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攻击桥梁和机场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lia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 蓝白
  作客专家 韩军 邓宏
  记:长期以来,专业界和老百姓对军事的关注点不同。老百姓更关注武器,特别是大型平台,而业界更关注作战,特别是弹药和目标,本次沙龙就谈谈对地攻击作战,主要针对目标中最典型的桥梁和机场。先谈谈各类机载对地制导武器的选择。
  
  韩军:CPS制导武器的优点是不受天气影响,可全天候使用,投放高度高,有的可在10000米以上投放,这样钻地速度大,提高了弹的侵彻能力。缺点是只能打击固定的面目标,容易被干扰,目前精度相对低些。这类武器适合打击地面工事,车站、机场等。GPS制导武器打机场跑道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其切成三至五段,因为打成两段有的机场仍然可以使用,打到五段以上则没有必要。采用普通武器需要多次突击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其它制导武器也很难一次突击完成。
  激光制导受气象影响大。优点是抗干扰强,精确,可以攻击慢速目标,使用灵活,这是其它制导武器无法取代的。
  电视制导分发射后管和不管两种。“小牛”是发射后不管的,导弹在发射前就把目标锁定了,打出去就不管了。AGM-130是发射后管的,开始阶段用惯导,飞行员在回路中控制直至导引头锁定目标。发射后管的电视制导比发射后不管的电视制导射程要远很多,但精度指标对它来说意义不大。比如说精度6米,这是标称指标,对作战意义不大,因为人参与的比重非常大。总的讲,电视制导比其它制导方式主要有三个优势。一是可打慢速目标,所以打坦克用“小牛”多。二是它精度高,而且飞行员可操纵控制(从美国打南联盟的大量电视制导导弹撞击目标前传给载机的视频可看出,它们几乎是笔直地射向桥梁的某点)。三是它发射第二枚导弹时其上的摄像头就可清楚地看清第一枚的攻击效果。这是电视制导的独特优点。采用其它制导武器时,要想得到攻击效果反馈,非要再派飞机飞到目标前面才能看清。而在战场上,多出动一个架次就意味着多出一定的损失。
  电视制导的弱点是准备时间长。虽然也有战场上临时发现目标就打的情况,但要打好,就要先对目标摄像,做模型,演练等等,这个过程可能长达几个月。此外,电视制导只能打特征明显的目标,像机场在摄像头里全是相同的背景图像,它就无法辨认。
  电视和激光制导都可打慢速目标,都受气象影响,但电视还受夜间影响。如果用红外电视制导,价格又比普通电视制导高一大块,而普通电视制导的价格就比激光制导高,所以美军对地近距支援基本都用激光制导。
  记:美军用激光制导时是地面照射多还是空中照射多?
  韩:据报道,美军在阿富汗60%以上的激光制导武器都是由地面人员指示的。因为地面人员对目标识别、打击时机掌握得更准确,而且空中照射时激光衰减更大,因此地照精度更高。在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中,大部分都采用地照。有一个伊拉克的录像显示激光制导炸弹攻击目标时溅起的土块都落在了美军地面士兵的身上,可见美军对激光制导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是很有把握的。
  记:与武器技术相比,目标特性是一般人不关心的,但它直接影响作战结果。制导武器特别是激光制导炸弹首先应用在对桥梁的突击上,那么桥梁目标有何与众不同?
