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师生对话和互动的关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独白地位,师生关系单一、冷漠,缺少对话与交流。主客体思想的对立与使得教师与学生关系异化。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变迁,教师独白的地位受到冲击,应运而生的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是双方共同在场,共同参与,互相“倾听”,互相“接纳”的过程。对话和互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教学中“我—你”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高效课堂得以实现。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师生关系 对话互动
  一、高效课堂解读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
  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方面。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应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有突破,做到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二、传统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知识的活动,它表现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是课程的主宰者;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在这样的课程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先教后学,教支配和控制着学。学生是被教会,是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学生的独立性丧失了。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主动学。形成了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跟老师学的简单的教学过程。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成储存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成了具有统治地位的知识的传达者,学生成了被统治者和服从者,教师与学生形成了等级关系。由此产生了对立型、依赖型的师生关系。
  三、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实现课堂高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传统的师生关系已无法胜任。在封闭刻板的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定格在课堂或校内,很少接触社会生活,其想象力可想而知。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为了万无一失,只能死记硬背,无法要求学生具有想象力;过去中国传统教育一直是培养“温顺”、“听话”的乖孩子,孩子的选择不能出格,必须与父母的意志相一致,这便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师生关系趋于异化。从课堂高效的衡量标准来看,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必须打破师生关系异化的僵局,改变传统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是双方共同在场,共同参与,互相“倾听”,互相“接纳”的过程。对话·互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教学中“我—你”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高效课堂得以实现。
  “对话”是对话主体在彼此交往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交流与碰撞、沟通与合作、激发与感染的过程,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相互共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对话”就是通过语言形式所进行的交流,它与权威式的“告诉”或“灌输”不一样,是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则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具有交互性特征,“互动”还包括非语言形式的交流。
  “对话·互动”是教育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对话”。学生可以在师生共同促成的“对话·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下,使学习方式改变,从而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课堂的高效。
  四、建立对话·互动的师生关系
  所谓促进互动与对话,就是要变更传统教学中师生双方被动、静态、单一价值的关系为主动、互动、多种价值享用的多维关系。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保护与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多维互动、动态生成的师生关系。
  (一)设置情景问题,形成师生间的“对话·互动”。
  在高效的课堂中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一个“气场”,这个看起来说不清楚的气场其实是一节好课必不可少的因素,那就是“情境”。我们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就为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心理空间、思维空间、人际空间。宽容的情境会让学生觉得放松、安全;詩意的情境会让学生觉得美好、受到熏陶;开放的情境会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让学生的个性张扬。而这样的情境有利于师生互动对话,师生共享生命历程,释放生命魅力。
  (二)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手段,稳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关系。
  1.精心设计教学导入与结尾,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教材中《乡愁》描写的是一位海外游子对祖国大陆深切的思念之情。而从未远离故乡的初中学生难以体验和理解这种感情。在教这篇课文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种和谐轻松的教学情景:在引出课题之前,先播放了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的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同学们对歌词里流露出的对祖国故土深切的怀念之情深有感触,沉浸在浓浓的怀念之情中,在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时刻引入了诗人对于光中所作的《乡愁》的学习。接着以“二泉映月”为背景音乐,在幽雅音乐旋律的伴奏下,我饱含激情地范读,再现了诗人的感情。幽雅的旋律和适宜悦耳的音质创设出与作品内容相宜的教学情景,渲染了课堂的气氛,学生们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很容易就抓住了本课的学习重点:表达了海外游子对故乡、对祖国大陆的深切的怀念之情和对台湾回归祖国大陆的期盼之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入了。由此可见,一堂课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在课的起始便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2.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用于阅读教学适应了信息时代对阅读的要求。多媒体和网络信息量大、传输快,用来搜集信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有极大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对阅读内容作适当补充,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资料等,既能让学生在充分涉猎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又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多媒体的运用能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认识事物的相对完整、有序的动态表现。既可再现难忘的往事,又能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可围绕同一主题利用多媒体展开广泛的收集。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升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既是互动活动的参与者,又是互动活动的调控者。因此,教师应提高教学敏感性,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中的一切话题,形成互動因素,积极调整互动的进程,促进互动的完成。再利用平等的对话形式,检验互动的效果。
  课堂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就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饰、遮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却随大流人云亦云,有的学生本来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与大家讨论。于是原本深刻的思维碰撞机会就错过了,原本很好的情感交流机会也错过了。因此,教师要具有教学敏感性。教师可以跟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制度:如奖励发表异议的、鼓励大胆发言的、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学生等,和学生亲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展现自己真实的思维,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进一步促进生生间、师生间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及自身对教学的新认识,反思教学行为,在研究的基础上,变革教学过程,寻求富有艺术个性的教学创意,灵活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建立起对话关系,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
  参考文献:
  [1]王琨.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策略[M].中小学教育管理期刊,2007.3.
  [2]许华松.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班灿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J].中学教学参考,2010(25).
  [4]李秋菊,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J].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新课改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内容、考核方式等形式上的改变,还应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本质上的改变,从而达到“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目标。故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探寻出他们所喜欢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學习能力,使他们真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在学习每一节新
浮选剂D2是一种以2、5—二硫酚—1、3、4—硫代二唑(DMTDA)为主要活性成份的活化剂,本文介绍D2在氧化铜矿石浮选过程中应用的研究结果。一个以孔雀石为主要铜矿物的氧化铜矿
雅玉2号系雅安地区农科所1989年育成,1993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适应性广,播期弹性大,是一个突破性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摘 要: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一直探讨并追求的目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中职学生、中职教育特点及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方法  传统的语文语堂教学可以形容为:一根粉笔教到底,一堂课灌到底,教学内容格式化,缺乏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学生学语文是为了分数,得不到心灵的愉
摘 要: 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几乎每篇文章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无不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我们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讴歌、对正义的弘扬、对罪恶的鞭挞……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以情感打动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没有情感的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语
摘 要: 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主要从课前预习这个方面思考。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语文课教学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应主要抓住课前教师的精心备课和学生课前的有效预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准备工作 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要真正实现高效,课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不打无准备之仗,无论做任何工作都要有精心的准备。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更因为教学的对象是正在发展中的儿童,要把小学生培养好,
摘 要: “动态分层方法”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原则,有利于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分层,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态分层方法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对实现近期目标的追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初中语文教师应追求课堂效率,作者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多种分层教学方法。通过实践,作者认识到采用民主、灵活的“动态分层方法”是分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动态
介绍了一套新的振动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系统,对大冶、厂坝、南芬等矿山实测的560个测震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了多种条件下的爆破地震传播规律和振动速度计算公式,分析了频率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农户扩大生产的资金来源成了最大的问题。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进一步支持农户增产增收,必定要探索农户抵押款的可行性途径,而花溪区特殊的地理
摘 要: 随着电子交互白板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日益显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电子交互白板技术 语文课堂教学 交互功能应用  电子交互白板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是由硬件电子感应白板和软件白板操作系统组成的。它不仅支撑人与白板、计算机、投影仪之间的信息交换,还自带一个强大的学科素材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