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embl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点点拨]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
  2.兴起——512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1)战后初期(1918~1923年),欧洲国家经济遭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2)20年代(1923~1929年),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3)30年代(1929~1939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4)二战时期(1939~1945年),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至今)
  (1)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2)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逐步形成。
  (3)1973~80年代初,“滞胀”阶段。
  (4)1980年代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5)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二、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三个前提:①社会稳定,有利的国内外环境。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
  2.五个条件:①科技条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②市场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市场是其发展的生命线,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③资本条件:这是制约经济发展规模的关键因素。④自由劳动力条件。⑤资源条件。
  
  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改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要措施
  1.英国:15世纪开始圈地运动,一方面使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发展成为新贵族;另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实质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形成了大土地所有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法国: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但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美国: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促进西部开发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广,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带动东西部交通业发展。
  4.俄国:1861年改革中,农奴以高于地价数倍的价格,出钱赎买份地。这实际上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5.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统一征收地税,使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权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确立原因: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②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丧失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②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1)原因: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②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2)标志: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国际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在冷战格局下,军费开支过大。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考点分析]
  
  一、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政策
  1.重商主义经济政策:16、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一种经济政策,它适应了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
  2.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工业化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希望巩固并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它的最主要原则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开始代替重商主义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思想。
  3.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得到强化,二战后普遍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成功典型。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私人垄断的局限,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二、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发展特征和影响
  (一)历史条件
  关于科技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基本可以从一个前提、四个条件五个方面考虑,即政治前提、资本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3)资本——海外贸易、贩卖黑奴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4)技术——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5)市场——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政治前提——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资金——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4)劳动力——俄、美废奴,日本取消封建身份制度,增加了自由劳动力。
  (5)市场——①德、美、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②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3.第三次科技革命
  (1)政治前提——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2)资本——定的物质基础形成。
  (3)技术——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技术基础形成。
  (4)市场——社会需要(二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济对高科技的迫切需要)。
  (二)发展特征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
  (3)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部门,发明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几乎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2)科学与技术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一些较落后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主要集中于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部门。
  (5)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交通运输新纪元到来。
  3.第三次科技革命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4)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
  (三)影响
  关于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影响,都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
  1.经济方面
  (1)生产力角度,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2)生产关系角度,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一些变化。
  (3)经济结构角度,如农业和工业的比例,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变化。
  2.政治方面
  (1)社会结构,如阶级关系的变化。
  (2)上层建筑,如哪一个阶级或哪一部分力量占据统治地位,统治措施的变化等。
  3.思想方面:何种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4.国际关系方面
  (1)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争夺、竞争更加激烈。
  (2)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积极的影响,如冲击旧思想、旧体制,传播新技术、新思想等;另一方面是消极影响,如带来灾难,遭受掠夺,人民困苦等等。
  (3)世界联系,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使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内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统一的整体世界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的。这些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全球的侵略扩张逐步实施的。
  2.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以及17~18世纪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俄、德、日、意等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变本加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成因: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侵略和扩张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开拓。如果不掠夺世界其他地区,资本主义便无从发展。所以,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征服等,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轨道。
  
  四、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四次快速发展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1)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影响: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先后产生。
  2.第二次:1870~1913年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3)影响: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1)原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2)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3)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稳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1)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2)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3)影响: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典型题例】
  
  例1 (2004年天津卷)第一次工业革命给 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简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明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和对中国的具体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其发展促使列强加深对中国侵略。而③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投资办厂是1895年甲午战争以后,是19世纪末期。
  答案:C
  例2 (2004年广东卷)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简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联系19世纪中期的历史理解清楚材料的含义。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率先完成,利用其“日不落大帝国”的优势地位,把世界的很多地方变成了他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使得以英国——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答案:C
  例3(2004年上海卷)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 )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简析:铁血政策是德意志帝国建立的手段,决定其统一的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而当时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也可以说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答案:B
  例4(2004年江苏卷)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
  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弃关税壁垒
  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简析:A项的做法只有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而c、D两项又不符合史实,只有B项体现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共性,即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楷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加强。
  答案:B
  例5(2004年北京文综卷)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简析:欧共体的形成是西欧国家为抗衡美苏,发展自身而采取的措施。这种联合没有也不可能打破国家界限,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合,对于各国来说,国家利益至上是最高原则,各国之间的矛盾不可能完全消除。
  答案:B
  例6(2005年北京文综卷)(30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以来的世界与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答:
  
