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运用对电视舞美的革新研究

来源 :科技尚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nail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视舞美设计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满足于作为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的“配角”而存在,也不仅仅只是将视觉元素向观众单方面的输入,更多的是加入了声光电等数字技术和艺术的组合,能够与观众产生感官互动。舞美设计完美地融入到演员的表演情景之中、浑然一体,其作用不仅能烘托演员的表演功力,还能将其效果无限放大。笔者长期从事电视台栏目一线工作,文章将结合湖北卫视的一些栏目舞美设计来探讨和研究数字化运用在电视舞美设计中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数字艺术;舞美设计;电视节目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3-075-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3.034
  1 人眼与摄像机的取景区别
  舞美设计不论何种形式都是时间和空间的塑造,其造型、颜色、灯光、特效等都旨在向观众传达一种表演的心理暗示和需求,最终呈现给观众的一定是表演与时空的设计结合。
  早期的舞美设计造型主要是镜框式和三面式,即背景式和左右后三面式。观众坐在舞台的正对面,身临其境地观赏演员的表演,能比较直观地获取所有舞美视觉效果。即使今天传统的舞美设计变得多元,造型也更加复杂,但是其与电视的呈现方式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电视舞美不是人通过眼睛直接地去接受视觉信息,而是被编导以镜头切换的方式引导着观看,所以通过电视观看不再变得一目了然,主动性也会大大降低。电视的“视听语言”有着自己的逻辑,从景别上来讲,众多镜头对电视舞美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有的舞美设计在全景镜头中呈现得非常好,但在特写镜头或者出现在某个角度时就显得逊色很多,尤其是电视节目录制时,当摇臂摄像机在运动轨迹中拍摄,对电视舞美是一种高难度的考验[1] 。如图1所示,《饮食养身汇》栏目录制时,多角度的摄像机进行拍摄和镜头的切换,需要舞美设计师能够照顾到所有摄像机的画面效果,当然,摄像师与舞美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通过电视镜头所获取的内容也是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人用肉眼固定的方位获得的信息只能是局部和少量的,而摄像机能多机位、多角度,不论纵深、高低、俯仰,各种方位获取信息,配合资深导播的镜头切换辅以特效师的特技配合,能够呈现出一台美妙的视觉盛宴。
  2 数字化大屏互动式呈现效果
  众所周知,舞美设计是为演员营造一种具有带入感的时空环境。现代数字技术做了很大的提升,曲面屏幕、立体灯光、环绕音响等数码装置所呈现的效果就像让观众进入节目“真实”的环境之中。如图2所示,这是湖北卫视的音乐类节目《我的中国星》,歌手演唱时的情感与环形屏幕的图案融为一体,或激昂或轻柔,节奏强烈的时候热情似火,使观众热血沸腾;情绪舒缓的时候柔情似水,使观众情意延绵。
  那么,这种如梦似幻的数字化大屏是如何制作的呢?虽然屏幕呈现的效果是现实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宛若仙境,但是景中所有的元素都取材于生活。大海的波纹律动、夜幕的斗转星移、大气的云蒸霞蔚、岛国的椰风剪影等,这些动感镜头可以先通过实景拍摄下来或者在网络上搜索到,然后导入到AE包装软件中分层带通道进行叠加,调整色彩、明暗、饱和度的数值,使其合成在一起,最后再总体调整其色调和运动速度,添加必要的光效。歌舞类节目最关键的是要让屏幕动画的速度与音乐节奏完美契合。
  3 电视舞美中灯光数字化参数探讨
  传统的舞美灯光是直接进入人的眼睛,而电视灯光是透过镜头来体现的,那么这对摄像机的性能和参数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照度,人肉眼的视觉范围较大,能感受到的亮度范围也比较大,无论是高光还是暗光,人眼都可以通过瞳孔自由调节去分辨细节。但是摄像机是通过镜头光圈和内部CCD传感器灵敏度的调节来适应亮度变化的,舞台照度低时,摄像机开大光圈;照度高时开小光圈。但光圈的大小会影响图像的效果和质量,比如景深的虚实效果、图像的清晰度等。当摄像机光圈开到最大时,光晕会比较明显;如果摄像机光圈开得过小,衍射现象会降低图像的清晰度。因此,电视舞美灯光设计师要让摄像机确定一个合适的光圈开度[2]。
  其次是光比,指照明环境下被拍摄物暗面与亮面的受光比值。光比大,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就大;光比小,对比柔和,让人感到舒缓。传统的舞美对光比的运用自由度比较大,只要能够满足观众的视觉舒适度即可,而电视的灯光则表现不同,摄像机能容许的最大对比度是有限的。在电视灯光布光中,照度的大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节摄像机的光圈来弥补,但被照物体的光比却是摄像机所无法调节的。光比是相对客观的,摄像机是无法把被照物体的光比从2:1调到3:1的。如果被照物体的光比过大,超出了摄像机的容许范围,这时,如果摄像机用被照物体的亮部作为标准来调节光圈,让亮部细节得到体现,那么暗部就可能会变黑麻,并模糊成团;倘若摄像机以暗部为标准调节光圈,那么暗部可以体现层次,但亮部可能会曝光,导致白成一片,如图3所示。
  这是湖北卫视的一档文化戏曲類栏目《戏码头》,主场景打上喜庆的红色灯光,显得古朴而沉稳;观众席被打上深蓝色的灯光,一冷一暖使颜色进行互补,既能将视觉中心放在主舞台上,又能给整个环境渲染一层神秘、宁静的气氛,暗示观众要尊重传统文化,向经典致敬。
  4 结语
