天津、河北也帮不上什么忙;现在,三地曾经连不上的不少“断头路”接上了头,“邻居”间的走动往来越发频繁,同城效应越发明显,在“友情互助”中,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得到了疏解,新的发展空间也逐步打开。
  一批企业将从北京迁出,落户津冀。天津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从地图上看,天津就像一匹张开双翼的飞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天津不仅要一马当先,争做先锋猛将;也要甘当“马前卒”,配合北京,服务河北,敢舍得、勇付出,与京冀携手,共同打赢这场新的“平津战役”。2015年至2016年,天津共签约引进北京项目3198个,协议投资额6993亿元。清华大学高端装备制造研究院、中船重工融资租赁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调查中心整建制迁至天津。
  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帮着北京做“减法”的同时,天津也积极发挥产业优势,主动服务河北,助力其转型发展做好“加法”。去年11月8日,天津市委主要负责人率队到河北,与河北省主要领导会谈,共同召开津冀协作和对口帮扶承德市第一次联席会议。会上,天津市與河北省签署了《对口帮扶承德市贫困县框架协议》,天津市有关部门与承德市分别签署了对口援建高职院校、援建承德津冀六沟产业园区、开展现代农牧业合作等协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三年以来,河北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加速形成优势互补、相融互促的一体化产业格局。2016年,河北从京津引进项目4100个、资金382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2%和51%。河北省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最大现实机遇。”
  如今,河北省沧州市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张开怀抱,这座拥有1500年历史的古城突破了“一亩三分地”思维,主动融入到协同发展的大舞台。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身焊接车间,一排排明黄色的机器人往来忙碌,最快每54秒下线一辆整车,目前该厂年产整车30万台、发动机20万台。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河北省引进落地的最高质量、最大体量、最上档次的产业协同项目,在北京现代项目带动下,沧州新增汽车零配件项目41个,总投资超过60亿元。“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这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大收获。”沧州市委书记杨慧说。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沧州主动对接京津、加速产业融合的势头强劲。目前,沧州市与京津合作项目1050个、总投资3355亿元,与36家央企合作项目118个、总投资3644亿元。其中,签约京津产业转移项目260个,是河北省承接产业项目数量最多的设区市。与此同时,沧州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来自百荣世贸商城、动批、大红门等首都各大知名批发市场的商户纷纷落户明珠商贸城,现已签约北京商户7000多家,入驻营业800多家。沧州化工产业“一业独大”的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通用航空、激光装备研发与应用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沧州市的经济增长有了重要的支撑。   沧州市只是一个缩影,无论是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将和北京一起承办2022年冬奥会的张家口市,还是其他的城市,都在铆足了劲结伴京津一起向前发展。
  距离“世界级城市群”还远吗?
  在北京疏解功能迎来新发展的同时,也有论调认为,无论是产业转移,还是人口调控,都是为了缓解北京压力,然而却增加了天津和河北的承接压力。对此,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海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北京不是在甩包袱。我们这几年关停了1341家企业,主要是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企业,没有把所谓的低端企业丢给河北、天津。但高端制造业中,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制造环节,要疏解。疏解过程中,也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2015年基础上,2016年北京向津冀的技术输出额达154亿元,同比增长38.7%。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绝不是向天津、河北疏解北京压力,而是更好地谋划三地产业发展。”
  事实上,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一直力求实现“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2016年年初,《“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首都“大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这一年恰逢“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还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京津冀三地协同發展,交出了一份可观的成绩单:北京经济增速达到6.7%,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0.3%;天津经济增速达9%,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河北省经济增速6.8%,产业实现“健身增效”。
  毋庸置疑,三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良好开局,那么,京津冀距离“世界级城市群”还远吗?
  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副主任李国平列举了以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为中心的城市群的例子,他说,城市群要有一定的体量,至少要有一个或者若干个世界规模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城市密度要大,城市间的联系要密切。李国平指出,京津冀城市群的体量比较大,但与世界级城市群相比,城市密度不大、城市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够,在他看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距离这个方向还有较大的差距。”
  “综观以美国纽约、美国芝加哥、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中国上海为中心的世界六大城市群,京津冀要跃居为新的世界级城市群,还需要在北京非首都功能有效疏解等重点领域上不断突破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于今年2月27日头版刊发的文章《站在时代的潮头,筑造历史性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纪实》中称,“从京津冀经济体量上看,目前三地GDP超过1万亿美元,要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经济总量未来要对标2万亿美元,这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奋斗。”
  目前,除了已广为人知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外,还有许多地方对于城市群建设都十分主动。“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建设发展19个城市群,京津冀三地对于协同发展先行先试的成果,或可成为中国未来城市群建设与发展的范本。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历史性工程,必须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按照京津冀协同规划中的远期发展目标——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渤海之滨,燕山太行一脉,京津冀,这块本就地域上融合连接的土地,新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将可期可观。
其他文献
图书馆书目系统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系统,过去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图书馆发展的需求:文中阐述利用ASP技术构建动态书目管理系统的方法、思路以及代码的实现,解决了建设资源
SolSource太阳灶由一位哈佛大学美女博士设计.灵感来源于藏族牧民家庭。这款太阳灶不仅通过零排放设计解决了藏族家庭煤烟颗粒的困扰.还能通过储能为夜间提供照明。SolSource太
女性馆员在图书馆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5个方面阐述了女馆员如何提高自身工作素质,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应用常规高真空扫描电镜观察生物样品必须经过干燥和导电处理,但无论是采用冷冻干燥还是临界点干燥,都存在着样品不同程度脱水失真的问题,很多生物材料如真菌菌丝和孢子、水
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02年开始将复方芬太尼合剂应用于妇科手术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从流水线上的打工妹,到工厂中层干部,再到深圳首个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易凤娇浓缩了千千万万外来工的奋斗人生,见证着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易凤娇,1983年6月出生于湖北省
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基本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主要的服务目标,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重要保障,在基层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基层
【目的】总结16例完全型房室隔缺损(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CAVSD)手术治疗体会。【方法】16例中男9例.女7例。平均月龄25±19月,其中小于6个月龄的7例。据
马蔚华1949年生于辽宁锦州,曾任招商银行行长。从插队知青到银行家,深厚的人生阅历和学识积淀令人难以企及。马蔚华很喜欢一副对联:"鸟在笼中,关羽不能张飞;人在世上,八戒尚
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苹果公司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人们期盼已久的全新产品纷纷亮相而来,其中最令人惊艳的机型莫过于iPhoneX。它支持全新的人脸识别Face Id技术,以取代之前我们习惯的指纹识别。此举被认为是宣告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化。与此同时,由于iPhoneX的人脸识别不仅可以解鎖手机,还能够进行Apple Pay支付,因此也多少引发了大家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