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爱情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fe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9年,在北大图书馆,有一江南女子时时出入,21岁的年纪,她叫樊锦诗。她来自繁华的大上海,父亲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工程师,受父亲的影响学了考古。还有一个男生叫彭金章,来自河北农村,人很朴实,同样学考古,同样爱钻图书馆。于是,他们时常偶遇在图书馆。彭金章总早早地到图书馆,在旁边帮她占好位子,她来了也就悄悄坐下,心照不宣,默默无言,爱情就这样生根发芽。
  1962年,樊锦诗到敦煌去实习,她被深深震撼了,然而洞窟里的画再美,洞窟外的现实生活还是让她惊呆了,没有电灯,水又咸又苦,黄沙漫天。更让她难受的是,晚上上厕所要跑好远。有一天晚上,她一出门就看到两只绿绿的大眼睛正瞪着她,那难道是狼?樊锦诗赶紧关上房门,憋了一晚上尿,瞪着天花板直到天亮,第二天才知道那只是頭驴。生活条件艰苦,再加上水土不服,樊锦诗整个人一下子就虚了,好不容易坚持到实习结束,心想再也不回来了。
  1963年,樊锦诗毕业了,她最爱的人彭金章被分配到了武汉大学。然而敦煌研究院却写信到北大要人:当初一起的4个实习生全部都要。樊锦诗的父亲一下子急了,他给学校写了一封长信,让樊锦诗转给领导,没想到樊锦诗却默默拦下了那封信。因为她还记得,初见敦煌,仿佛听到千里之外的召唤,让她去保护敦煌。于是她说:“同意去敦煌。”同样学考古的彭金章自然理解,也就默默支持了她的决定。不过二人约定,3年之后,她就去武汉和他会合。情侣分别两地,他们各有自己的江湖,各自忙着工作,偶尔鸿雁传书。
  1年后,好不容易等到假期,彭金章千里迢迢奔赴大漠敦煌去见心爱的姑娘。但他怎么都无法相信,眼前的“野姑娘”是昔日那个一口吴侬软语的江南姑娘,西北的狂风就像刻在她身上一般。他满是心疼,却只能恋恋不舍地回到武汉,等着她的归来。然而与恋人3年之约期满,却又遇上了十年浩劫,樊锦诗因故没能走成。同事朋友开始劝彭金章再找个新的吧。这个憨厚的男孩只是笑笑:“我等她。”
  1967年,樊锦诗奔赴武汉,在珞珈山下,二人终于成婚。接着她便匆匆赶回敦煌。此后,便是3年之后又3年。一个在敦煌,一个在武汉,开始了19年的漫长分居生活。
  1968年,樊锦诗有了孩子,本想到武汉生产,没想到孩子早产了。接到电报后,彭金章挑起扁担就往敦煌赶,坐汽车转火车再转汽车,2000多公里,等他到的时候,孩子已经出生1个星期了。初为人母的她哪里知道怎么带孩子,慌乱、脆弱、无助,看到彭金章,她禁不住号啕大哭。彭金章满是心酸,一心一意地照顾她。可是孩子还没满月,他就不得不赶回武汉,在武汉大学里,中国的夏商周文明考古课程正在等着他。
  在敦煌的大漠里,樊锦诗要工作,还要带孩子,于是她每天用被子把孩子围在床上,然后出门去上班。一下班就慌忙往家赶,只要听到孩子的哭声,她一整天揪着的心就放下了,因为这说明孩子安全。可是有一次,她一进门,孩子居然躺在煤渣子里,五六个月大的孩子脸都被刮花了,樊锦诗难受得想哭。彭金章也心疼,他把孩子接到武汉,让樊锦诗安心工作。再后来,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两人依然两地分居,彭金章又把孩子送到河北农村的姐姐家。漫长的时间,一家四口分居三地,每日遥寄相思。每逢中秋、春节这种阖家团圆的日子,他们只能通过电报慰藉相思。
  老二5岁的时候,樊锦诗去接。一个小孩呆呆地站在门后,樊锦诗径直路过进门,当彭金章的姐姐说:“你没见你儿子?”樊锦诗这才发现,她居然连儿子都不认识了,当孩子喊出“妈”的时候,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再次回到敦煌,他们觉得真的不能再这样分居了,家人要团聚啊!为了留住樊锦诗,敦煌研究院3次派人前往武汉大学,他们想把彭金章调至敦煌。而武汉大学也不甘示弱,同样回敬3次,他们想要说服敦煌研究院放樊锦诗去武汉大学。几年间,双方终究没能分出输赢。
