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模型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运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来源 :工业技术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y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中介与企业构成了转化作用的基本主体,这些独立主体是一种耦合作用的单元,可以用耦元进行描述,即这些耦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事实上,这些耦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复杂性,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才可以成功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因此,本文使用生物耦合概念以及原理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核心因素之间的关系,探索影响因素之间的恒定关系,试图找到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建立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急腹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诊治的37例FC病例资料.结果FC占便秘的90%以上,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阵发性腹部
目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方法加强基层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加强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更新观念,走联合协作,整体优化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建议立足长远,多措并举,紧紧抓住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的重点领
在考查安徽省36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0年资本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及与经营绩效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影响安徽省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
现在的工厂都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控制系统,如何实现各控制系统的时钟同步一直是困扰自动化行业的一个难题。时钟同步对于工业生产中的生产调度、故障查找、事故分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一厂商系统内的时钟同步,各厂商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重点介绍如何实现不同系统的时钟同步,通过600 kt/a甲醇项目所采用的GPS实现系统时钟同步的方案,与其常规时钟同步方案的比较,说明了利用GPS实现不同系统时钟同步的优
研究者大多认为20世纪初叶的文化先行者如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在青年时代锐意于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的“疑古”探索后,至晚年却“信古”进而“复古”起来。相反的观点则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