  韩:桥梁作为典型目标,有它的特殊性。首先,桥梁都是交通枢纽和关键节点,一旦破坏,短期内不易修复。主要公路、铁路虽然同样是关键节点,但它们被炸后可在几日甚至几小时内恢复通车,而桥梁可能就得以月来等待了。
  其次,桥梁结构复杂,种类多。不同种类的桥梁破坏的难易程度和方式还不一样。一般大中型桥梁在结构强度上都被视为仅次于地下加固的目标,因此攻击困难。桥梁虽为大型土木工程,但因其结构特点,在目标归类上属于点目标。楼房一般则属于面目标。这个意思是说,打一个大楼,你的目标是打楼的右边,但你打中左边也是可以的,能起到一样的摧毁效果。但打桥梁时,你的弹偏一点即擦桥墩而过,所以桥梁的目标要小得多。另外对一般目标攻击时,即使误差几米,由于弹头的毁伤半径仍可对目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对于桥梁的攻击,如果误差几米等于没炸。
  从攻击桥梁的角度来说,效果园使用武器的不同、地面威胁不同等因素差异很大,对桥梁突击的方法也有较大争议。比如说,应该打桥面还是打桥墩?一般人可能认为应该打桥墩。实际上桥墩是非常坚固的。越战中打清化大桥时,开始用了4枚500磅的制导炸弹都击中了桥墩,但威力不够摧毁级别,后又用了2000磅的炸弹才摧毁,可见大型桥梁的坚固性。对于桥面部位,全是钢筋混凝土,也很坚固。
  对桥梁的打击首先要搞清楚桥梁的结构,不同结构的桥梁打击的部位不同(桥墩和桥面结合处一般都是弱点)。这需要桥梁工作方面的技术支持。右下图为两类典型的桥梁示意图。
  再如,打击桥梁时顺着河流(即垂直于桥梁),还是顺着桥的方向突击?这个问题也有很大的争议。顺着河流突击的优点是有河流参照易于发现目标,但面对的桥面是一条线,这样很难命中目标。顺着桥的方向突击,缺点是没有河流作参照,不易发现目标,另外就是很难确定桥墩的位置。一般的观点认为从45°方向突击兼顾了两方面的优点。从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对桥梁的突击资料看,也大量采用这种突击方法。
  邓宏:可能有人以为是打清化大桥才促成的制导炸弹,实际上在朝鲜战争中就已应用。1950年,美军出动98架B-29空袭朝鲜目标。但普通炸弹很难对桥梁进行空袭,因为易受风力等影响而偏离,选择低空投弹又易遭地面防空炮拦截。因此到了1950年秋,
  
  美国B-29开始装450千克的“拉松”制导炸弹作战。“拉松”的尾翼可以活动,能接受B-29的无线电指令改变航向,以控制轰炸航线,准确找到桥梁。然而,“拉松”仍存在许多技术问题,作战效果让美军很失望。越战中,美军在对桥梁的突击中也吃了苦头。在对清化、杜梅大桥突击中尽管也使用了“白星眼”等制导武器,但效果仍不佳,直到后期2 000磅的激光制导炸弹出现。1972年5月13日,美军一架F-104用低功率激光发射器先瞄准清化桥,然后8架攻击机先后投下激光制导炸弹。当最后一架飞机离开目标时,清化桥的西半部桥身已经从12米高的水泥桥墩上掉了下去。
  而到了现在,对桥梁的打击要考虑到不能过于影响社会公众,因此已经能够将桥达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美军的报告认为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突击桥梁的行动已经非常规范。这说明美军打桥梁的手段已经成熟。它的精确打击包含着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精确命中目标,用XYZ来表示(即几何三坐标命中)。
  二是对突击时间准确掌握,即timely。很多地面活动目标稍纵即逝,如打卡扎维时,从锁定目标到摧毁目标只有十几分钟。
  三是破坏程度准确,美国用了两个词:No more,noless,不多也不少。它可根据需要对桥梁做到三种打击程度将桥摧毁、暂时破坏、部分功能丧失。“暂时破坏”是指:打断一跨孔桥面,可以使桥一月之内无法通车;打掉两个桥墩,可以使桥三月之内无法通车。“部分功能丧失”是指只能让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大型车辆则无法通过(掌握之精确见本页中右图)。
  记:可能很多人有这种想法:空地武器要比空空导弹技术含量低,空地打击要比空空打击简单,因为空空打击属于对抗行为,对地打击则近乎单向行为。
  韩:不是这样。前面我们已经看到打桥梁的难度。美国战斗机飞行员众多,但打桥梁的高手就那么几个,这是专业性很高的活。对特殊目标突击,有时需要长达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做准备。美军在用“白星眼”电视制导炸弹突击清化大桥时,甚至在国内搭建了一个类似的桥梁,根据越南的天气、光照条件对大桥的特征参数进行测量,在后来对桥的突击中“白星眼”成功命中了大桥。尽管如此,由于打击的方法及炸弹威力不足仍没有摧毁大桥。可见对地突击是一个非常复杂、技术要求也非常高的行动。
  记:有的国家使用第三代战斗机去发射常规火箭弹,如何评价?