  1986年,领导终于批准樊锦诗可以离开。23年前的约定,整整迟到了20年,按理说该喜极而泣。樊锦诗却犹豫了,因为莫高窟病了,墙上的壁画一点点脱落,照这么下去,没多久就会被彻底毁掉。她说:“倘若敦煌毁了,那我便是历史的罪人。”她小心翼翼地向他倾诉心声,没想到他非但没有生气,只回了一句:“看来我得过去,跟你腻在敦煌了。”于是彭金章辞职,前往敦煌。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他们开始寻求国际合作,花了多年时间,在石窟之外,建起了防沙屏障,病害终于有了好转。彭金章发现莫高窟的北区,在学术研究上竟然是一片荒漠,因为难出成果,缺了北边,怎么能算完整的莫高窟呢?于是,他拿出了自己带队考古的看家本领,开始带人地毯式清理洞窟。就这样他筛遍了北区的每一寸沙土,把有编号的洞窟从492个增加到735个,并从石窟中出土了大量文书。从繁华都市到大漠敦煌,本是为她而来,没想到他却意外爱上了这里,也踏上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阶段。
  与此同时,樊锦诗也开启了人生新阶段。1998年,60岁的她从前任手中接过担子,成为敦煌研究院的院长。这个年近八旬的老太太想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而彭金章自然是带着欣赏全力辅助。2016年4月,“数字敦煌”网站上线了,如今不必去敦煌,全世界的人们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入洞窟游览。我们无力阻挡民族文化瑰宝的消逝,而他和她却拼着命也要赋予莫高窟新的生命,以影像的方式送到我们的子孙后代面前。
  相识、相知、相离、相守,彭金章和樊锦诗不仅成就了一段旷世奇恋,还用生命守护住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敦煌。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所谓最好的爱情,不过就是异地时的问候和思念,是艰难时的包容和守护,是我认准了你便再也没有想过别人,是让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自己。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2018年7月初,河南小伙张皓峰带着女友孟影来到泰国普吉岛旅行,并計划回国后举行婚礼。7月5日傍晚,两人从珊瑚岛坐船准备返回普吉本岛。不料,途中,在普吉岛附近海域突遇特大暴风雨,狂风卷起了几米高的大浪,船身开始剧烈摇晃。在工作人员撕心裂肺的“跳船跳船”声中,游船就倾覆了。站在船头的张皓峰甚至来不及和船尾的女友会合,就掉进海里。    不到两分钟,游船就沉没了。张皓峰在大海里很快就看到了女友孟影的身
1  路边,有一位母亲正在教育孩子:“这些内部资料,花了爸爸妈妈很多钱,怎么可以直接送人?”孩子低着头,声音很轻地说:“乐乐是我最好的朋友,有什么东西不该和他分享吗?”  “等到期末考试,他的成绩超过你,看爸爸怎么教训你?”  “我错了。”孩子憋出了三个字。  母亲不忘继续叮嘱:“现在是竞争社会,沒必要过于厚道,做人还是精明一点好,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知道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  这对母子渐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喜欢这句诗,简简单单读来就十分美好。  我喜欢母亲简单的生活。母亲的菜园仅两三分地,母亲却像绣花似的,种满各个季节的蔬菜。母亲养了几只鸡,我喜欢去在草堆里拣鸡蛋,鸡蛋的温热,让人感到生活的气息和温度。母亲还喜欢戴上老花镜坐在院子里绣花,阳光在指间缓缓地流淌,猫儿眯着眼卧在她的脚下,小狗豆豆在一旁嬉戏,我忽地感觉到幸福的味道。  纷繁