  与其说舞美设计师是“造假专家”,不如说是技艺术高超的“魔术师”。当代电视艺术的蓬勃发展,让镜头会说话,让观众身临其境,让虚拟的舞美设计变得更加真实,这些都要感谢数字时代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论是看电视,还是电脑和手机,人们阅读屏幕的时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长;不论是什么样的阅读形式,视频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往往都是主题,而舞美设计在此内容中扮演的“角色”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纵然其有很多超现实主义的理念,但是能把想法变成现实,需要大量的电视从业者在此领域深耕细作。当人们执着于引进各种先进设备,使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寻找视觉现代感的同时,未来中国的电视舞美设计将呈现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展态势。当然,目前也有很多技术开发得还不够成熟,比如更加立体的真实观看感受,多维度的整体包装特技,想象即能呈现的互动体验等,都是未来数字化运用进一步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朱媚娜.浅议数字化舞美设计在电视晚会中的应用与展望[J].赤子,2019(9):264.
  [2] 田园.浅议数字化舞美设计在电视晚会中的应用与展望[J].传播与版权,2016(4):78-7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理念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利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在设计环节中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绿色技术和绿色材料,为人们打造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文章阐述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形式和主要设计要点,以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
推荐语:陶磊(复旦大学)rn在《嗡》这篇小说里,没有纯粹的坏小孩,但他们又并非成人以为的那般单纯与无知;同时,又以孩子的视角观察大人的往来,再关照到女孩之间的小心思,两个
期刊
“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加大教师标准制度体系建设力度,出台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专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以学校办学定位及发展为引领,结合学校实际建立有利于教师个体发展的师资培养体系.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师资发展标准
摘 要:针对当前很多农业温室不能实时获取各项室内环境数据的现状,为了更加方便地监测温室农作物生长环境,文章设计了一种低成本获取温室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的方案。方案通过软硬件结合,使用树莓派Raspberry Pi4B作为终端,连接DHT11、MQ-135等多个传感器,结合Python開发并上传数据到OneNet开放平台,配套APP用以方便农户实时查看温室内环境的空气温湿度、气体毒性等参数指标。经测试,
产权问题是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必然涉及的重要问题.产权理论认为,建立基于多元市场主体的合作机制需要界定产权及其流转产权和保护产权.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遭遇诸
摘 要:汽车是工业化发展的宝贵成果,房车则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诞生的全新汽车类型。在市场上关于RV房车的市场阵容有目共睹,我国近年来房车销售情况非常喜人。其中,关于房车的发展,欧美市场上的RV房车依旧还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这种影响力的发展当中,主要是先入为主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在歐美市场上的RV房车当中,电池组的设计也有着一定的特色。对于房车而言,电池组的设计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电池组的应用是保
首先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SSCI来源数据库对1987-2016年间国外发表的有关认知隐喻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然后使用CiteSpaceV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检索得出的1325篇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通过可视化手段梳理国外相关研究30年现状,如主要发文国家、机构,核心作者群及其高引频文献,热点词汇等情况。研究表明:(1)国外认知隐喻研究相关文献呈现出向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跨学科方向发展的趋势;(2)主要研究热点包括语言、认知、概念隐喻、语篇、认知语言学、修辞等;(3)美英等经济发
农村残疾人是当前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剖析从微信公众号“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国
质量提升是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的永恒追求,体现了《贝伦行动框架》的深切关注.2019年12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发布了《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四)》,报告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