  (1)从16世纪始,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北大西洋东岸;20世纪初,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北大西洋西岸。分别说明上述两次“转移”的原因和影响。(10分)
  
  (2)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时有发生。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50年代的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施了社会改革。
  试说明上述改革在历史背景、措施手段上的主要共同点。(6分)美国的改革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影响?(2分)
  
  (3)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强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试归纳上述两个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12分)
  
  简析:本题时间跨度、内容跨度大。首先要认真审题,理清线索。第(1)问要注意两次转移的时间,其中第一次转移较容易得出答案,第二次转移除了要注意时间外,还要注意其提示内容,即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等内容,不难判断出答案。第(2)问从历史背景、措施手段比较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50年代的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改革的共同点,要注意其对比点。第(3)问回忆两个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找出其共同点即可。
  
  答案:(1)①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等大西洋沿岸国家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迅速崛起,工业跃居世界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开始衰落。美国开始争夺世界霸权。
  (2)历史背景:经济严重受损。美国遇到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亟待恢复。措施手段: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影响: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3)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商战和实业救国。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④政府对兴办实业的政策发生变化。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1--3题。
  1.新航路的开辟对资本主义发展起的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 )
  A.资产阶级人数增加
  B.雇佣劳动力增加
  C.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D.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2.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上的革命,这里的商业革命的内涵是( )
  A.生产力迅速发展,商业空前繁荣
  B.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欧洲和世界的贸易联系加强
  C.商业的繁荣带来生产技术的革新
  D.商业的繁荣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3.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为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这个强大的推动力主要作用于( )
  A.西班牙、葡萄牙 B.俄国、法国
  C.美国、英国 D.英国、荷兰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此回答4~7题。
  4.15世纪晚期开始的英国圈地运动( )
  A.表明旧制度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B.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使英国实力增强
  C.使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农场
  D.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建立发展和海上强国的建立
  5.法国大革命保护了小农经济,这一行为( )
  A.是从农民阶级利益出发的
  B.不利于反对封建地主阶级
  C.导致其后法国农村经济长期落后
  D.在当时也是不适应形势发展的
  6.《宅地法》的实施,对当时美国经济发展所起 的主要作用是( )
  A.使美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西部
  B.加速西部的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
  C.种植园经济被小农经济取代
  D.加速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7.19世纪中期,采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从而加快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法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次科技革命都 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8-11题。
  8.衡量一个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
  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
  C.两大对立阶级已经诞生
  D.工厂制已经取代手工场
  9.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10.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
  A.石油 B.电 C.水力 D.煤炭
  11.“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2~15题。
  12.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
  A.废除封建身份制,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3.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过两次大调整,这两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
  A.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B.引发工业革命的兴起
  C.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推动世界大战的爆发
  14.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是( )
  A.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
  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人民生活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力Ⅱ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5.20世纪30年代,美国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 )
  A.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B.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C.实质是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据此回答16~19题。
  16.19世纪末,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以造船业和金融业为主导
  B.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C.以重工业为主导
  D.化工工业异军突起
  17.19世纪晚期,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B.英国资本家不愿更新技术设备
  C.英国资本家可从殖民地获取巨额利润
  D.英国的垄断程度相对较低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消除了封建割据
  B.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
  C.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
  D.对外侵略得到了大量资金
  19.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过程中,法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慢,其原因包括( )
  ①农业落后 ②小企业多 ③普法战争中的割地赔款 ④殖民地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据此回答20~22题。
  20.在面临空前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秩序的新运用。”由此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21.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B.颁布工业复兴法,鼓励工业自由发展
  C.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22.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从本质上说都是( )
  A.实行计划经济 B.变革社会制度
  C.改革上层建筑 D.调整生产关系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据此回答23~26题。
  23.对二战后西方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B.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增长
  C.使国家直接参与了再生产过程,干预经济生活
  D.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4.二战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直接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
  B.科学技术发生新的革命并转化为生产力
  C.美国给予西方各国极大的经济援助
  D.国家采用各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
  25.二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腾飞的最根本因素在于( )
  A.政治性改革 B.大力发展科技
  C.环境相对安定 D.美国的援助
  26.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社会经济措施有许多相同点,其中不包括( )
  A.集中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努力避免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D.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据此回答27~30题。
  27.19世纪中期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是( )
  A.兴起社会主义运动
  B.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爆发亚洲革命风暴
  D.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8.19世纪中期,德意志工业革命受到严重阻碍,从市场角度讲其最大的阻碍因素在于( )
  A.贵族地主实力大
  B.国家分裂,邦国林立
  C.缺乏海外殖民地
  D.邻国法、俄实力太强
  29.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与法国相比所面临的困难是( )
  A.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B.没有完成国内市场的统一
  C.战争不断,政局混乱
  D.资源贫乏,市场狭窄
  3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落后地区所产生的客观进步 作用是( )
  A.激发了当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B.促进了当地传统经济的发展
  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D.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31.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是因为欧洲( )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32.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西欧的表现是
  ( )
  A.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
  34.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35.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
  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
  D.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
  