无聊人人有,如何打发却有讲究  在一个傍晚时分,刘飞吃完晚饭,一个人在广场瞎逛,来到了曾经租住过的一栋写字楼公寓。当他的手在衣兜里碰到那把“S”形钥匙时,他突然好奇起来,决定试一试自己的“手艺”究竟怎么样。于是,他攥着这把开锁钥匙,走到了商住楼的B栋,进入电梯后在7楼停下,在离电梯比较远的一间房前停下,敲了敲门,没人应。刘飞掏出钥匙,对着锁孔转了几下,大约十多秒工夫,房门神奇般的就打开了。进入房间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出现了许多文物修复师。他们日复一日地忍受着枯燥,在文物面前一坐便是一辈子。宫廷钟表修复师王津,6岁进入故宫,修了40年钟表,没换过工作。他尝试过用8个月的时间,修复一对乾隆皇帝钟爱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青铜组老师傅王有亮曾挣扎过想离开,最终被青铜文化牵动,依旧留守在故宫这片方寸天地,一待就是30多年;书画修复组的徐建华师傅,退休后重返故宫,想把毕生的技艺传承下去。  
克里斯托是西班牙马德里的一名画家。和大部分画家不同的是,克里斯托不仅专注于自己笔下的画布,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很感兴趣,他常常拿着画笔在街头涂鸦。在道路旁的树干上画一只小熊,远远看去,像正在爬树,特别可爱;在街尾的垃圾箱旁画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丢垃圾;在公园里的水池旁画一个美人鱼,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大海邊……  一天,克里斯托过马路时,发现几个孩子竟然无视交通信号灯,似乎也没有留意到
2018年4月10日晚,常州工学院的女大学生裴启慧和方如会,结束了英语培训,两人结伴返回学校。快到河边时,远远看见一个男青年坐在桥栏杆上,仰着头,望着远方。起初两人并没有在意,准备从他身边经过。  等走近时,裴启慧才发现男青年有点儿不对劲,叫方如会停了下来。裴启慧提醒她时,方如会定睛一看,男子坐在栏杆上,双脚悬空,不停地摇晃着。桥下是滔滔江水,有几十米高,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假如无聊看风景不会这样
1  朋友在写作上颇有名气,30年来,发表作品几千篇,许多权威的文学选本都曾收录他的作品,散文集一版再版。朋友出门在外,特别注意个人形象,比如上车一定会排队,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开车绝对不闯红灯,逛公园肯定会将果皮纸屑丢进垃圾箱里。朋友说:“我认识的人多,认识我的人更多,我不能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朋友无疑是明智的。一个人出了名,总有许多人盯着你。这些看不见的眼睛,客观上定调着你的某种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位周易先生。周易先生本来是一所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专门研究《周易》,名声日隆。每天前来问前程问祸福问财路的人络绎不绝,后来他干脆辞职,专门做起为人占卜吉凶的营生来。  在我所在的城市,他的名气非常大。坊间传说,没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没有一定身家的企业家,没有一定名气的人,想见到他是很难的。即使能够得到他徒弟的指点,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有些通过各种方式真的见到了他,得到了
已故著名散文家郑逸梅,生于1895年,生肖属羊,因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而被誉为“补白大王”。有一次,他与几位朋友一起去清真饭馆吃面条,朋友点了美味的羊肉供大家品尝。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并稱赞羊肉十分鲜美爽口。  然而,郑逸梅却只吃面条,不吃羊肉。朋友发现这个情况后,连忙问他:“羊肉的味道很好啊,你为什么不吃呢?”一开始,郑逸梅表示没有什么。在大家的一再追问下,郑逸梅这才虔诚地回答说:“羊秉性温驯善