  邓:从上图看出,武器的选用是在考虑目标重要性、地面威胁、目标特征、目标数量、对目标破坏的要求、天气地理环境、使用成本等因素后决定的。如果战争后阶段敌地面威胁减弱,完全可以用第三代战斗机进行常规弹药攻击,这不是水平低的表现。
  
其他文献
二战爆发后,地处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王国虽然加入了轴心国阵营,甚至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还对英、美宣战,但该国一直在设法避免直接参战,这种状态维持到1942年6月12日。就在这一天,美国陆军航空队的12架B-24D“解放者”重型轰炸机从埃及法伊德空军基地起飞,轰炸了位于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的炼油厂。在返航埃及途中,美军轰炸机群曾飞越保加利亚领空,一路畅行无阻,保加利亚皇家空军压根就没有拦
宝马汽车标志试验机测量用标志  细心的朋友们在观看军事类电视新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国许多战斗机上喷涂有类似“宝马”车标样式的标志?这些战斗机难道与宝马有什么关系吗?  本期,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探秘飞机上的“宝马标”。至關重要的“四象限标”  飞机上的“宝马标”其实是工业摄影测量用到的测量标,是一个视觉识别基准点,我们也称之为“四象限标”,在战斗机的试飞验证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战斗机起降
近期,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相继服役,通过海上试航、基础训练、作战系统磨合等形式,其作战性能将日臻完善,而作为航母编队海上联合作战“耳目神经”的信息传输系统则备受关注。  目前,世界各国海军航母编队的信息传输系统在自动化方面和技术方面十分先进,已运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通信技术,成为航母编队的耳目神经和作战指挥控制中枢。航母编队通信网络实现编队内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探测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哦不对,就是在中文互联网上,一则抗战中中国空军“一架战机迎战32架日本战机”的故事,从BBS时代就广泛流传。故事主人公那句“我的学生都牺牲了,现在该我这个当老师的上了”,引得无数年轻的军事爱好者热血沸腾。当然,也有一些军事爱好者对此事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故事毫无疑问是假的。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那句振奋人心的那句名言出自日本电影《永远的零》。  但是无
[文章编码 1109]    冯益拍,1953年4月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兵器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科技发展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兵器首席专家,研究员级高工  2004年担任8x8轮式步兵战车系列总设计师,从事坦克装甲车辆专业领域30余年,坦克设计专家。兼任中国兵工学会坦克装甲车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王瑾(以下简称王):冯总,感谢您接受
在美国军队中,攻击机这一机种的归属问题,从来都是引发陆军和空军激烈争吵的焦点,但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争吵或许会平息下去。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并非是说归属问题有了結果,或者是美国陆空两军达成了“谅解”,而是与武装无人机的异军突起密切相关……  从显赫的伊尔2说起  攻击机这一机种成名于波澜壮阔的苏德大血战,代表机型则是大名鼎鼎的伊尔-2。在残酷的东线战场上,伊尔-2这种装甲厚重的空中炮台无时不在德军装
苏-33“侧卫D”型舰载战斗机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1973年,苏霍伊设计局刚刚完成了苏-27战斗机(T-10)的初步设计方案,在获知涅瓦设计局的航空母舰总体计划后,成功地劝说其放弃了苏-24K舰载轰炸机,并征得苏联海军司令部的初步同意,着手苏-27舰载型的设计工作。然而,几乎在10年之后,苏联空军和海军的总司令才在1985年2月共同批准通过了苏-27K舰载战斗机的初步概念设计
软硬有别  目前,空中加油方式主要分为软管-锥套式(俗称“软管式”)和硬管式。其中,软管式可适用为各类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倾转旋翼机进行空中加油。主要优点是在大型加油机上可安装多点/套加油设备,可同时为多架小型飞机加油;对载机平台和加油操作要求较低,可用作伙伴加油机,保障航母舰载机的空中加油任务;能够为直升机进行空中加油,提高空中搜救、特种作战、战术空运能力,是这类机型唯一的空中加油方式。软式加油
双平台设计    2007年5月17-20日,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警用装备及反恐技术装备展览会(CIPATE)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展会上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首支国产拐弯枪闪亮登场。它是针对当前反恐及特种作战需求,结合92式9毫米手枪的特点,由重庆长风机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海盾城市安防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北方湖光光电有限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为满足不同的战术需求。科研人员同时开发了两个平台系统。即HD
1  我于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滦南县薛各庄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参加过著名的八路军冀东大爆动,可惜1940年就去世了。  受家庭的影响,我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正式入伍,同年冬天入党,先后任文书、文化教员、政治侦察员(相当于指导员)等职务。1949年11月,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文化考试,我进入刚组建的空军第6航校学习飞行,驻北京南苑机场。1949年12月1日的开学典礼上,朱德总司令发表了重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