  二、非选择题
  36.明清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主要国家完成了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飞跃,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在这一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工业化进程艰难起步。
  材料一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经营地主;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状况。
  
  (3)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从北美进口棉花和对东方国家出口大量纺织品分别给这些地区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影响?
  
  (4)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的英国工业革命知识,分析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和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差异。从洋务运动的失败结果,指出中国工业化的根本缺陷。
  
  37.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和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相同因素有哪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影响?
  
  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C 5.C 6.B 7.C 8.B 9.A10.A 1 1.D 12.B 13.A 14.D 15.D 16.C17.C 18.B 19.B 20.A 21.B 22.D 23.D24.B 25.B 26.A 27.D 28.B 29.B 30.D31.C 32.A 33.C(A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标志,B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D是在西德的货币改革达不到从经济上控制整个西欧的目的) 34.B 35.B(由“盟国”可知社会制度相同,由“1992年”和“关系紧张”可知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即欧盟、日本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冲击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二、非选择题
  36.答:(1)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2)棉纺织业成为新兴工业;煤、铁工业快速崛起;铁路、运河、海运等交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3)加剧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导致美国内战发生。加速中国、印度等殖民地、半殖民地自然经济的瓦解,大批手工业者破产;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①主要差异:英国从轻工业率先开始,中国从重工业起步;英国主要是私人资本创办,中国主要是清政府和地方官僚创办;英国从事机器发明主要是工人、技师等,中国主要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英国开始工业化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洋务运动期间已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成为世界工厂,而中国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②缺陷: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没有改变封建制度,没有实现民族独立)。
  37.答:相同因素:①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调整。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产生,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垄断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②科学技术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信息时代。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生产,使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③对落后地区进行侵略和掠夺。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和瓜分殖民地进行侵略。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剥削第三世界国家。④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处于低潮。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又推行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不同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在争夺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中,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同美国形成了相互竞争和制约的关系,多极化趋势在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的主流。
其他文献
巧用水桶来量水兔子壮壮和兔子小白是山上一对好邻居。一天,他们听年长的兔伯伯说:“在大山的深处,距瀑布不远有一片四季常青的草地,人们把它叫做‘草地魔毯’。一旦站在‘草
“推销员是企业的火车头”。如果把市场经济远营中的企业比作一列火车,那么,这列火车行驶速度快慢则取决于推销员。广告、公共关系为销售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营业推广提供了吸
相对于以企业为中心、忽视顾客需要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是营销观念上的质的飞跃。市场营销观念采用从外向内开展业务的顺序,它从市场出发,以顾客需
一、何为特许经营雷·切维斯(Raycheevers)这位英国特许经营协会的专家,在最近对美国的访问中发现,美国人所称的“特许经营(franchising)对英国人来说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他
一、“品牌经理”的创始者品牌经理(brand man-ager)或称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的概念是用广告费最多的宝洁公司(procter& Gamble)在1913年提出的。他们在1926年开始销
1问题的提出笔者前不久听了一节青年教师的实验课———“测金属丝的电阻率”.整体上看,这节课是一节好课,但在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这一教学环节上,引起了听课教师较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马鸦和喜雀在争论谁最受人欢迎,双方争执不下。这时,一群人正在盖房子。乌鸦提议说:“我们比一比,看谁受盖房子人的欢迎,谁就赢了。”喜雀欣然同意。马
营销在当今世界可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营销手段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营销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一项职能,营销活动的从业人员也在迅速增加,企业营销活动对公众和社会的
意大人利有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名叫维佛列多·巴瑞多。他曾提出,在意大利,80%的财富为20%的人所拥有。并且这种经济趋势在全世界存在着普遍性——这就是著名的“80:20原理”
服务性企业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服务质量,才会根据顾客的期望,确定服务质量标准。一、高度重视服务质量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并不关心服务质量。他们更重视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